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命名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命名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标准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名称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文件归口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于2023年2月6日 由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20221420-T-416。标准级别为国标,标准性质为推荐,本项目为对原有标准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名称 (GB/T32934-2016)的修订,工作周期为2023年2月6日至10月6日,立项名称为全 球热带气旋中文命名。2 .协作单位无3 .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本标准由国家气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了起草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来自国家气象 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人员具体分工如下:向纯怡,负责标准技术调研、组织讨论、标
2、准编写、修改和编写编制说明等工作。董林,负责标准初稿编写、报批稿修改及讨论。刘达,参与标准部分内容编写及修改。王靖,参与标准部分内容编写及修改。钱奇峰,参与标准部分内容编写及修改。4 .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起草组2023年2月成立起草组,组员主要来自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具有 丰富的热带气旋定位定强经验。(2)组织调研和技术准备2023年2月,起草组认真学习了标准编写规范和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流程。调研了解 原有国家标准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名称(GB/T32934-2016)在不同使用场景中存在的问 题。调研了解世界气象组织(WMO)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的有关规范和应用情况,结合 台
3、风海洋预报中心业务规范汇编气象行业标准(2016年修订版)和相关专业文献中与本标 准相关的应用场景明确了标准修订的主体思路和技术方案。通过核查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以及气象科技名词词典等,对主要术语和定义 进行了逐一核实,力求有据参考。调研发现现行标准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名称(GB/T32934-2016)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对不同海域命名使用规则的说明由于各个海域热带气旋的命名规则归属与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各个区域中心 会根据所在海域热带气旋频数及应用情况制定命名的使用规则,例如北大西洋及东北太平洋 海域规定每年的以字母“A”的名字开始,每六年循环一次,命名不足时将用补充名称代
4、表; 而澳大利亚及中北太平洋海域则是按照列表顺序使用,次年紧接着上一年最后一个名字。在 已有的国标中未对命名使用规则做出解释,会对更为便捷地使用该命名标准造成一定的困难。2、存在更替及新增名称该标准自2017年实时以来,所包括的六个海区中有四个均对原有的名称进行了替换或 者新增。其中北印度洋海域已新增了 104命名,南太平洋海洋已新增45个命名;澳大利亚 附近海域替换名称10个,北大西洋替换名称11个。被替换的旧名称不在使用,新的名称没 有给出对应的中文名称,因此在相关业务及科学研究领域急需对新出现的名称给出对应的中 文名称。3 .缺乏对不同海域名称的查询信息原有标准采用字母顺序列表的形式给出
5、了各个海域热带气旋的中文译名,在实际使用时 无法直观的了解某个热带气旋属于那个海域,以及于前后热带气旋的名称的相关性。为此需 要补充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海域划分的地理信息,并给出不同海域热带气旋名称的使用列表信 息,提高该标准使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4 .简化原有标准中有关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名称部分原有标准中包含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中文名称(原标准中3)以及规范性附录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被永久出名的热带气旋名称(2001年-2012年)。考虑到西北太平洋和南 海热带气旋名称已由标准热带气旋命名(GB/T19202.2017)中给出,所给定的内容与 原标准内容重复,通过起草组讨论建议删除原标准中
6、该部分内容,并在标准的使用范围中明 确本标准适用于全球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之外其他海域的热带气旋中文名称,增加注释内容: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中文名称由国标热带气旋命名(GB/T 19202-2017)规定。(3)组织起草2023年3月,起草组成员首先结合前期调研发现的基本问题,对原有规范的主题内容 和框架进行了调整,并邀请新华社译文室专家对新增的译名进行了翻译指导。另外,结合 世界气象组织的热带气旋命名规范指定了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海域划分图,给出了全球不同 海域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则及列表。2023年3月初完成修订后的标准初稿,在起草完成初稿的撰写后,项目组成员又逐一 进行了整体文本的梳理和审定(4)
