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以下简称“在线监测站点”)的站点设置原则、建 设内容、安装调试要求、试运行要求及监测数据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696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GB/T 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12763.3
2、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GB/T 14914.2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GB 17378.3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4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442.1-2020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则HJ 730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1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Y/T 037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HY/T 142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 143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近岸海域 offshore area or
3、near-shore area与大陆、岛屿、群岛等海岸相毗连,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规定的领海外部界限向陆 一侧的海域,渤海近岸海域为沿岸低潮线向海12海里以内的海域。12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站点 online monitoring site related to coastal waters对海洋生态环境要素进行自动测量和存储,并将测量结果等现场数据实时传输至岸上接收系统的监 测设施,包括岸基式站点和浮标式站点。1.1 3岸基式站点 shore-based monitoring site以海上平台基础设施或岸边站房为载体搭载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系统的站点。1.2 4浮标式站点 bu
4、oy monitoring site以锚系固定或浮漂式固定的浮标体基础设施为载体搭载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系统的站点。4站点设置原则A1代表性站点位置选择应能客观反映该站点附近海域环境状况、污染程度及变化规律,反映受人类活动污染 影响,便于对位置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和污染治理措施评估。1.3 可比性站点设置宜建设在国控监测点或邻近海域,便于在线监测站点监测数据与手工监测数据比对分析。1.4 经济性在综合考虑4.1和4.2的前提下,宜优先选择将站点建设在具有运行所需的通讯、电力、安全等基础 条件的海上平台上,如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风机及海洋观测平台等。1.5 安全性站点布设安全评估宜充分考虑在线监
5、测系统及维护人员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站房、在线监测设备等 是否具备抗风浪、防碰撞、防盗、防盐雾和防雷电等能力。1.6 稳定性站点位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应变更,确保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5建设内容5 1站点组成在线监测站点主要由搭载平台、采配水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数据采集传输单元、供电单元、 安全防护单元、监控平台组成。52搭载平台岸基式站点建设依据入海排污口岸基在线监测站建设技术指南和入海河流岸基在线监测 站建设技术指南的规定执行。5. 2. 2浮标式站点应采用耐腐蚀、抗生物附着的材质,按照HY/T 037 HY/T 142和HY/T 143的规定 执行。1.1.3 浮标式
6、站点规格宜根据搭载传感器数量、重量及监测水域环境条件确定,其他要求按照HY/T 143规定执行。1.1.4 在线监测站点搭载平台各监测单元设备运行顺畅、互不干扰,且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维护。1.1.5 在线监测站点正常运行气温要求不低于一15 ,并能满足抗多雷暴、多盐雾和一般无线电电磁 干扰。1.1.6 在线监测站点显著位置应按照GB 4696的规定标示专用标志,并标注权属单位、联系电话等信 息。5.3 采配水单元5.3.1 采配水单元应包括采水、预处理和配水3个分单元。基于平台类型、监测参数类型等确立采水 方式、预处理方式和配水方式。5.3.2 采集水样应确保原始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使其在过程
7、中不变化、不添加、不损失,具体要 求应按照GB 17378.3和GB 17378.4的规定执行。5.3.3 采样频次及采样量应满足各监测单元分析设备要求;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 盐水样需过滤处理,过滤精度应按照GB 17378.4的规定执行。5.4 监测单元5.4.1 监测单元应包含温度、pH、盐度、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活性磷酸盐、总氮、总磷等水质监测单元,亦可根据监测需求增加气象、水文监测单元。气象、水文等 参数技术指标应按照GB/T 12763.2和GB/T 12763.3的规定执行。5.4.2 国家强制检定的在线监测设备应依法检定,并在检
8、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非强制性检定设备应 定期或不定期按照HJ 731的规定自行校准或核查,或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校准后使用。5.4.3 4. 3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测试原理应按照GB 17378.4的规定执行。能在监测区域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环境条件按附录A的要求执行。5.5 控制单元5 . 5.1除总电源开关外,各仪器(或设备)均应配置独立的控制开关,能单独对其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6 .5.2所有与控制、通讯相关的器件都应安装在控制柜中。控制柜中主要配件应符合相关部门抗电磁 辐射、电磁感应等规定。控制柜中应安装雷击保护器。5. 5. 3各动力部件的输出端子均应具有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
9、。5. 5. 4存储容量应满足不低于1年的监测数据量。5.5.5 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入通道等应考虑23个冗余通道,便于系统扩展。5.5.6 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软件应具备:a)系统管路图和实时状态显示功能;b)数据查询、导出、自动备份功能;c)仪器故障,出现异常值等突发情况的报警功能;d)应对系统运行效果的显示功能;e)操作提示功能;f)用户管理功能。5.6数据采集传输单元5 . 6. 1通用原则能根据需求对水质参数、气象参数、水文参数等设定不同采集频率;水质参数频率间隔可设置为15 min30min 1 h2 h等;气象参数采集频率间隔可设置为1 min;水文参数采集频率间隔可设置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岸 海域 海洋环境 在线 监测 站点 建设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