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0篇 菱形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经受探究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活动中培育探究意识与合作沟通的习惯; 2.运用菱形的识别方法进展有关推理. 补充例题: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边形AEDF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 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例3.如图 , 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 (1
2、)试说明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cm,BC=3cm,求线段EF的长; (3)当矩形两边AB、BC具备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G是菱形.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假如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加上条件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条件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且DEBA,DF CA (1)要使四边形AFDE是菱形,则要增加条件_ (2)要使四边形AFDE是矩形,则要增加条件_ 二、解答题 1.如图,在ABCD中 ,若2,推断ABCD是矩形还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 ,平行四边形A 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
3、点O,OA=4,OB=3,AB=5. (1) AC,BD相互垂直吗?为什么? (2)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吗?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平分线交AD于E,EFAB交BC于F,试问: 四 边形ABF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求证:ABF 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推断四边形BMDF的外形,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2 1展现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
4、思索: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看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顿,让学生观看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转变平行四边形的外形 随着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当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
5、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索、沟通、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共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由于矩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的特别性质,依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6、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相互平分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cm,对角线比AD边长4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由于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常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经受探究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展简洁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育学生独立思索、集体协作的力量。 理解
7、整式除法的算理,进展有条理的思索及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预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讨论算式(1。901024)(5。981021)怎样进展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
8、时再次经受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探究新知 (1)计算(1。901024)(5。981021),说说你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以下各式吗?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依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注:教师可以鼓舞学生自己发觉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展描述。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详细到一般的步骤进展。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详细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展。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
9、推理力量和有条理的表达力量得到进一步进展。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通过总结法则,培育学生的概括力量,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用新知 例2计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儿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纳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留意展现法则的应用,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识法则。 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既要对系数进展运算,又要对
10、一样字母进展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幂要加以留意,这些对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学生来讲,难免会消失照看不全的状况,所以更应催促学生细心解答问题。 稳固新知教科书第162页练习1及练习2。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沟通。 注: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沟通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把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加学习的习惯。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8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会推导两数差的平方公式,会用式子表示及用文字语言表达; 2、会运用两数差的平
11、方公式进展计算。 二、学习过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一)探究 1、计算: (a - b)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两数差的平方用式子表示为_; 用文字语言表达为_ 。 3、两数差的平方公式构造特征是什么? (二)现学现用 利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计算: 1、(3 - a) 2、 (2a -1) 3、(3y-x) 4、(2x 4y) 5、( 3a - ) (三)合作攻关 敏捷运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计算: 1、(999) 2、( a b c ) 3、(a + 1) -(a-1) (四)达标训练 1、选择:以下各式中,与(a - 2b) 肯定相等
12、的是( ) A、a -2ab + 4b B、a -4b C、a +4b D、 a - 4ab +4b 2、填空: (1)9x + + 16y = (4y - 3x ) (2) ( ) = m - 8m + 16 2、计算: ( a - b) ( x -2y ) 3、有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空地,现预备将这块空地四周均留出b米宽修建围坝,中间修建喷泉水池,你能计算出喷泉水池的面积吗? (四)提升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已知a b = 1,a + b = 25,求ab 的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约分的意义和步骤。 2、能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 3、能说出分式的乘、除和乘方
13、法则,并能用式子表示。 4、能娴熟地进展分式的乘除和乘方运算。 5、会归纳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6、能娴熟地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展计算。 主体学问归纳 1、约分依据分式的根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约分的步骤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3、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4、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5、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6、分式的乘方(n为正整数)、就是说: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14、7、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归纳如下 (1)amanam+n(m、n都是整数); (2)(am)namn(m、n都是整数); (3)(ab)nanbn(n是整数)、 根底学问精讲 1、正确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 (1)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根本性质,约分的实质是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约分的关键是将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 (2)进展约分的前提条件:分子、分母必需都为积的形式且有公因式。 2、分式约分的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和公因式、约分时应留意以下两点: (1)若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应约去分子、分母中一样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
15、还应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时,要先将分子、分母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首项为负,提取负号放到整个分式的前面,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 3、进展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分式的乘除运算,实际上是分式的乘法运算,依据法则应先把分子、分母相乘,化成一个分式后再进展约分,化为最简分式、但实际运算时,经常先约分再相乘,这样做既简洁易行,又不易出错、 (2)假如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再约分。 (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需化成最简分式,特殊地,若分子(或分母)是公因式,约去公因式后,分子(或分母)是1而不是0。 (4)要留意运算挨
16、次,对于分式乘除法来说,它只含有同级乘除运算,所以只要没有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就必需根据从左至右的挨次进展计算。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教学学问点: 1.旋转的定义.2.旋转的根本性质. 二、力量训练要求: 1.通过详细实例熟悉旋转,理解旋转的根本涵义. 2.探究旋转的根本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受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展观看、分析、观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把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进展初步的审美力量,增加对图形观赏的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对待
17、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一步进展学生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旋转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旋转的根本性质. 教学方法: 1、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仆人的原则,在为学生制造大量实例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自主思索、沟通、争论、归纳、学习。 2、采纳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以下情景(出示图示:钟表、汽车方向盘、辘轳或电脑演示:钟表指针的转动、汽车方向盘的转动、辘轳打水的情景).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其外形、大小、位置是否发生转变?汽车方向盘的转动呢? 1.在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围着一个点
18、转动的. 2.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3.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它的外形、大小没有变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转变. 4.汽车的方向盘在转动过程中,同样它的外形、大小没有转变,方向盘上的每点的位置所变化.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我们把这样的转动叫旋转(circumrotate),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旋转. 二.讲授新课 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围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circumrotate).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留意:“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一样
19、的方式转动一样的角度.在物体围着一个定点转动时,它的外形和大小不变.因此,旋转具有不转变图形的大小和外形的特征. 议一议:(课本67页)答:(1)旋转中心是O点,旋转角是AOD.旋转角还可以是BOE. (2)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这时点A旋转到点D的位置,点B旋转到点E的位置. (3)可以把OA看作钟表的指针,它OA的位置旋转到OD的位置,指针的长短、外形没有变化,所以OA与OD是相等的.同样,线段OB与OE是相等的. (4)由于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一样的方向旋转一样的角度,所以AOD与BOE是相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