7、征询意见及修改2023年3月12日-26日,项目组向行业内外的35名专家发出征求意见函,收集反馈的 修改意见38条。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了标准初稿中诸多表述不当及书写错误等问题。并对 专家提出了可能造成歧义的4个中文译名进行了修改。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为修订原有标准全球热带气旋中文名称(GB/T32934-2016),在保证原有 标准主体形式及框架不便的情况下,对调研中发现的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修改和补 充。标准格式方面,按照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20)的要求,力求语 言表述规范,用语准确、简明,结构合理。2 .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首先,
8、修订后的标准需要保证与WMO现行的相关的业务规范相适应,同时满足我国 使用热带气旋气旋中文名称的实际要求。编制中参考WMO热带气旋预报技术手册(Global Guide to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ing, 2017)和 WMO 热带气旋业务手册(Typhoon Committee Operational Manual, 2019),保证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规范与国际通行技术接轨。同时也参考 了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5版)和台风海洋预报中心业务规范汇编气象行业标准(2016年 修订版)等相关参考资料。三、主要验证(或试验)分析1.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考虑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
9、热带气旋名称已由标准热带气旋命名(GB/T19202-2017)中给出,本标准原有内容与已有的标准内容重复,且原标准中的附录给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被永久出名的热带气旋名称(2001年-2012年)已明显滞后且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因此删除原标准中对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名称的内容和附录A,并在标准范 围中增加注释内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中文名称由国标热带气旋命名(GB/T 19202-2017) 规定。2 .补充及新增译名根据最新的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全球热带气旋名称(截至2023年2月),更新并替换了 原有标准中不再使用的名称,对新增英文名称给定了中文译名。并根据征求的修改意见对 可能造成歧义
10、的4个中文译名进行了修改。3 .新增规范性附录A (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海域划分)在修订后的标准中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海域划分的地理信息,给出不 同海域热带气旋名称的使用列表信息,提高了标准使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图1)。90N -60N 一30N 一0 一30S -60S -90S -北印度洋.西南印度洋 | I I ! I一|7|IT Lil中北太平洋r (1 LI -i-1IL I 1+ I-I-东北.1平一ti.HnTJ -T I-1-LI 丁 I-1 J I 一一一一 一 一一 4|4!)T HI 上,北大西洋丁 I n 1 1 1 1 2!q - b- - - - 一 4
11、JI J c I J_ 11_ . 道十一-T澳附大近十(1南太平洋JI I ; I I I亚域利海A为雅加达附近海域,B为莫尔兹比港附近海域IL T1IXI+IT(r II一. - - - -I JI ,厂LL030E60E90E 120E 150E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0图1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海域划分4.新增资料性附录B (全球不同海域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则)为了提高本标准使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修订中增加了对全球不同海域热带气旋名称 使用规则的表述。不同海域出现的顺序与标准正文保持一致,并以图表结合的形式简明直观 地给出了特定海域内热带气旋名称使用的具体规范和可供
12、查询的列表。以中北太平洋为例:首先文字中表述了命名列表的具体信息,既按照每列顺序使用(每列12个名称);再 给出了具体的使用方式,前一列名称使用完将从下一列继续开始,每48个热带气旋后, 名称将被轮换使用一次。下面详细给出了与标准正文相对应的查询列表,使用者可根据 规则查询具体的名称并在正文中查询对应的中文名称。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歹UAkoniAkaAlikaAnaEmaEkekaEleElaHoneHeneHukoHalolaIonalolanalopaluneKeiiKeoniKikaKiloLalaLinoLanaLokeMokeMeleMakaMaliaNoloNonaNekiNi
13、alaOlanaOliwaOmekaOhoPenaPamaPewaPaliUlanaUpanaUnalaUlikaWaleWeneWaliWalaka与此同时,该附录中还给出了附全球热带气旋名称的来源参考信息和3.全球不同海域热 带气旋英文名称更替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和可参考性。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查询最新的 命名信息及不同海域热带气旋名称的更替信息。四、采用国际(国外)标准情况本标准的编写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热带气旋预报技术手册(Global Guide to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ing, 2017)和 WMO 热带气旋业务手册(Typhoon Committee Operational Manual, 2019),符合世界气象组织相关技术规范。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无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无八、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无。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