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文意梳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 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 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 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 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 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 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
2、阳住的草庐, 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 的呢?文旨归纳本文起首四句,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 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 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葛亮、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结构分析一、类比,点明全文 主旨“德馨”山不高 水不深 ,室陋一有仙名、有龙灵德馨,法比三、环境社交生活青苔(上阶)青草(入帘)有鸿儒无白丁调琴、阅经心情:无,幽雅高雅闲适化静为动对偶虚实结合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恬静总结全文,陋室不陋诸葛庐类比子云亭,自况重点归纳字词II释义一、课下
3、注释的重点字词。1 .有仙则名2 .有龙则灵 *3 .斯是陋室 *名: 出名,有名一灵:一神异一斯:这一4 .惟吾德馨馨:能散布很逅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 .谈笑有鸿儒 鸿:大 鸿儒:博学的人6 .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7 .可以调素琴调:一调弄一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8 .无丝竹之乱耳 丝:指弦乐器 竹:养管乐器.9.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1 .苔痕上阶绿2 .草色入帘青3 .无丝竹之乱耳句子II翻译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上:蔓延到一入:映人舌L:干扰(扰乳、使乱)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嵩,有仙人(居住)就有名。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4、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傅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3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扑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问题II探究1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丝竹”指官场上酬宴时助兴的音乐,指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案牍”指繁忙的O 2 .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作者喜欢的是保持保洁傲岸的情操,独居独望,弹奏净化心灵的古曲,而厌弄官僚们“乱耳”的寻欢作乐的生活。3 .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惟吾德善。(或斯是画宴,惟吾德馨)4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陋室铭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短文 陋室 知识 梳理 练习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