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二、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一棵小桃树三、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了解它的命运遭际。2 .引导学生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 的手法。3 .引导学生学习小桃树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 .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品析,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 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五、教学方法2 .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梳理。3 .合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4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六、教学时间本课教学约40分钟完成。七、教学步
2、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好!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大家节日快乐老师好!1.读过,是如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1.活跃它那挺拔、美丽的身姿。B.这句话赞美了小桃树顽强与恶劣环境抗争,虽遭摧残,却仍 充满希望,给人以光明和勇气。C.这句话表现了小桃树以坚强不屈、勇敢拼搏的精神,终于取 得了胜利,迎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人以鼓舞和力量。D.这句话表现了小桃树在风雨之中顽强挣扎的样子。10 .请你说说文中“小桃树”是谁?作者为什么对“没出息” 与“不美丽”的小桃树有着深厚的情感?11 .最后一段“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 来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一颗小桃树课后反思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很长
3、,集体朗读的效果明显不太好。 这样就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体验反思结束课堂,学生畅所 欲言,谈出了学习的心得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学目的还是达到了。 上完课,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稚嫩。语文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 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我困惑, 摸索,我认为一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 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 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认为自己的语文 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如 果能有机地适度地“穿插引入”
4、,就可以让语文课表现得活泼灵动。 教学艺术是需要学习总结的。作为一名新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先 进教育理念,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也好,不加消化机械运用也好,都 不是应有的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 程改革的大潮下,我要不断反思,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 与时俱进。可取之处:L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陈述是极为关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前提 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2,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可 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学生 深入解读文本。3.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 学生正确、流利、有
5、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足之处:1 .在引导学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一步引导。2 .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 问题的积极性。“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求索”,力争让 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1.大家读过我与地坛吗?引活着、怎么活。课堂气氛,拉近入史铁生在书中关于生死的一2.学生读信并发与学生的距离。段讨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言。2.通过名言拉求成的事”,那最重要的是什近与学生的距么?离,引出作者与2.师:对,最重要的是如何努力学生的书信往活着,如何对抗生活中的苦难。来。3.由一问3.有一位学生给我国著名作家一答导入本课。贾平凹写了一封信,请同
6、学们一起读读。讲授新课:L学生齐读学习1.明确学习过1.请大家齐读本课学习目标。目标。2.注意到程中的重难点2.在读文章前我们先一起扫除加拼音的字是多内容。2.积累字字词障碍,请注意加拼音的字音字,并能说出词,能读对、读词。其他字音准,提升语文素3.读文章要先看题目,请大家3.一棵、小是两养。3.从题目入观察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个定语。手,分析小桃树4.为什么只种了一棵小桃树4 .学生从文中找的形象特点。4.呢?到答案提高学生的课5.那“小”的这一特点又是如5.学生结合PPT堂积极性,充分何体现的呢,请大家先看作者展示照片,介绍发挥小组合作拍摄的一组小桃树成长照片,小桃树的成长经优势,对课文进
7、再结合文章内容,以小组为单 位一起书写小桃树的成长日 记。6 .大家根据我们填写的表格, 一起总结,小桃树的小究竟体 现在哪些方面?7 .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格,我 和他人对待小桃树的态度是否 相同?8 .文章哪些地方表达了我对小 桃树的感情?9 .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和爱护 小桃树?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让 学生讨论。10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 知道,本文实际上有几条线 索?11 .本文看似是小桃树的成长 口记,其实是?12 .这种将个人的“情志”依 托在具体的“物”上表达自己 人生感悟的写法就叫什么?历,再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并填写 表格。6 .瘦小、弱小、渺 小等。7.不同。8 .学生在书中 找
8、到答案,并和 老师一起分析。9 .学生通过课 前预习掌握了一 定的作者背景资 料,结合补充材 料,可以分析出 小桃树象征的就 是作者本人。10. 两条线索。11 .贾平凹的成 长日记。12 .托物言志一步梳理。使学 生循序渐进地 理解文章感情 及想要表达的 思想。5 .通过补充材 料,对作者成长 背景有进一步 的了解。6 .通过对整篇 文章的学习,理 解托物言志。布置作业宣布下课(1分钟)再学生能理解老师检查学生对课现作者和读者的信中对话,设布置的作业并完文内容的理解,置开放性问题:如果你是学生成作业。老师再同时提高学生你会怎么回答?请同学们课下 写一写。教师宣布下课再见!见!的写作能力一棵小
9、桃树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对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顺叙的方式,开头先写小桃树第一次开花便经风雨,接 着具体写了小桃树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过程中如何经历磨难,展示 它顽强不屈的性格,是文章的主体,最后写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照 应开头,突出中心。B.文章写小桃树时“冷漠、遭摧残一一倔强地生长,强大暴虐风雨纤弱、单薄、苍白”,对比鲜明,层层进行渲染。C.本文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明寓意:只要不畏惧困苦和波 折,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美好的希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D.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小桃树的经历,另一条暗线即 为作者的经历。2.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棵小桃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19 一棵小 桃树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