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 准考证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
2、历 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所有常识不尽符合。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 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须留胡子。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 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 必须留胡子。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 恰相反。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 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这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
3、文物加以分析。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 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 子情况,似乎还无什么一定必须规矩。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 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山西侯马发现两个人形泥范,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 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根据“自己写字作画用的却是自制的鸡毫笔。鸡毛是从家里养的公鸡屁股上拔下来 的” “他用自造的鸡毫
4、笔来画。鸡毛特别,有细有粗,有软有硬,毛上有油,水墨一抹, 异趣横生,处处都有意外,时时闪出灵光”,他自制鸡毫笔,鸡毛特别,这是通过对人物 作画工具的刻画来展现他书画技艺的独特,属于侧面描写。根据“汪无奇被鼓动得画兴只增不减,浑身发热,脑袋冒汗。他脱掉长衫,一身单裤单 褂,信手又画了一幅风竹”中“浑身发热,脑袋冒汗”,“脱掉长衫”“信手”等,这是 对人物作画时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出他作画时的酣畅自在和游刃有余,属于侧面描 写。根据“外边虽然没几个人见过他的字和画,却不少人说他的字和画好,渐渐竟还有奇才怪 才鬼才之说” “从没人见过汪无奇作画,孟解元也是头一次看,又惊奇又兴奋,连连叫 好,像
5、是看戏”“京城来客说:这几个字一一尤其这个“真”字,放在今天这儿再好没 有了!“这是三根金条,我买下您这两幅画一幅字了。您给我盖上印章吧”,不少人 说他的字画好,京城来客的“惊呼”和愿出高价收购,孟解元的“又惊奇又兴奋,连连叫 好”等,这是别人对他的评价,通过旁人的评价和反应来表现汪无奇书画技艺的高超,属 于侧面描写。根据“顿时勾起汪无奇的画兴。画画的人来了画兴,刀枪拦不住”,这是以京城来客的 “会画画,尤精泼墨山水”能够勾起汪无奇的画兴,来衬托汪无奇书画技艺的精湛,属于侧面描写。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6、惠王日:“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 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靖、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 *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 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日:“寡 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 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属,负书担囊,形容枯槁, 面目薰黑,状有愧色。归至家,乃夜发
7、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 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 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 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 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日 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
8、用,转毂连骑,炫蟆于 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才卷枢之土耳,伏轼搏衔,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 境之外/B.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 之外/C.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 之外/D.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
9、 之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有巴、蜀、汉中之利”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两句中的“利”字含义相 同。B. “车骑之用”与“用之不竭”(赤壁赋)两句中的“用”字含义不同。C. “负书担橐”与“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两句中的“负”字含义不同。D. “简练以为揣摩”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两句中的“简”字含义相 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不仅面见,而且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最终失意而归,潜心研读,这种坚韧不拔的意 志、刻苦好学的精神值得赞扬。B.苏秦赴秦游说秦王连横而受挫,主要原因是秦王认为此时秦国
10、还没有作好相应准备,实 现连横之策的条件还不具备。C.苏秦埋头苦读精研太公阴符一整年,得其精要,增强了他的信心,最后成功说服了 赵王采用连横之术来压制强秦。D.苏秦游说秦王高谈阔论,显辩士口若悬河之才,却失意而归;游说赵王时隐其辞锋,简 言“抵掌而谈”,最后得享尊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2)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答案】10.D11. A 12. C13. (1)现在您一本正经地(庄重地、严肃地)不远千里前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愿改日再 听您的教诲。(2)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上游说君王,使各诸侯君王的亲信不敢开口,
11、天下没有谁能与他相 抗衡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说,只要有贤能的人掌握政权,天下就能够服从安定,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得到 任用,老百姓就会顺从。因此说,只要能够运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用武力来征服; 只要在朝廷上能够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到对方的国家境内作战。“贤人在而天下服”与“一人用而天下从”为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AC;“故”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曰是对话标志,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中的“利”是便利;“蚓无爪牙之利”中的“利”是
12、锋利。 句意: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等地丰富物产的便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B. “车骑之用”的“用”是名词,功用;“壮有所用”的“用”是动词,使用。句意:战 车、骑兵的强大力量/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C. “负书担橐”的“负”是背着/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负”是承载。句意:背着书 箱,挑着行李/那么在承载大船的过程中就没有力量。D. “简练以为揣摩”与“简能而任之”的“简”都是挑选。句意:找那些简练精要的地方 反复揣摩/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故选Ao【12题详解】木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采用连横之术来压制强秦”错,从原文“约从散横,以抑强秦”看,他成功游说赵王而
13、 为赵相,合纵而抗秦。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庭”,在朝廷上;“教”,指教;“异日”,将来。(2)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说”,游说;“杜”,堵塞;“左右”,诸侯君 王的亲信;“莫之能抗”,宾语前置。参考译文:苏秦开始用连横的主张去游说秦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等地丰富 物产的便利,北面有胡、貉、代郡、马邑提供的物资费用,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天然的屏 障,东面有靖山、函谷关这两个牢固的关塞。国家田地肥沃,百姓殷实富裕,战车万辆,兵 甲百万,沃野千里,各种资源富饶,积蓄充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真是天府之国,因 此秦国可
