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四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四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四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四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9.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在生涯规划一词出现之前,学者们都是围绕职业规划来进行研究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学 者帕森斯所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就是在清楚每个人的能力倾向、兴趣等主观条件和社业岗 位需求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相对照、再匹配的理论。帕森斯之后,舒伯拓宽了生 涯规划的内容,提出了生涯发展的概念。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在于人的“个别差异”,职业是相对固定的,是使不同特质的人去 匹配不同工作的需求。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则是人的“个别发展”,人的职业生涯
2、是发 展变化的,是让工作来贴近人的生活。从职业规划到生涯规划,“生涯” 一词的含义也丰富起来,“生涯”被用来说明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着重指一个人的职业或行业。与普通的工作不同。“生 涯” 一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具有某种发展前景的职业;二是指连续性的、稳定的职业。舒 伯认为,只关心人的一两次职业选择是不够的,应该关心人一生的生涯发展和角色变化。因此,舒伯创造性地用“生涯彩虹图”来表示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和生活的空间。个人生活的广度, 即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这五个主要的生涯阶段;个人生活的空间,即个体所扮演的子 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这九种生涯角色。舒伯还将
3、生涯 发展阶段和在各个阶段人的角色结合起来,提出每个阶段的人都是多种角色的综合体。在不断探 索发现、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有目的的、连续不断的生活模式,过一种有 意义的人生。舒伯认为,1524岁是个人认真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的黄金周期,这一时期又 细分为三个小阶段,试探期(1518岁)、转换期(1822岁)和试验并初步承诺期(2224 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涯发展任务。而高中阶段正处在职业生涯探索期中的“试探期”,其 主耍任务是在进行生涯规划时不仅需要考虑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与机会,并形成暂时性的决 定,而且需要不断地考虑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层次。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4、把自己的职业 偏好逐渐具体化。(摘编自一文读懂“什么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 材料二: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访后发问,大学就业指导为何总是“水水的”?网上猛搜信息,线下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代智力测验于1904年编制。最早的智力测验更像是一场针对儿童的脑力营养体检,鉴别出“营 养”不良的儿童,然后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和额外帮助。说到智力, o “智商”最初于 1911年前后提出,英文简称“IQ”,其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xlOOo看到,有人 或许已经意识到,智商只是一个测验分数,并不能等同于智力。科学家们已经一致同意,智力是“从经验
5、中学习、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它不跟我们想象中那样,达到某一水平之后, o由于智力的生理基础一一大脑不断地 发展变化,所以智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再者,后天训练以及年龄也会影响智力的变化。有科学家 把人类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语言,它 会因我们不断地学习获得提高,在我们65岁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 ,那么其下降 将会获得较大地延缓。流体智力是解决新异问题的能力,在自然情况下会在我们25岁达到顶峰, 随后逐渐下降;然而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延缓这种智力的衰减,甚至还有可能把它 进一步提高,直至中年时期。17.下列句子中的“这”
6、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二十年后再相聚,我们俩说 说那,聊了整整一个晚上。B.陈辰一会唱歌儿,一会跳舞儿,哄了半天,孩子 才不哭了。C.老李说话快,跟开机关枪似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只有听的份儿。D.蔡英文勾连外部势力作乱,挟洋谋独,是所有中华儿女不能接受的。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个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 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 将林黛玉的“恋人”
7、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恋人 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之嫌。对此,专家 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 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在网友对“林忽恋”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 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 ” 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 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 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林黛玉“花式怨人”
8、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 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 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 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 “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 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 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 改变原意。21 .面对老板的加班要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员工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怨怨” 式的表达合适吗?请结合情
9、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理由。答案和解析14.【答案】D、D、C、【解析】(1) D. “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以偏概全。由材料二中“慢就业火热, 这背后有观念变迁等因素,但职业教育和指导也难逃干系”可知,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故选Do(2) D. “有了从看重、计较分数到看重专业的变化”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很多人选择 学校、专业,最看重、最计较的就是与分数门当户对,最好一分都不要浪费,专业如何倒在 其次一一选专业靠感觉、凭印象,甚至完全依赖家长”可看出,没有提到这种变化。故选Do(3)材料一中美国学者帕森斯所提出“人职匹配”理论,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在于人的“个
10、别差 异”。C.很明显是一种逃避,不是一种主动寻求“让工作匹配生活”的方式。故选C。(4)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孔子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成就, 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 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为人处世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孔子一生都在不 断学习,这与材料一中的“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则是人的个别发展,人的职业生涯是 发展变化的,是让工作来贴近人的生活”的理论相契合。这就启示我们,要以“个别发展”(自 身发展)为核心进行生涯规划。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
11、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符合材料一中的“舒伯认为,只关心人的一两次职业选择是不够的,应该关心人一生的生涯发 展和角色变化”这一观点。孔子不同阶段有不同成长目标,启发我们要关心个人一生的生涯发展 和角色变化。答案:(1) D(2) D(3) C(4)孔子立志向学,启发我们要以“个别发展”(自身发展)为核心进行生涯规划。孔子不 同阶段有不同成长目标,启发我们要关心个人一生的生涯发展和角色变化。(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 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 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12、。(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 观点进行辨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延伸。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题干含义,再结合材料相关 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 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58.【答案】C、C、【解析】(1)C. “说书时语言的细致描写”错,文章没有描写快嘴王说书时的语言,只有外 貌、动作、神态描写,如“快嘴王高挑个儿” “扇子一摇,醒木一拍”“满眼冒光”,没有描写 他说书时的语言
