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春学期高二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题2022.4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 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女书”又称“女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与变革,已经成为 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女书文化起源于远古,流行于湖南江永县,故而又称“江永女书女书由古代女性创造和使用,民间关于女书的流传十分丰富,包括九斤姑娘造字说、神台买书说、荆 田胡氏皇妃传书说和盘巧姑娘造字说
2、等,这些坊间传说无形中给女书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女书作为一种 特殊且独立的文字,据研究判断其发源时期应早于殷商,也有大量研究者从字形、事件记载、习俗等角度 进行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发现女书的起源及发展始终是一难解之谜,同时这也赋予了江 永女书更多的神秘感,增添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研究发现,女书基本单字共有1700多个,其中借源于汉字而造的占80%,暂不明来历的自制字占 20%o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漉。乍看上去, 好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女书,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私密性强,在关系亲密的结拜姊妹或母
3、女间交 流传看,这类作品一般是自传,适合吟诵而不适合高声歌唱;第二类是半公开的,例如姊妹结交书、贺三 朝书(女书中的一种精装本)等书信类作品,这类作品主要用于家族女性成员之间的人情交往、红白喜事 等场合;第三类则用于公开场合,如女性出嫁坐歌堂、哭嫁歌、读扇等,这一类女书适合高声歌唱,强调 作品曲调,容易学习,适合人群合唱。女书文化是一种习俗,包括做女红、坐歌堂、赶庙会等,赋予了女书特殊的地域特色,起到了性别濡 化的作用。女书书写载体主要有纸质布面手抄本、纸片、布帕、花带等形式。不仅如此,从女书文化中还 可以提炼出丰富的传统美德思想,如孝顺父母、相夫教子、言传身教、守信不渝等,中国传统儒、释、道
4、 三家文化的精髓中都有所体现。女书作品常以仪式化程序为当地妇女婚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在不自觉中起到了女性心理辅导的作 用:女性通过创立各种属于自己的节日,为个性自我和才能的展示、心理放松以及自尊与愿望的表达提供A.五伦:也称“五常”,五种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B.邑庠: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文中的“仆”是第一人称谦称。D.珍卫:珍重,保重之意,是我国古代传统书信中常用在信末的表珍重的客套语。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后抚养了两位亡友
5、的儿女,这件事被人称为义举,但是由于传闻失实,以讹传讹,因此作者写 信辩白。B.作者遭遇家难、学业不立,后得友人相助,作者以此现身说法,有力地证明了古人将“朋友”列入 “五伦”的正确性。C.作者具有君子风范,他认为君子做事情,如能把功劳归于上天,这不但不会惹祸,还可以涵养自己的 德性。D.作者在回信时强调两个后生的自身才华,而关于自己抚孤的事却一笔带过,这体现了作者诚实谦逊的 内心。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夫人躬被兄嫂摧残,先生处之夷然,视兄嫂加竺。(2)仆奔哭吊之,举族咸以幼子阿状为托,仆亦如昔之所以处元龙者处之,亦将十年。14 .对于周生赞许作者为“古之义士”,作者
6、为什么“惭悚不敢遽受”?请简要概括。【1014题答案】【答案】10.B11. C 12. A13 . (1)他妻子遭受兄嫂的折磨,先生很平静地看待此事,对兄嫂更加情义深厚。(2)我赶去哭悼他,他全家族的人都把他年幼的儿子阿状托付给我,我也像过去对待元龙一样抚养他, 现在也近十年了。14 .作者认为夸赞过分,言过其实;亡友生前帮助过自己,抚孤只是尽朋友本分;两个后生自身才华横 溢,不负众望;担心友人儿子骄傲败德,愧对亡友。【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君子做事,能够归功于天意,不仅可免除灾祸,也可以培养品德,何况我干的是细小的好事,更加不足挂齿!“知”意为“况且
7、”,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前面断句,排除选项AD;“纤芥之善”做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善”后应断句,排除选项C。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足下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错误,“足下”应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 “以讹传讹”错误。由原文“惠书奖借过力,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为古之义士。传闻失 实,此则仆所惭悚不敢遽受,必宜辨白者也”可知,来信对我极力过分地称赞,甚至引述王薇庵、林述庵 的事,推许我是古代讲义气的人。众人的传言失去了真实性,这就是我惭愧惶恐不敢贸然承受,而必须辩 白
8、此事的原因。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夸赞过分,言过其实。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被”,遭受;“夷然”,很平静地;“竺”,情义深厚各。(2) “吊”,哭悼;“咸”,都;“将”,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惠书奖借过力,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为古之义士。传闻失实,此则仆所惭悚不敢遽 受,必宜辨白者也”可知,来信对我极力过分地称赞,甚至引述王薇庵、林述庵的事,推许我是古代讲义 气的人。众人的传言失去了真实性,这就是我惭愧惶恐不敢贸然承受,而必须辩白此事的原因。由此可 知,作者认为夸赞过分,言过其实。由原文“先生亦
