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 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2 .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 劳动才做成的。3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1 .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2 .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出示: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 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2 .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
2、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 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3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3 .学生的朗读、思维、自学、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4 .学生由读课文,到理解课文主题,再升华主题,由易到难,层层 推进。5 .文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再融合时政。使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 活、创造生活。6 .媒体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7 .教师的语言及情感默默的感染着学生,带动着学生。8 .我们即享受着千人糕,也创造着千人糕(二)不足1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够。没有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 性。2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锤炼不够。3 .过于依赖课件
3、,板书设计不能反映课文主题。4 .听、说、读、思和悟都有了,学生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觉得 学生的写设计不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第3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会写“能、桌、味、买”4个 字。2 .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积累本课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行文特点。学习流程:一、“糕”字导入,引出“千人糕”1 .猜测“糕”的音和义。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猜读“糕”字的音和义。2 .用“糕”字组多词,引出课题“千人糕”。(1)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2)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启发学生用“糕”字组词,巩
4、固“糕” 字。(绿豆糕、雪糕、椰汁红豆糕、三色蒸糕、红糖发糕、桂花糕、 福寿糕、椰子糕、灯芯糕。)(3)引出课题“千人糕”。3 .提出问题:什么是“千人糕”?(1)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2)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从“糕”字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识字,自主 提出问题。借助多张糕点的,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 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二、初读课文,巧识生字,初步解疑1.初读课文,巧记生字(1)借助拼
5、音读课文(2)正确认读多音字:好种的应(3)在语境中识记、理解生字词,读好难句。句子1: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粉糖)句子2: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在语境中读准生字字音,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理解、识记:甘蔗、甜菜、糖)句子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读好长句)(4) 一字组多词:如蛋糕雪糕糕点粉:面粉粉丝粉笔蔗:甘蔗蔗糖蔗农劳:劳动勤劳疲劳2.读后解疑从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中初步解疑“什么是千人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结合语境、 联系生活经验、
6、图文结合、一字组多词等方法理解、积累词语。引导 学生自主提取信息解决疑问。三、默读发现课文行文特点1 .默读课文:分别画出爸爸和孩子说的话。2 .再读课文,读中进一步感受本文以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为主的行文 特点。【设计意图】:巩固默读方法,在默读与朗读中发现课文行文特点: 以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为主,推动事件情节的发展。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 .教师在田字格内板书“能”“桌”“味”“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 察并指出容易写错的笔画。2 .教师针对学生指出的易错笔画,进行范写,再次提示书写要点: 能: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桌:上窄下宽,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木”
7、占下格。味: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是“未”,不要写成“末 买: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之处。3 .学生练写,完成课后写字表中“能”“桌”“味”“买”四个字的书 写。4 .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集体交流:(1)说一说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好,再仔细看一看他是怎 样写的。(2)看一看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不够好,提出自己的建议。5 .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和建议,自己再写一写。【设计意图】:针对难点分析,立足难点思考书写方法,提升写字指 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课堂小结,课外收集1 .教师总结同学们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品读课文。2 .课外实践:千人
8、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可以利用上网、查阅书 籍或者参观问询的方式了解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普通的“米糕” 也来之不易。【设计意图】:借助家庭资源展开拓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米糕的制 作经过,为下节课理解“千人糕经过千万人的劳动”做铺垫。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有感情地读好对话,体会孩子的情感变化。2 .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 成的。适度拓展延伸,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3 .能够写好“具、甘、甜、菜劳” 5个字。学习流程:一、聚焦第一组对话,发现认知冲突1 .读课文1-5自然段(第一组对话),发现爸爸和孩子对“千人糕” 的不同态度。2 .抓住重点词语“好奇”
9、“特别” “急忙”“笑了”,联系上下文体会 孩子情感的变化。3 .在语境中理解“特别”的不同含义。重点句指导:(1)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 ”孩子好奇地问。这是孩子第一次听爸爸提起“千人糕”时产生的疑问,说明孩子对“千 人糕”阳很感兴趣。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此句,教师通过反馈评价指引学生读,如:“你读出了好问。”“读中感受到你对千人糕很感兴趣。” “这样读,说明你想弄明白什么是千人糕。”非让学生知道有疑问,想弄明白就是“好奇最后让学生读出好奇的语气。(2)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个句子是孩子听爸爸解释什么是千人糕和看到米糕后,心里进一 步
10、产生的疑向。第一句朗读时语气相对平和,第二句朗读时语气要相 对强烈一些。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两个“特别第句中的“特 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读出重音,且语速稍慢,第二句中的“特 别”在句中是与众不同的意思,可和第一一个“特别”比较着读。(3)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 过。”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了”,以及句中的语气词“嘛”。孩子为什么 会笑原来孩子尝了爸爸所说的千人糕后,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就是以前吃过的米糕而已,太普通了。“嘛”后面是感叹号,语气要 上扬点儿。指导学生要把孩子不以为然的语气读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发现孩子和爸爸对
11、“千人糕” 的不同认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情感的变化。二、聚焦第三组对话,发现孩子态度的转变1 .品读孩子的话,发现孩子态度的转变。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 人糕啊!”抓住“仔细想了想”“的确”两个词语以及句子最后的感叹号,读出 孩子恍然大悟后心服口服的语气。2 .从孩子前后态度的对比中产生新问题:米糕是怎么做成的?爸爸为什么把普通的米糕称为“千人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的确”的 意思,体会孩子的情感,引发对新问题的探究。三、学习第二组对话(6-9自然段),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1 .学生默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交流读
12、懂了什么。2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 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义。1 1) 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从标点符号引人: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想爸爸还有哪 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 灌溉、施肥、防虫、收割”等劳动过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 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提问: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 里来的呢是不是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什么2 2) 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出示“熬糖”,指导学生现察:图中的
13、人在干什么?巩固、理解生字“熬理解“熬”指的是长时间地煮。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学生认读由生字菜”和“蔗” 拓展的词语“菜地、菜市”“蔗糖、蔗农”。学生交流: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3)小结。提问: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从制作工序、参与人员、辛 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小结。3 .品读句子:“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 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圈画出“就算 还得又”对照插图,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指导朗读。重读“就算”“还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千人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