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docx
《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15日21时27分许,在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红色热土陕西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灯光灿烂、掌声雷动。欢跃的场内倏忽间有光亮闪动,火苗跳动宛如精灵。 全场陷入安静。火苗不断生长为烈焰,首位握持主题火炬“旗帜”消失在体育场的,是在东京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短跑运发动苏炳添。数十米的距离,从一个多月前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疾驰如电,到如今在“长安花”的步伐沉稳,快慢之间彰显中国健儿的张弛有度。 跑道上、泳池中,第xx届全运会主会场西安奥体中心是本次盛会田径、游泳两个大项的赛场。“中国飞人”苏炳添停住脚步,点燃游泳名将张雨霏手中的“旗帜”。交接之间,曾分别向世界展现“中国速度”的两人
2、目光坚决、面带笑容,向四周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 随后,在聚光灯的追赶照射下,从张雨霏手中点燃火炬的秦凯好像不行阻挡的秦*甲士大步流星。他与第四棒火炬手郭文珺实现两位陕西籍奥运冠*的互动,也成为圣火生命历程的缩影:7月17日的圣地延安星火广场,郭文珺与残奥会冠*翟翔共同采集火种,让*圣地的星星之火再次因红色气质获得世人关注;8月16日的古城西安永宁门外,秦凯背对巍巍古城墙高举“旗帜”,担当第一棒火炬手,开启了这股强大信念的接力传承。 与郭文珺交接,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马龙斗志昂扬、步伐轻快,在亿万双眼睛的凝视下,用“旗帜”引领“旗帜”,将最终一棒火炬手的使命交给了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的“00后”选手杨
3、倩。此时,在体育场一侧耸立的主火炬塔“复兴之火”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锈钢着色处理贴金材质、21米高的“复兴之火”线条流畅。修长的塔身上呈现黄、绿、蓝、紫、红五种颜色放射状火焰造型,既富历史文化的厚重又有将来科技的灵动,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兴奋,同时也像张开的翅膀寓意民族腾飞。十四运会各个竞赛工程的剪影围围着塔身正中的宝塔山、延河形象闪烁,恰似全国人民以梦为马、勠力同心,在新时代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21时32分许,杨倩目光如炬,以参与奥运会射击决赛般的镇静,点燃了“同心圆”的点火装置底板。一刹那间,镂空*案为“礼天玉璧”祥云状的点火装置鲜红酷热,火焰欢跃而起,仿佛在为全场带来光明与暖和。
4、此时,环绕着主火炬塔的点火装置缓缓升腾,经过约40秒的上升,主火炬塔的圣火随即也熊熊燃起,如同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中“绽放”的“盛世之花”般绚丽,在主会场的夜空释放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本届全运会主火炬点燃的瞬间,注定已牢记在3900万三秦儿女的心中,成为中国体育事业进展中浓墨重彩的又一高光时刻。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在十四运会主题口号的感召下,体育健儿心手相连砥砺前行,点燃了神州大地的运动激情,分散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豪情。镌刻着奋进与盼望的“旗帜”握在手上,“复兴之火”在盛世“绽放”,承载着同心共筑体育强国梦的巨轮,此刻正扬帆远航。 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2 9月14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进
5、行开幕式前新闻公布会,陕西省副省长、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介绍了十四运的组织筹备工作状况。他表示,在筹办工作中,陕西努力当好东道主,聚焦全民全运、才智全运、绿色全运、人文全运、廉洁全运,结合陕西实际,努力做到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全民参加。“全民全运、同心同行”是十四运会的主题。我们大力实施全运惠民“八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93亿元,建成710多个健身设施工程工程,重点推动40个全运惠民示范工程、46个重点工程,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成一大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场地,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23年的1.07平方米增长到1.97平方米。先后组织“我要上全运”系列赛事活动近千
6、场,参赛人数达41万人次,关注人数达500万人次。举办三届陕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四年举办群众足球三级联赛和篮球、羽毛球城际联赛,涌现出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环秦岭渭河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全民健身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 二是突出才智赋能。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赛事指挥中心,打造赛前、赛中、赛后各层级、各部门、全流程、各阶段的保障体系,为赛事供应全方位的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效劳支持。新建4G、5G基站1036个,实现全部场馆的5G掩盖及专网掩盖,充分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探究才智观赛、才智安保、才智场馆等才智应用,让观众无论在现场还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运会 开幕式 观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