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理解并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 到美的熏陶。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 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
2、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2、学法:首先,“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 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三、教学过程:(一)、了解词人板书:辛弃疾。了解辛弃疾吗?(小结学生回答并适度补充:辛 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勇敢的将军。在辛弃疾生活的年 代,金兵占领了国家的北方,辛弃疾参加了抵抗金兵的军队。但后来, 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在这期间,他写了好几首 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课文就是写在那个时候。)(
3、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 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 的背景介绍。)(二)、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2、简介词的标题,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归纳朗读好词的 标题要点:词牌和题目之间有适当的停顿;语速不要太快。)3、看到“村居”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交流自己印象 或想象中的村居。)4、过渡: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 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学生自由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几个难读的词语的读音。读准词语读音后将词语带进句 子读。翁媪重
4、在读好后鼻音;卧剥重点读好多音字;莲蓬重在了解为 押韵的需要而改变声调。)3、指名学生读全词。(设计理念:把词的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是诗词诵读的前提条 件。字音教学要有所侧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学不是孤立的, 要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四)、读好词的节奏1、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划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节奏,让学 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诗词节奏划分的一把规律。2、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词,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重点指向节奏的把握。)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标题,男生读一句,女生接读一句。4、学生个别展示读。(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比较 中鉴别从而初步
5、掌握诗词节奏划分的技能。这一教学过程是在老师引 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五)、读出感悟,体验词境1、默读全词,圈画出能看出翁媪感情的字词。在学生交流的基 础上小结词眼“醉2、齐读带“醉”所在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翁媪的意思。3、提出主问题:翁媪为什么会陶醉呢?4、学生读、思、交流。(1)、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除豆苗里的草,体会大儿子的勤劳。(2)、二儿子在编织鸡笼,体会二儿子的能干。(3)、引导学生看插图,想象小儿子剥莲蓬的样子,体会小儿子 的可爱与顽皮。联系语境了解词语“无赖”的感*彩。(4)、分角色扮演,翁媪对话,体会翁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小结: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五口之家。(板书:一醉人和睦
6、。)(设计理念:诗词教学其实就是“还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 生动的形象,引导学生把文字还原为画“,或者是“话”(人物的 对话)。还原的过程就是大体理解诗意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训练的 过程。)(5)、品读因风景优美而陶醉。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还原为画 面,感悟村居的风景宁静而优美。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读出风景的美。 (板书:二醉风景美。)(6)、给村居图取名字。(7)、思考:作者作为一个曾经上马杀敌的将领,为什么不去描 写抗金的将士,而要去描写这样一个静谧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导 学生理解作者感情,向往宁静恬淡的村居生活。)(设计理念:诗歌重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审美。诗歌重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
7、艺术。沟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还 原为画面,从而“入境”,入境才能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所谓入境 入情。)(六)、吟诵、背诵1、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村居图,陶醉的不仅是翁媪,是作者, 还有我们,大家想不想把这首词读得更好?2、回忆电视中吟诵的镜头,师生小结吟诵的特点:有节奏,有 韵味,摇头晃脑。3、学生吟诵展示并进行吟诵接力。4、学生自由背诵。5、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名让学生看着插图,将插图 还原为词。(背诵)6、全班一起背诵。(设计理念:由于古诗词的语言非常讲究声音快慢缓急、抑扬顿 挫,吟诵就是根据作品音节安排的特点来读,这种形式能充分显示出 作品原有的音乐性特点。)(七)、
8、小结全文,拓展迁移1、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 一个和谐幸福的五口之间,一道 欣赏了 一幅静谧美好的村居图。2、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辛弃疾的词更 是宋词中的精品,下课后我们要从网上找辛弃疾的词来读。推荐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作业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选择)(1)、改写清平乐村居,要求把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写具体,写出词的意境美,题目自拟。(2)、欣赏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欣赏作者词的魅力,走进作者内 心,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延伸诗人其他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 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 写作风格的
9、把握。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或者新的任 务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任 务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也是学习的延续。)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 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一、情景导入,理解课题1、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让学生给这幅画起个 名字,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2、告诉学生,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画的。板书课题,指出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过渡:辛弃疾在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平乐 村居宋辛弃 教学 设计 推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