9、畜我如季弟,学问一事,匡奖尤力”可知,先生也像对待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待我,在做学 问这件事上,他格外尽力地帮助我、鼓励我。由此可知,亡友生前帮助过自己,抚孤只是尽朋友本分。 由原文“其子元龙,依仆十年,已入邑庠,颇以诗笔惊其长老。阿状入庠,与元龙同。其诗笔雄警, 不如元龙之逋峭。仆时时告以诗不足为,当求有用之学,造儒者之道”可知,他的儿子元龙,依赖我十 年,现在已经进县学读书,很能以诗文使年纪大的人感到惊奇。阿状入县学,和元龙相同。他的诗风 格雄健警炼,不如元龙的诗曲折有致。我常常告诫他们,诗不值得去写,应该追求有作为的学问,达到儒 家学者的境界。由此可知,两个后生自身才华横溢,不负众望。由原文
10、“且仆尤有惧者:设彼二子骄荒败德,与仆为难,则仆亦不过太息流涕,委诸气数而已,此外尚有 何术”可知,再说我还有害怕的事:假使这两个后生骄奢荒淫,道德败坏,和我作对,那我也不过是叹息 流泪,归咎于命运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由此可知,担心友人儿子骄傲败德,愧对亡友。 参考译文:答周生书来信对我极力过分地称赘,甚至引述王薇庵、林述庵的事,推许我是古代讲义气的人。众人的传言失 去了真实性,这就是我惭愧惶恐不敢贸然承受,而必须辩白此事的原因。我原想五伦之中竟然有朋友这一伦,论亲情,不是兄弟,论名分,便是陌生人。但古人在忧急危难、 生死存亡的关头,拼死捍卫朋友情谊,我认为这很过分。等到我亲身遭受了
11、家庭变故,学业不得建立,从 早到晚恐惧局促不安,不知有什么办法,而安慰我,引导扶持我,学业上互相勉励,共同探讨,都是靠了 我朋友的帮助,这才明白古人为何要把朋友放在五种伦理关系之中,现在我确实享受到朋友的好处了。王薇庵先生天性孝敬长辈,友爱亲朋,我和他交往相处了二十多年。他妻子遭受兄嫂的折磨,先生很 平静地看待此事,对兄嫂更加情义深厚。我私下观察他的用心,全是出于最真诚的情感,于是我更加推 许、尊重他。先生也像对待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待我,在做学问这件事上,他格外尽力地帮助我、鼓励我。 先生死后,留下两个子女,我暗自发誓,要独立担当起抚养他们直至婚嫁的责任。幸好我没有辜负对亡友 的承诺。他的儿子元
12、龙,依赖我十年,现在已经进县学读书,很能以诗文使年纪大的人感到惊奇。离薇庵 逝世几年后,林述庵也生病死于乌麓书院。我赶去哭悼他,他全家族的人都把他年幼的儿子阿状托付给 我,我也像过去对待元龙一样抚养他,现在也近十年了。阿状入县学,和元龙相同。他的诗风格雄健警 炼,不如元龙的诗曲折有致。我常常告诫他们,诗不值得去写,应该追求有作为的学问,达到儒家学者的 境界。我之所以这样做,那时确实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实现诺言,就是他们两位先生,了解我家贫力 薄,也没有料到我能够教育抚养他们的儿子呀。我为他们教养后代,并且给元龙娶了媳妇,大概是天意让 我这样做,也是两个后生在感情上不忍心忘记他们的亡父,才达
13、到今天的成就。说到底,这都是人伦情感 的平常事,我熟知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不敢认为自己了不起,可您却替我感到了不起,为什么呢?再说我 还有害怕的事:假使这两个后生骄奢荒淫,道德败坏,和我作对,那我也不过是叹息流泪,归咎于命运罢 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进一步推想历代的中兴功臣,他们奋力巩固华夏,如果不是天道与人力的 意志结合,也不一定立刻成就这伟大的功勋和事业。所以君子做事,能够归功于天意,不仅可免除灾祸, 也可以培养品德,何况我干的是细小的好事,更加不足挂齿!您器重我,爱护我,于是有这过分的夺奖, 所以我不敢不辩白。暑天大热,希望您珍惜身体。不能尽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奉寄皇甫补阙张继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潮至;寻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酬张继皇甫冉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诗开头一 “久” 一 “疏”中尽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B.皇诗用“怅”字统领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情感的基调。C.张诗明白如话,尾句直抒胸臆,读来别有一番意趣。D.皇诗尾句融情于景,情意悠长,以寒潮的多情反衬出人的无情。16.两首诗前三句在构思上有何共同特点?请简要分析。【1516题答案】【答案】15.D16.都直写离情,并借助地名将诗句串联起来;张诗选用京口
15、、扬州、沼阳三个地名,皇诗选用南徐、北固、西塞、东关、临川五个相互关联的地名;通过写空间的辽阔阻隔衬托出友情的绵远深沉。【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 “以寒潮的多情反衬出人的无情”错。“寒潮唯带夕阳还”句应为“以寒潮的无知反衬出人的有 情”。故选Do3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这两首诗的前三句在构思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每一句都有地点来直写离情。奉寄皇甫补阙前 三句“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潮至沼阳回去”,都有三个地点意象,依次是京口、扬州、沼阳, 而酬张继诗中前三句“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
16、”,也用了五个相互关联 的地点意象,分别是南徐、北固、西塞、东关、临川。所以,两首诗的前三句都是借助地名将诗句串联起 来,通过地点的转换,写出了空间的辽远,衬托出两人友情的绵远和深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 ”。(3)燕歌行中表现出军队出师时的盛大气势,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反衬的句子是“,【17题答案】【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女婿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推金伐鼓下榆关.旌旃逶迤碣石间【解
