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致大海》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大海》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2致大海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一语言表达1 .致大海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与呼告的手法,奔放而自由地纵 情抒写大海,抒写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下面一段文字是围绕“古桥”而展开的,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称变换:第一句 用“那座古桥”开头,自“德高望重的老桥”以后,改用第二人称,采用“呼告”的形 式,以便于抒情。请仿照这种写法,以“国旗”或“梅花”为对象,写一段话。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二、小阅读一课内.2 .
2、诗人在致大海中以“你”称呼大海,这种写法有何作用?3 .试分析致大海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4 .诗歌致大海是如何体现对自由的讴歌的?试分析。5 .给诗歌致大海划分层次6 .诗歌致大海写了大海的哪些方面?7 .诗歌致大海追怀了拿破仑、拜伦,作者用哪些语言描写他们并透露了作者对他 们怎样的评价?8 .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有什么特征?具有什么象征意义?9 .普希金致大海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赘颂,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写作此诗时 的诗人有没有得到自由?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10 .难点 诗歌第1、2两节和第14、15两节都是写诗人和大海的告别,其内容与感情 有何区别?诵读时应怎样区分?致大海11 .致大
3、海中,“大海”有什么象征意义?诗歌开头是如何体现的?12 .致大海,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 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3 .致大海中,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这般温情脉脉!但是诗人与大海即将离别。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 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 也是诗人对于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第313节的思考、回忆与联想,特别写 到了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 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但他并不绝望,他在再次告
4、别大海时,表 示永不忘怀大海的形象和音响,决心把大海所启示的精神带向自己的足迹所到的地方;决心 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第1、2节和第14、15节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不同,要求在诵读诗歌时,在节奏、旋律,语速、 语调上有所不同,第1、2节在情感上是沉郁的,因此在诵读时力求舒缓,第14、15节作者 的情感经过一段低沉之后变得激昂起来,因此在诵读时语气也要激昂、坚定。11 . (1) “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2)诗歌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即揭示了这 种象征意义。【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外国诗歌内容及其表达技巧的能力。离别之际,“我”眼中的大海依然是那样的美,它有着碧蓝
5、的波浪、闪闪耀眼的波光和余音 缭绕的涛声。但由于作者本人的坎坷遭遇,“我”正满怀心事而忧愁不安,因此大海的涛声 在“我”听来就成了 “友人的忧郁的絮语”“别离一刻的招呼”。诗的前两节连用两次“最后 一次”表达了 “我”对大海的无限依恋。当时的诗人正被沙皇软禁在米哈依洛夫村过着与世 隔绝、孤寂的幽禁生活,此时的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海浪一样冲破束缚,无拘无束地奔腾跳 跃。面对大海的期待和召唤,“我”感觉到了自己被缚的现实。因此,“大海”是自由精神的 象征。诗人停留在海岸边,与大海依依作别,以此抒发他对大海的深挚感情以及与大海难舍难分的 离别情愫。而诗歌的开头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直接揭示了这种象征
6、意义,即“大海” 在诗人心中,象征着“自由的元素”,也就是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12 . 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精神不懈追求的精神;二、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 悲哀之情。【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 倔强得和你一样”,“他”是指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深沉有力”“倔强”是对他们的 赞美,可以概括出: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 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可以概括出: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7、之情。13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对自由的“苦思”。如诗句“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这 里“珍爱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随着你的山脊跑开!” 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诗歌第一至第七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 痛苦。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首先是一往情深 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大海自由奔放,雄浑苍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 羁的精神力量。它呈现在作者心目中,有容光焕发的娇美活力,有蔚蓝翻滚的光泽雄姿,有 深沉浑厚的深
8、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更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 如风鼓船帆,顺水推舟;时而惊涛骇浪,似闪电裂空,地动山摇;时而深情缱绻,像朋友告 别,召唤等待;时而抑郁幽怨,给朋友分忧,如诉如泣。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 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有风卷残云、扫荡一切的伟力,有狂放不羁、冲 决网罗的魄力。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 对伟力的崇尚。其次,诗人还声情并茂地向大海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和伤心。这里有作者想摆 脱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难言之苦;有心灵挣扎,归于枉然的无奈决绝;更有追随大海, 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自由
9、也是两面性的,大海面前,诗人时而徘徊茫然,时 而狂欢高歌,时而深情呼唤: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泼向大海。如诗中写:“我曾想永远地 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 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大海波飞浪涌,滚滚向前,奔向远方,这一画面形象鲜 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 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14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 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 者融为一体。【详解】本题
10、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诗人在诗歌里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 “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 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 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 答案第9页,共12页严密J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拿破仑,法 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代,拿破仑信奉卢梭的社会契约和人民 主权思想。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
