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 法。2 .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模仿”、“显然”造句。4 .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 化的。教学难点学生认识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 断行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三)读课文,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二、教学重点(一)理
2、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二)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1 .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2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 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跳水1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 .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 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 启迪。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
3、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 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 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3 .读课文,学生字。4 .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词语。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四、检查自学效果1 .读生词:一艘、放肆、胳膊、海鸥、瞄准风平浪静摇摇晃晃2 .提出容易写错的字:艘3 .说说难理解的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五、再读课文1 .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 的?2 .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 的结果怎样?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
4、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 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第二段(3、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 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第三段(5、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 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3 .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六、作业1 .抄写生字、生词。2 .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通读全文复习课文分段情况和课文写了 一件什么事?(要求带着问题学习 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
5、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2 .读句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 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3 .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练习读T指导读T指名读T同桌对读4 .概括段意。三、学习第二段默读思考:1 .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指导学生按顺序学 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话。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
6、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 下两个句子。读句子。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 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 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 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3 .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第三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三段1 .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 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 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2 .船长为什么
7、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 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3 .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赘扬什么?(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 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 的果断。4 .指导朗读、概括段意。二、再读课文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于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 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孩子丢开桅杆, 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命令跳水。三、指导造
8、句四、练习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跳水,请大家齐读课题,从 题目中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教师边叙述边板书课题:(板书:跳水)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设疑,展开想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 深入课文之中,由“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是怎样的?等等。(二)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 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儿子跳水, 使孩子转危为安。)课文中的人、物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跳水 教学 设计 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