17、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豫” “推” “旅” “逶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 的目光。卢梭当然是一个典型。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 )o成人不再仅仅是执迷于展 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倾听孩子的 声音。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除了爱弥儿这本 的名作之外,其实卢梭的另一本小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
18、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 时下绝大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读着读着,一幅 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行、徜徉于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 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染污的自然世界,又是多么酷似儿童那 的心灵世界呢?当我们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在重新唤醒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 呢?西语之中,自然与本性皆“nature,这也并非偶然。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似乎让孩子面对成人时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B.似乎让成人在创作包含童趣的
19、书时,有了不同的立场C.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D.似乎让人体会到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有了不同的立场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 活灵活现琳琅满目一尘不染B.喜闻乐见 活灵活现 丰富多彩 冰清玉洁C.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丰富多彩一尘不染D.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冰清玉洁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B.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C.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D.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
20、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1820题答案】【答案】18.C19. C 20. B【解析】【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 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C项,接 后面的内容体现的是成人立场的转变,故强调孩子立场转变,A项、D项被排除。而B项内容关涉的是“除 了爱弥儿这本”之后的内容,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所以答案选C。【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21、。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 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 容很受欢迎。结合语境内容分析,选用“脍炙人口”。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真。栩栩 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或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直,像活的一样。结合”的画面就跃然纸上” 分析,选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 或工艺品。结合语境分析,选用“丰富多彩”。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的影响。也用来形容 非常清洁、于净。冰清长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结合“
22、儿童”“心灵世界”分析,选用“一尘 不染”。故选C。【2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 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 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正在”和“了”的自相矛盾,排除A 项、D项。结合“唤醒”与“童年”、“那个”和“童年”的搭配问题分析,排除C项。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 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
23、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 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 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 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 敲方法是拆字组词。(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琴与文人士大夫之间一直有着一层深厚的渊源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古琴艺术家,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学大家们,对琴也是情有独钟。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绝粮,弟子都病倒了,而他却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常州市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