13、。故选C。(2) C. “鲁国率先出击”错,长勺之战中是齐国率先出击,鲁国一直等到“齐人三鼓”之后 才出击。故选Co(3) “王”字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文章描写他“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 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僻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 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 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 “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 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可见他说书时“嘴快”, 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王”字的
14、第二个含义是,“快嘴王”机智机警。文章描写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有一 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一一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 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 那几个段子的缘由一一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 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 嚎”,最终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王”字的第三层含义是,“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 敬。文章写他说书时“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
15、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 地儿是白地”,表现出他对大耳周这个汉奸的厌恶;“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 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写出他的嫉恶如仇;“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 场子里苟且偷安”,写出他的深明大义,爱国情怀。(4)文本二说“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使 小小说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从中可概括出“平民艺术”的三个特征:内容单纯、语 言质朴;情节简洁明朗;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快嘴王这篇小说讲述的就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 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
16、单纯;语言质朴体现在如“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 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嘿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 收不到的音儿”,“蹦”,形象地写出那些字仿佛是从“快嘴王”嘴里跳出来一样,写出他“嘴 快”的特点;“嚅里啪啦”是拟声词,与“像珠子一样”搭配,生动地写出“快嘴王”语速之快、 声音之脆;“音儿”是儿化音,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简洁明朗。快嘴王这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主要描写了 “快嘴王”说书、大耳周 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内容,全部都是顺叙,没有多余的枝蔓,情节简单明快。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快嘴王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快嘴王”说
17、书艺 术高超,通过侧面描写和夸张手法展现,如“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 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 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 痴”“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僻里 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这些描写具有艺术趣味;而后半段写“快嘴王”消失之后人们的种种猜测,又充满理性,如“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 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一一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 接头人
18、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 鬼哭狼嚎”。文章写众人关于快嘴王和大耳周同时消失的种种猜想,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 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答案:(1) C(2) C(3)“王字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 能让听者如醉如痴。“王字的第二个含义是,“快嘴王”机智机警。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 消息,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王”字的第三层含义是,“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4)内容单纯、语言质朴
19、。小说讲述的就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 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用词准确,拟声词、口语词等的运用使语言质朴生动。情节简 洁明朗。小说主要写“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情节简单明 快。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如运用夸张、侧面描写等烘托“快嘴王” 说书艺术的高超,富有艺术趣味;写人们对“快嘴王”的种种猜测又具有理性成分,这样写增加 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结合原文相 关信息进行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
20、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进而辨析其 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人物相关情节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二,进而联系文本一 进行具体分析。“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解析】(1)“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 “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结构对称,各自断开, 排除A、C;“如涕唾”是“像鼻涕唾沫”,是介宾结构,是“弃晋”的后置状语,中间
21、不可断 开,排除B。故选:Do句子翻译为: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 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 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2) C. “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理解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 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3) B. “戍守秦国边界”错。原文为“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是指派遣杞子、逢孙、扬孙 戍守在郑国,而不是“在秦国边界”。(4) 厌:满足;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阙:使动,侵损、削减;焉:哪里。句子翻译为: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
22、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 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出奔:出逃、投奔、出逃投奔、逃亡;从:听从;无与:不要参与。句子翻译为:当初,郑国 公子兰出逃投奔晋国,听从于晋文公。在攻打郑国时候,(郑国公子兰)请求不要参与围困郑国。 惟:只;退:使撤退;置戍:设置戍守;移:改变。句子翻译为: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 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答案:(1) D(2) C(3) B(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当初,郑国公子兰出
23、逃投奔晋国,听从于晋文公。在攻打郑国时候,(郑国公子兰)请求不要 参与围困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参考译文:(甲)【经】三十年春季,王朝钦定历法的正月。夏季,狄人入侵齐国。秋季,卫国杀了自己的 大夫元嗔和公子瑕。卫侯郑回到了卫国。晋国、秦国包围郑国。介国入侵萧国。冬季,周襄王派 遣周公来鲁国聘问。公子于是到京师。又到晋国。【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 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
24、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 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 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 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 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 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 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广东省 梅州市 四校高一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