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中国西南干旱的成因.docx
《西南大旱,中国西南干旱的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旱,中国西南干旱的成因.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南大旱,中国西南干旱的成因2022西南大旱,中国西南干旱的成因正文内容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过度对水资源的开采,森林植被的破坏。特别的近几年对 水利发电厂的大量建设,极度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大家可以查一下。自从 三峡工程开始后,西南地区有多少这样的工程在建。这些工程建设没有多长时间。 西南就开始干旱了,西南地区干旱都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对滇池围海 造田,没几年在78滇池都见过底。呼吁对大自然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开发,这 些开发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平衡是一种严重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新的平衡。一、干旱灾害及其分类干旱灾害是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份亏 损,
2、河川流量减小,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 果是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蓄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中国通常将 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 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从学科观点看,干旱可分为四大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 干旱。二、干旱产生的原因干旱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系统相联系。除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如戈壁、沙漠地区)造成当地缺水少雨之外,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降 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 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
3、原因。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一般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 地区;年降水量为250毫米至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 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包 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三、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 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区域、季节和年际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 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1、干旱灾害季节性强从季节分
4、布上看,我国的旱灾主要类型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其中春旱灾 害最为严重,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上游和 云贵高原也时有发生。2、干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干旱地区具有面积广,分布不均,且地域差异大等特点。严重的干旱区主要 分布在黄淮地区、浙、赣南部与两广北部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和滇中地区。近50年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 48月的春夏季节;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 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流域地区,以7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华 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前春;西南地区干旱的范围较小,主要
5、出 现在冬春季节。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 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群发 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 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 有11次。3、干旱常伴着高温多干旱灾害出现的同时,往往同时出现高温,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 流域伏旱期最明显。比如2006年夏季夏季长江中上游的四川、重庆遭受了 189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罕见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四、这次干旱灾害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 大旱 中国 干旱 成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