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物理学问点复习资料 (中考秘笈,内部使用)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顿,发声停顿。人发声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同介质中的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一般状态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 V V 。声音靠介质传播,通常我们听到的固液气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
2、7m。利用回声可测距离.4、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 音调:声音的凹凸。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 Hz。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 响度: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 表示声音的强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 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3) 音色:声音的特色。打算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构造等。区分声音主要靠区分声音和音色。5、人的听觉频率为 20Hz20230Hz(1) 次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特点: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等,主要发生于大型的自然灾难:地
3、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2) 超声:频率高于 20230Hz 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气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6、噪声的含义:(1)发声体做无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2)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7、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大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大于 90dB,会破坏听力。8、把握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声的利用:(1) 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音就会
4、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依据声音返回的时间,可以推断障碍物的位置。现在人们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 装置,医学上的“B 超”等,都是利用了回声的原理。(2) 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周密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其次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l.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似乎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全部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亮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影子、手影
5、、日食、月食 、小孔成像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 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 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 中的 2/3。4. 光年距离单位: 光在 1 年内传播的距离。5.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争论便利,假想的抱负模型。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入射光法线反射光镜面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外表时,有局部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反射光线
6、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 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 叫做法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 表示。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 表示。留意:对应于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位置是随入射光线的转变而转变的,即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是“果”,所以表达反射定律时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3. 反射类型:漫反射:反射面凸凹
7、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照旧平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一样点与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它们的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外表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利用镜面反射可以转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电影。例子:日常见到的绝大局部反射面都会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才能够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教室里的黑板用毛玻璃
8、、电影幕布用粗布,都是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而黑板用久了,会消灭“反光”现象,就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使有些方向没有反射光线,从而看不见了。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观看不发光的物体。三、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平面镜中像的形成平面镜所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入射到镜面,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的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 2 所示,光源 S 在平面镜后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假设用光屏放在
9、平面镜后的 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3.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转变光路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就是利用两块相互平行的平面镜可以从水下观看水面上的船只。4.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看到,即都有 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 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 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5. 会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两种方法找物体的像。最关键是光路图法
10、。6.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关心线要用虚线画。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一般会转变这现象。2.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3. 折射定律: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留意: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光的折射: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留意以下几点: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
11、确定是透亮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光确定会发生反射,假设介质透亮,则还能发生折射。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别状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愿定都“折”。5.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转变 。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 、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局部看起来向上弯;观看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
12、鱼的下方.6. 假设光是由较密的介质射入较疏的介质时呢?依据光路可逆的可逆性。作图如63由疏到密由密到疏光路可逆图 63在实际的运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到底谁大,是格外简洁出错的问题。可以不去记它, 而记为“疏大密小”,即指在较疏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大,而在较密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五、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消灭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三棱镜的色散试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该试验证明白: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很多色光混合而成的2. 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3.
13、物体的颜色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透亮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打算的。不透亮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打算的。白色的不透亮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的不透亮体吸取各种色光。4. 透亮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打算。不透亮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打算.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这个挨次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取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热作用强。应用:可用来加热物品。取暖、摇控、探测、夜视,还可用于红外线遥感、红外线
14、论断疾病3紫外线炎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耀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安康,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取。紫外线另外还具有莹光效应、生理作用杀菌。留意:过量照耀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安康,要进展防护。太阳是自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能吸取紫外线。第三章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 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如图一,反过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
15、后平于主光轴如图二F* FF图一图二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凹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三。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确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如图四FFF图三图四4、 照相机的原理: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4 照相机的构造: a.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b.调焦环:调整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c.光圈:把握镜头的进光量。 d. 快门:把握曝光时间。5、幻灯机的原理: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
16、和 2 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6、放大镜的原理: 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 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2、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光学器件平面镜穿衣镜面镜凸镜观后镜 球面镜凹镜太阳灶凸透镜照像机、幻灯机、放大镜透镜凹透镜近视镜3、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分: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假设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
17、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似乎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不能用屏幕显映。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物距、v 像距、f 焦距。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u 2 f像、物异侧 fv2 f缩小像的性质倒立实像应用举例照像机f u 2 f像、物异侧v2 f放大倒立实像uf像、物同侧放大正立虚像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5、凸透镜成像的作图:6、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渐渐变大,像距 v 也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
18、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 v 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 F 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一.温度计第四章 物态变化学问点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而摄氏温度是
19、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 度, 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1 摄氏度. 6读作负 6 摄氏度或零下 6 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看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连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外表相平.5.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构造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
20、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格外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最小单位: 0.1留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一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体温计在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人体。6.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分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二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1. 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 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 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3.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到达熔点、不断吸热。4.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学问:萘的熔点为 80.50C
21、 。当温度为 790C 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 810C 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 80.50C 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 ,因此测气温承受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 熔化吸热的事例: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鲜鱼保鲜,用 00C 的冰比 00C 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复习资料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