11、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月18日 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留下了血腥的记忆” 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但更为重要的 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 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 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 青年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 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
12、使命, 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 与正义,它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立兀立人间,但绝 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说:“啊,自由, 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J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觉的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 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 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心灵充满了你”, 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带到“荒原”第二次流放的地方。 诗人的心灵由“大
13、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15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 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 是友人忧郁的絮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 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 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 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能力。从标题“致大海”可知,“你”就是指大海
14、,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 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大海的特点:从“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可知,黄昏寂静时,大海温 顺而宁静;从“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可知,惊涛骇浪仿佛又在召 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把奔腾的大海看作是自由的象征,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与它深情地话另限16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5、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 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17 .示例致黄河我曾记得,当初,你只是涓涓细流。但你站在最高的起点,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我曾记得,过去,你曾那样碧流清澈。刚刚起步,就担起伟大民族的历史重托。一路走来,你接纳无数江河,更加豪迈更加宽阔,但也泥沙俱下,出现浑浊。你曾断流,使大地干涸。你曾改道,因为面对嵯峨。你曾泛滥,因为一度迷茫,但你没有改变奔腾的执着。断崖脚下,你纵身一跃,慷慨赴死。血溅千丈,成就壶口气魄。壁立千仞,你一声咆哮,气冲云霄。花开百尺,龙门因此增色。九曲弯流,你自己舵正自己的航向。不
16、改前行,你自己拉直自己的曲折。永远无法改变的,是我们同一个肤色。你是伟大的母亲,乳汁哺育了古老的文明;你是伟大的父亲,驼背拱起桥梁让民族的灵 魂通过。你躺着,蜿蜒的身躯,早已化作民族的图腾。你站起,挺立的脊梁,永远镌刻着金色碑额【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能力。解答本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要求“以致XX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和第二 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写作时要注意题材特征,抒情要浓厚,要表达出对所写事物的喜 爱和赘美,构思要结构完整。同时要注意运用拟人手法,人称要使用第二人称,要注意字数 答案第11页,共12页限制。由于是微写作,所以考生需注意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答案第13页,共1页14
17、.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15 .致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三、非选择类16 , 了解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 的杰出代表,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 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的爱情诗和田园诗,如致克恩 和我曾经爱过你等。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 说别尔金小说集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创 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 开端”。四、微写作17 .普希
18、金的致大海,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 精神。“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可见,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大海 以人的形象。请你以“致XX”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和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300 字左右O参考答案:庄严的国旗,是我心中神圣的象征。迎风飘扬的国旗,你好吗?你把多少艰难的过去告诉未来,你把多少美丽的遐想昭示给我们。你那永远飘扬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古老而欢快的灵魂。示例二:那树梅花,是我一直敬仰的师长。迎霜傲雪的梅花,你冷吗?你把肃杀的严寒当作春风,你把凛冽的冰霜当成细雨。你怒放的身影,让我感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
19、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句式上,要保持一致,注意语意连贯,关注有没有修辞的隐性要求,例句中共五个大句子, 其中,第一个句子“什么是什么”的形式,形成比喻句;第二个句子变成第二人称的形式; 后三句句子都是“你怎么样”的形式。内容上,力求做到和所给句子的内容是同向的,例句 侧重对陈述对象是一种夸赘,所以对所要求的“国旗”或“梅花”也要进行歌颂,“国旗” 要侧重它的神圣感和感召力,“梅花”要侧重它的“迎霜傲雪”的坚强。基本符合以上条件 即可。2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 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详解】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以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诗人赋予大海“自由奔 放”的性格,它“反复无常” “任性”“无法控制”,不能“屈服”,这正是“你是我心灵的愿 望之所在”的本质原因。作者以“你”相称,向大海诉说自己的向往与悲苦,“好像是朋友 的忧郁的怒诉: 以“你”相称,便于诗人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 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3 .诗歌以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纵情抒写大海。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读 之好像我们也成了站在山崖上向大海呼唤或在风中久久徘徊于大海边的诗人。无论采用什么 方式抒情,诗情贵真,唯有真情能感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致大海 大海 同步 练习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