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 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 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 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出示,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通过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
2、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小组合作,概括搭石之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概括回答。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 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 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 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 诗歌相同的特点。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 生活气息。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 中的平凡镜头
3、,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 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 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这些内容, 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 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 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 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 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 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
4、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 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 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 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 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 感受的习惯。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工具书(字典)、文具(钢笔、铅笔)、
5、生字本、 练习簿等。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常规课堂布置。3、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仪 等。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 .生据题质疑。【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讨论商定自学方法。2、学生自学。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深入局部,探究体验该环节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 学,有效引导,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划、 思考、交流、讨
6、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读内容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 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 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引导学会抓住“无 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 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2、生感情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
7、学生理解 语言文字的能力。】研读重点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 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 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 .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2 .指导学生发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引导体会 画面的美。3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和谐相 处,互相照顾的纯朴乡情。4 .生朗读体会。【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研读重点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 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
8、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 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 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引导探究,怎样才能读好本段?2、生通过默读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学会抓住“总会、总要”、 “理所当然”等词语想象画面,体会互相礼让,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3、生朗读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搭石”,从而走进淳朴 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四)总结升华,提高认识1、师指导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的更深层次理解。2、朗读升华。【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升华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 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五
9、)布置作业,练习巩固1 .视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内或课外完成2 .抄写生字、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 字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师生共同回忆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二)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2、交流抄写的妙词佳句。【设计意图:检查复习,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 故知新。】(三)朗读课文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 感悟。(四)拓展阅读1、出示作者刘章写的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文章附后)引 导学生自读,印证自己的感悟理解。2、交流读后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与作者对话。【设计意
10、图:积极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 行积极的对话。】(五)课内小练笔根据课后小练笔的要求,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1、生交流所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2、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3、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尝试写作。【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练习表达,完成课后小练笔作业。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从学生最喜欢的风景开始)1、一行人“走”搭石。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 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师范读。(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教学 设计 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