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第3单元二备教案.docx
《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第3单元二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第3单元二备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期: 年 月日主备人:XXX审稿人:XXX学科:语文教学内容:8、匆匆一、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 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题目的本身既蕴含着浓烈的情味,又暗含着生 活的情趣。2、学情分析: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内容展开联想。阅读的时候,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 借以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2)技能目标:能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 者的表达方法,欣赏文章语言文字的美。(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从而明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五、学法:自主
3、预习法、小组探究法。六、教法:谈话引入法、点拨法。第一课时教学环节集备内容个人备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1、教材分析:别了语文课节选偶家何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写的一篇同名作品,主要写了一项不喜欢语文 课的哦,忽然喜欢上语文课,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即将离开祖国,及也许将没机会继续学习语文 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主要写我的母亲和毕大妈充满智慧的使用阳光,表现了他们生活的智慧和美好的内心。 学情分析:在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习例文的方法,再次感受作者如何 细致的叙述中表达我的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二、教学目标:1 .默读例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2 .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的。3 .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三、教学重点: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四、教学难点: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五、学法:自主预习法、小组探究法。六、教法:谈话引入法、点拨法。第一课时教学环节集备内容个人备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导钟板块一导学别了,语文课、5分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如果有一天你将不 再学习语文,不再学习中国文字,你会怎么想呢? 有一位少年因为特
5、殊原因,没有机会学习语文了, 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谈话二、探 10分 钟2 .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借助旁批,默读例文,说说“我”对学习 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 是怎样表达的。【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清文 章思路,在学习例文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写 作方法的指引。引导学生对照旁批,根据提示, 体会作者借助事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3 .畅谈交流。(1)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例文讲了 “我”以前不喜欢上国语课,临 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 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继续学习中国语文的事。(2)借助旁批,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
6、 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自读自悟畅谈交流达的。变化:“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 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作者先 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 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 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 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4.理清思路。课件出示:题目:别了,语文课以前:“我”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 格转折:将要移民体现“我”由不爱国语,到 现在:悔恨、恼恨 爱上国语的心里变化过程 转变:认真听课,逐渐喜欢上国语 结果: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三、构/生25分钟板
7、块二导学阳光的两种用法1 .课题质疑。同学们,阳光可以用来干什么?作者说的两 种用法是什么用法?还有第三种用法吗?让我们一 起去例文中看看吧!2 .自读自悟。课件出示: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 用法?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再和同学交流,作 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3 .畅谈交流。(1)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 种用法?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2)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 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 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
8、一点儿本事”,成为 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 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 恩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课题质疑,自读自悟(3)同桌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 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 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4.理清思路。阳光的两种用法/ 老阳儿叠在被子里老阳儿煮在水里面、母爱像太阳/ 感恩师生述说文章的写作思路。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 情感表达出来的?五、评5分钟总结与作方法。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 呢?【设计意图】经过对例文内容的回顾,再到对 例文所表达情感的思考,有效地促
9、进学生对写作方 法的深入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例文有了新的理 解,还能够使学生受到启发,学会其中的写作方法。总结与作方法教学反思日期: 年 月日主备人:XXX审稿人:XXX学科:语文教学内容:习作一、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单元作文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引导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真是自然地抒发自己的情 感。教材提供了两组共十十四个表达情感体验的词语, 组词语表达积极的情感, 组词语表达的是消极的情 感。这些词语旨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开习作的思路。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是如何帮助他们挖掘并表达出来,需要教师有效地展开课堂。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
10、,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 变化也写清楚。3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4 .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五、学法:自主预习法、小组探究法。六、教法:谈话引入法、点拨法。第一课时教学集备内容个人备课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一、导5分钟板块一图片展示猜心情1 .看看图
11、片中的小朋友,猜猜他们的心情怎么 样。2 .同桌畅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让他们露出 这样的表情。3 .小结: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给我们 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有苦有甜,有喜有怒 这节课,我们就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 验写下来。1、猜心情。2、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 情。二、探 10分 钟板块二词组分类叙体验1.根据词语谈体验。(1)男女生分别读上、卜两组词语。()(W)/1、读词语(G)(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面一组是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 验;下面一组是难过、悲伤等消极的情感体验)(3) 一个词语包含着一段情感,“畅快、欣 喜若狂”等词语给人什么感觉?
12、“惧怕、难过” 等词语呢?同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课件出示:积极、幸福、美好:畅快、欣喜若狂、激 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消极、伤心、难受:惧怕、愤怒、追悔莫及、愧疚、难过、忐忑不安、沮丧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情感体验的 补充。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验。(1) 一个词语,一段故事。你有过“感动” “愤怒”或是别的情感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感受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感受说一说。(2)选择其中一种心情,说给同桌听。(3)指名与大家分享。(4)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出示:提示: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写清楚当时内心真实的情感变化。构15分钟板块三范文学习打基础1 .由说到写,选择其中一个词
13、语,写一段话,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1)自己的情感体验说清楚了,那怎样才能写 好呢?(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写话提示)2 .范文欣赏。(课件出示范文)3 .说说读了范文后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交流。(2)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或技巧?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 话,写出自己真实的感 受。四、生10分钟板块四梳理素材理思路1.整理归纳写作方法。(1)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同桌交流。同学们 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作者在描写事情时是怎样表 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出示:1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 设问等,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
14、,抒发自己 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 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体 现人物心情。(3)说一说自己将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到习作当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同 桌交流。同学们回忆本单 元课文,说说作者在描写 事情时是怎样表达自己 的真情实感的。中去。2 .确定写作题目,确定中心思想。(1)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运用自己喜欢的 写作方法,像上面的小作者一样,把你的真实感受 写出来吧!(2)可以自拟题目,也可以以“一次的体验” 为题。I3 .准备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五、评5分钟1、教师总结。2、学生评价哪一位同学课堂表现良好
15、。评价同学表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 感后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3.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环节集备内容个人备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一、导板块一动笔书写好文章师: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和梳理,现 在可以根据手上的写作素材大显身手了。1 .学生起笔,教师巡视。2 .对写作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进度,对于习作困难 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3 .小组之间相互进行初步修改。(1)学生自改习作
16、。通过读作文,进行错别字、病句和标点符号 的常规修改;看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有没有把重要 内容写具体。(2)小组或同桌之间交换修改。让问学帮你发 现并改正写作时忽略的一些问题。(3)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感受,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起笔二、探板块二互评互议共进步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草稿拿到多媒体展示台 上,全班参与评议。2 .师生共同完成互评互议,评议以鼓励为主。3 .分享写作收获。(1)你的习作经过几次修改后,一定会有许多 收获吧!请你将自己的写作心得,以及一些自己得 心应手的写作方法分享给大家吧!(2)分享习作内容,分享你的成长经历。可以 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全文。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草稿 拿到多媒
17、体展示台上,全 班参与评议、构/生板块三优秀作文上墙展L在同学互相评议之后,再一次完善自己的习 作,力求精益求精,最后再用工整漂亮的字誉写习 作。2.课后将优秀作品粘贴在教室的“展示栏”,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多学生写作的欲望。在同学互相评议之后,再 一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力 求精益求精,最后再用工 整漂亮的字誉写习作。五、评1、教师总结。2、学生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导钟一、导入新课、5分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 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 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 也曾在他的文
18、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 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 吗?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 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1、2、3、 思背诵长歌行了解作者解题:匆匆是什么意二、自读自悟二、探10分钟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7个生字。2、把课文读正确。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 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1、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二、 构15钟分三、小组合作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 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部 语文教案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