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设总体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设总体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团体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 设总体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 技术,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高度重视车联网和智慧交通产业 发展,先后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交通强国 建设纲要等政策指导文件,在政策层面极力支持智能网联 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封闭测试场走向开放道路测试是自动驾驶车辆技术 研发和应用的必要过程。我国自动驾驶研究当前技术已逐步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全面测试阶段,对测试开放道路 的需求也愈
2、加迫切。根据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 (试行)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实施细 则(试行)等相关文件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在进行开放道 路测试之前需通过封闭测试场测试,但如何规定智能网联汽 车封闭测试场地所有的技术要求(包含测试训练场地、能力 评估场地和配套设施等),提出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 试、训练场地与道路测试能力评估所需的能力评估场地建设 要求,是当前各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将面临的 实际问题。2020年12月上旬,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 限公司向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产业生态圈联盟提出智 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设总体技术要求等4项团体 标准立项需求,并联
3、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仿真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成都天合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为辰信安科技有限公 司、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 2021年1月8日,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 盟组织专家评审,对团标项目进行了立项评审,批准智能 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设总体技术要求等4项团标项 目予以立项。项目获得批准后,标准起草小组积极开展标准 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了安排。(二)主要工作过程L成立标准起草组2
4、020年12月上旬,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 限公司向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去车产业生态圈联盟提出标 准立项需求,并联合中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 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福马智行科技有限 公司、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仿真测试技术工程研究 中心、成都天合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为辰信安科技 有限公司、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成立标准起草 组,共同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确定了标准研制思路。2 .完成工作组讨论稿2021年1月,标准起草组召开标准项目沟通会,对标准 框架进行了讨论,主要对标准的形式、标准名称等进行
5、了初 步讨论并就编制内容进行分工。标准起草小组各参编单位积 极调查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结合现有的法规章制度 以及相关文献,经多次研究和讨论,完成标准框架和主要内 容编写,形成工作组讨论稿。3 .完成征求意见稿2021年2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工作组讨论稿进行反 复修改,并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标准化领域等多个角度专 家定向征求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一)编制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1 .遵循科学合理性本标准提出的相关内容参考了国家、地方发布
6、的规范、 指引、指南等,同时结合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 际情况逐步确定的,能够广泛用于成都市内智能联络汽车封 闭测试场地环境建设,其他城市也可参考执行。2 .遵循可扩展性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 以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完善,可对标准内容进行 扩展和修订。(二)主要内容和确定依据1 .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地环境建设的 道路技术、设施技术、供电技术及网络完全技术等其他技术 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的环 境建设,其他城市可以参照使用。2 .主要内容确定依据本标准考虑到封闭场地的技术试验与安全性测试评价 是智能
7、网联汽车上路测试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封闭测试场的 环境建设应尽量模拟真实道路情况,并且应模拟尽可能多的 交通场景,这样测试出来的数据,才能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 道路测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本标准对封闭测试场地道路 技术、封闭测试场地设施技术、供电技术条件、网络安全技 术条件等技术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技术要求部分,第一节分别对封闭测试场地各种测试 道路场景提出技术要求,包含直线道路、弯道道路、坡道道 路技术要求、隧道道路(真实与模拟)、环形路口道路、道 路出入口道路、交叉路口道路、十字路口道路、动态广场、 人行横道道路、交通标线、障碍物检测道路技术、自动紧急 制动道路技术等13项道路场景技术。第二
8、节是对封闭测试场地设施技术做出规定,包括路测 单元设施技术、路测感知单元技术、信号灯设施技术、交通 标志设施技术、通信技术、北斗定位技术以及气象监测站技 术七部分。路测单元设施技术部分从路测单元测试的发射功 率、通信距离、通信时延、业务要求、安装方式及其他要求 五个方面进行规范。路测感知单元技术部分规范了视频监控 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边缘计算单元、可变情报 板、交通流检测器等六个方面。信号灯设施技术部分对机动 车信号灯、路口方向信号指示灯、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进行 明确规定。通信技术条件部分对车联网各种通信类型进行明 确规定包括车与车通信、车与路通信、车与人通信、车与平 台通信、车内通
9、信五种类型。北斗定位技术条件部分对封闭 测试场内高精度为信号要求进行规范,如场地无差分信号覆 盖,需在场地布设差分基站时,标准对差分基站的选择与部 署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气象监测站技术要求部分,标准对 监测站监测项目、性能、部署要求进行规范。其中气象监测 设备既要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沿线气象信息,辅助自动驾驶 车辆安全行驶;也要为公路运营企业提供沿线气象数据,支 撑运营企业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 施技术要求(GB/T 33697)已经规定了交通气象监测设 施的监测项目、测量性能要求、采集输出频率等内容,本规 范中气象监测性能要求、采集输出频率指标主要参照其制订。公路交通气象监测
10、设施技术要求(GB/T 33697),本规 范对能见度测量范围进行了缩小,由10mlOOOOni调整为 10m-2000mo根据能见度等级和预报交通感知设施(QX/T 114-2010),能见度小于2000m时,对交通略有影响;能见 度小于1000m时,对交通有影响,公路部门应注意能见度变 化,加强行业交通管理。因此,本规范规定能见度测量范围 为10m2000m。第三节是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地环境建设的其他 要求,包括供电技术条件、网络安全技术条两部分。供电技 术条件部分,标准对供电电源、配电方式、供电电源与配电 装置之间的电缆敷设方式、接地故障保护方式、防雷、照明 灯要求作出规定。网络安全
11、技术部分,标准对安全物理环境、 安全通信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及安全管理等 作出明确规定。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无。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 求,目前尚无上级相关标准。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六、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是针对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环境建 设提出技术要求,对其建设进行规范,建议结合成都市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和封闭测试场环境建设实际情况使 用,并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反馈起草组,以 便进一步修订完善。七、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本标准的实施不涉及对现行标准的废止情况。八、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包括T/CECS G: V21-01-2020自动驾驶 汽车试验道路技术标准;T/CMAX 116-02-2018自动驾驶 车辆封闭试验场地技术要求;T/CSAE 1252020智能网联 汽车测试场设计技术要求;中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2018 年5月印发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汽车试验场总论)等。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标准起草组2021年3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