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docx
《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姓名:_班级:_一、实验题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要使像成在光屏上,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_移动(选填“左”或者“右”),直到屏上的像_为止。(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_、_实像。(3)从实验可知,在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下,蜡烛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_,像距离凸透镜的距离越_。还可得到规律,_点是成虚实像的分界点,_点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
2、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_移动。(5)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像的大小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5)燃烧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成在光屏_,调整措施之一是将凸透镜_移动
3、;(6)当光屏距离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器材有:_、光屏、凸透镜、蜡烛和火柴等;(2)首先记下凸透镜的_;(3)安装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3)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在找像的过程中,小明将光屏一直向右移动,当出现了清晰的像,便开始记录数据,同组的小华认为小明的找像过程不妥,两人商量后进行了必要的操作并找到了像的位置,请写出他们的必要操作过程_。在归纳实验结论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_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相比较,并记录
4、相应的成像情况。4芳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_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3)如图2,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
5、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5)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此时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6)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7)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请你指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_上,如图是他某次
6、的实验情景,光屏上可以呈现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是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2)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和光屏,只移动凸透镜,则当凸透镜移动到图中标尺上_cm处时,光屏上能再次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45cm处,此时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4)实验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了避免该现象,小明将蜡烛替换成“F”形LED灯光源,这样做还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点即可)_。(5)实验中当物距等
7、于焦距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6在“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_。(2)当把蜡烛放到20cm刻度处时,移
8、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原理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慢慢消耗,光屏上烛焰的像将_(选填“向上”或“问下”)移动。拓展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烛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2)此时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为了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6 学生 实验 探究 凸透镜 成像 改版 物理 年级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