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2分)A.酝酿(li*ng)憔悴(qio) 威慑(sh6) 咄咄逼人(du。) B.凯歌(k&i)清冽(li6) 静谧(ml)拈轻怕重(niOn) C.霎时(ch豆)愕然(6)喧嚣(xi&o)参差不齐(cEn) D.嗔怪(chen)蜷伏(ju&n)绽开(zhAn)恍然大悟(hu&ng) 【点拨】A项,“酿”应读n而g, “慑”应读sh点C项,“霎”应读sh点D项,“蜷” 应读quan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2分)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
2、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点拨】A项,缭一瞭,复一覆;B项,询一殉;C项,墨一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2分)A.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 秀学子。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孙悟空是西游记塑造的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形象。 D.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 响乐。【点拨】“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可形容交响乐,使用对 象错误。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D )(2分)A.继
3、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点拨】成分残缺,应删掉“通过”或“使”。5.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 )(2分)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是那样的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1 一阵风起,O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 B. C. D.6 .古诗文默写。(5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鉴:镜子),可以知得失J由此可以联想到母论语 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来。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 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 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 救出师父的?牛魔
5、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 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 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 不成熟。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 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 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材料三:2019年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
6、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以下是2017年与2018年未成年人阅读率的对比图:(1)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示例: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2)阅读材料三的图表,综合2017和2018年的数据,写出四条信息。(4分)示例: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 7.8个百分点。20。9 一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提高了 3.1个百分点。2018年1417周岁青少 年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 4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 较2017年下降了 4.4个百分点。二、阅读理解(45
7、分)()(4 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9 .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示的画面。(2分)示例: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 正地高挂着。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2分)“生” “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 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深刻哲理。(二)(12 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8、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日:“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日:“可令二子来! ”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日:“卿面何以汗? ”毓对日:“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 会日:“卿何以不汗? ”对日:“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注释】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令誉:好的名声。 钟繇(yWo):三国时魏国相国。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9、。(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2)相委而去(离开)(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少年时)(4)卿何以不汗(出汗)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道歉)。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日:“可令二子来!”(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13 .用【甲】文原文填空。(2分)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O表明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友 人惭,下车引之” O14 .【甲】【乙】两文都是写儿
10、童的聪颖机智,【甲】文中陈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 他小小年纪却能反驳父亲的友人并指出友人的错误,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反弟 二人在魏文帝面前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乙文参考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名声。(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 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 是奉旨晋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 ”钟毓回答:“由于恐 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 ” 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11、J(三)(16分)拾荒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 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 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 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 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 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 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综合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