14、以称得上是能够称霸天下的强国。凭借着大王的贤能,国家众多的士卒和百姓,战 车、骑兵的强大力量,兵法和谋略的运用,(贵国)可以吞并其他诸侯,统一天下,号称皇 帝来统治全国。希望大王稍加留意,让我向您陈述如何可以取得重大效果。”秦惠王说:“寡 人听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文不完备的,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 高的君主,不可以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天意的君主不可以拿战争来劳烦大臣。如今先生 不远千里来当面登庭指教,军国大计还是希望等将来再说吧。”苏秦游说秦王,一连十多次 上表奏章,但他的建议始终都没能得到采纳。(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旧了,百斤的黄金 花光了,财物全部用尽,(只好)离
15、开秦国回到老家。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 背着书籍,担着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脸色黄黑,显得非常失意。回到了家里,于是, 他晚上翻出他的藏书,打开了数十个书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阴符的讲谋略的书,埋头攻 读,找那些简练精要的地方反复揣摩。读书到了困倦的时候想要睡觉,他就拿来锥子自己刺 自己的大腿,致使鲜血顺着腿流到脚底,他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可能游说各国的国君却不 能使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这样的尊位的呢? ”过了一年终于揣摩成功,又自言自语 地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游说当世在位的各国国君了! ”于是苏秦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 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非常高兴
16、,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并 授予他相印,一百辆马车,一千匹锦绣,一百双白璧,一万镒黄金,长长的车队尾随在他的 身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来压制强秦。因此,当苏秦在赵国做宰相时,秦 国不敢出兵函谷关。就在这个时候,广大的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威武的王侯、掌握大权的 谋臣,都想让苏秦出谋划策。因此,没有浪费一斗粮食,没有劳烦一个战士作战,没有折断 一支箭,就使得各国诸侯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之间还要亲近。所以说,只要有贤能的人 掌握政权,天下就能够服从安定,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得到任用,老百姓就会顺从。因此说, 只要能够运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用武力来征服;只要在朝廷上能够通过外交手段
17、 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到对方的国家境内作战。当苏秦权势逐渐上升的时候,黄金万镒供他 使用,而他所指挥的战车和骑兵接连不断,在道路上走路都显得权势显赫,靖山以东的各个 诸侯国,都听从他的号令,这使赵国的地位得到提高。但苏秦当初只不过是一个极端贫穷、 挖墙当门、用桑做窗、用弯曲的木头做门框的人罢了,而此时他却常常扬鞭跃马,(苏秦) 纵横游历天下,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上游说君王,使各诸侯君王的亲信不敢开口,天下没有谁 能与他相抗衡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
18、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辇声。注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安史之乱前期,诗人为避战乱浪迹天涯,这首 诗是他在南行途中写的。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见”写出遥见汉阳城的喜悦,次句“犹是”突转,回归现实,写出仍需启程出发 的沉郁。B.颔联写舟行生活,运用互文手法,即诗人和船夫白天都觉风平浪静,但夜半却发现涨潮 ToC.作者依次写了 “晚次鄂州”的心情、景况、联想和感慨,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迂 徐从容。D.本诗诗风淡雅、含蓄,截取了诗人飘泊生活中的片断,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 实。15 .本诗后两联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19、案】14.B 15.思乡之情。颈联借景抒怀,写出了内心纷乱的原因,人往三湘去, 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伤老之情。颈联“三湘”“万 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的肃杀增添了内 心的孤苦。厌战之情。尾联写家业已随着战乱丧失殆尽,哪能再忍受江上传来的军鼓声, 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运用互文手法,即诗人和船夫白天都觉风平浪静,但夜半却发现涨潮了 错,颔联意 思是船上的一些商贾白天睡足了觉,只觉得外面风平浪静,晚上船夫与他
20、谈话时,方听到 阵阵潮声,而“我”今夜注定无眠,笔墨中透露出“我”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没有互文。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 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 切! “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 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 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
21、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 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 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 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 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 战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 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2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比喻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遮天蔽日的样子的两句是(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从万物欣欣向荣里,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人生短暂 的两句是“,这两句与苏轼赤壁赋 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李密的陈情表以“孝”著称,文中用乌鸦反哺比喻孝道的两句是【答案】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翼”“行”“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 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珍贵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因 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 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 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大有禅益。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 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 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非遗 的沉甸甸的责任。尽管在非遗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萝筐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文
24、化,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期待非遗人物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 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 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众所周知蕴藏B.众望所归蕴藏C.众望所归蕴含D.众所周知蕴含薪火相传 数不胜数 言传身教 擢发难数 薪火相传 擢发难数 言传身教 数不胜数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7.A 18.“走出来”使用比拟的手法,赋予非遗以人类的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安康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