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A9协作体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学校、座位号等信息,并填涂 相应数字。3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 及经验总结。它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灾害文化,有必 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作为一
2、种有“文化”的特殊的动物,人类将其人为营造的物质及社会文化空间叠加于自 然空间之上,从而把其所寄居的地球改造为人类之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空间同时具有 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三种属性,三种属性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不同 于客观的自然空间,社会文化空间中的一切都被赋予了人的主观目的或主观感受,它们制 约着人的行为和意识。自然灾害和灾害文化均为被人类赋予特定文化含义的社会现象,都 隶属于人类构建的社会文化空间范畴。自然灾害与自然界能量、物质流通过程中某种自然力的瞬时强烈释放或时空规律的短 时间失常有直接关系,然而,一种自然现象一旦被称为自然灾害,它就已不再是纯自然的 了。灾害”二字不论
3、从其文字起源还是现代含义来看,均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服 务价值的判定。人们从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主观区分,把可造成人类 生命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的自然现象称为自然灾害;相反,把可为人类带来利益的部分视 为自然资源。对人类而言,灾害和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控制是资源,不可控制 是灾害。灾害是人类之家的一部分,人类在享用地球所提供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同时,也 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是在灾害与 生存、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创生、延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灾害 斗争的历史。灾害文化是人类对灾害的共同社会记忆。一种灾害文
4、化一旦形成,便被纳入 到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系之中,灾害文化在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人类社会对灾害的认 知与承受灾害的能力、约束和协调人类社会的灾害应对行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在自然灾害 面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从时间的视角看,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与灾害是不同的。自然灾害在时间上一般 表现为随机发生的短时性事件,灾害事件虽是重复发生的,但前后事件之间一般不具有必 然的因果联系。而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下来的灾害文化都要 经历发展、继承与扬弃的历史过程,具有累积性、时效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在任何一 个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中,既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也包括对构建未来灾害
5、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的灾害文化研究,建立在对灾害文化历史认识的基础之上,对现代灾 害文化进行历史建构,识别现代灾害文化中的历史灾害文化成分,辨识那些对现代灾害文 化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灾害事件及灾害文化特征,追溯形成这些历史灾害文化特征所经历 的灾害及其社会学习和创新过程。在文化融合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应该充分重视灾害文 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地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 合,盲目照搬外来文化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浙江省A9协作体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C 它与现代技术融合才能发挥作用”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可知,文
6、章没有说“它与 现代技术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是说“是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重点”。2. BA. “能带来利益的是自然资源,反之,是灾害”推断错误。依据材料一可知,人们从 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主观区分为自然灾害和自然资源,而灾害和资 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控制是资源,不可控制是灾害。C. “只有把握了主流灾 害文化中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成分”推断错误。依据材料一可知,主流灾 害文化中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和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 分。D. “文化因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 推断错误。依据材料二可知,在“文化因素的影
7、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的情 况下,无法得出“文化因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 影响”。3. A B.选项内容说的是灾害文化的特征,没有涉及“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 研究”问题。C.选项内容说的是“具有良好灾害文化构建及传承的地区”,属于灾后 重建问题,不属于“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的问题。D.选项说的是 灾害文化的呈现方式,没有涉及“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问题。4. 文章首先从灾害文化的定义引出认识灾害文化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接着 分析灾害文化的隶属范畴及其形成过程和主要功能。然后分别从时间和历史继承性的 视角分析
8、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最后总结全文,阐述从历史继承性 研究灾害文化的意义。(每点1分,共4分)5. 重视舆论宣传。对新冠病毒进行多角度宣传,让老百姓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不 盲从,不信谣,确保社会稳定。因地制宜抗疫。针对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防疫措 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服从统一领导。针对国外抗疫经验,国家作出科学研判,统 一指挥,统筹安排,互帮互助,确保抗疫全面胜利。注重灾后重建。面对新冠疫情后 的全面放开,要注重疫情过后的重建工作,确保人民生活安定。6. B选项中“而产生变化的原因是顶牛爷听从母亲的建议,孝顺母亲。”错误,顶牛爷之 所以放生黑鲜,是因为他对黑鲜的感恩和同情,显
9、示了顶牛爷的大义和大爱。7. D选项D “直接描写了黑鳍在水底清除竹子的场景”错误,应为连用五个动词直接写出 了竹子、水浪、竹叶的形态,间接展现了黑鳍在水底清除竹子的场景。8. 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加快小说叙事节奏,使情节更紧凑。文章情节用对话和语言 推进,简洁明了。人物形象上,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顶牛爷善良、重情重义的 高尚品质。揭示人物心理和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如文中兄弟俩和母亲的对话,展示 了顶牛爷的心理变化过程。将读者带入文本情境,引起读者共鸣,增强小说的艺术效 果。如顶牛爷和黑鳍之间的对话“你也会像我妈一样,长命百岁” “好久不见,我真想 你”等,能挑动读者的内心情感,将读者快
10、速带入一人一鱼和谐相处的温馨情境,与作 者产生共鸣。内容上,丰富文章内容,展现了顶牛爷和黑鲜惺惺相惜的温情和感通。(2分一点,写出3点即可)9. 文章讲述了人和动物因搏杀而建立起惺惺相惜的友谊,从而相守相伴的故事,新奇 又颇受感动。塑造了一位重恩义、有情义、心中有爱、善良、豁达的农村老人形象 以及描绘了一条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爱护子女、充满传奇色彩的黑鳍。赞美了人和 大自然之间跨越物种生死的友情,歌颂了充满了大义、大信和大爱的人性之美。呼吁 人们要学会“放下”,放下仇恨和争斗,放下私欲和自我,从而实现人和自然、人与人 之间的和谐相处。(2分一点,写出3点即可)10. C句意:作为君主,并不是故
11、意要在宫中养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远忠臣贤士,这是 日积月累逐步发展而成的,是形势发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沉迷于女 色,如果不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于内”是“养祸”的后置 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 “人主”是一个词,做句子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Do11. C C.方面、萌芽、发端。两句中的“端”含义不同。句意:可不止一方面。/恻隐之 心是仁的发端。12. D D. “只要君王有所悔悟,就可以有办法把他们除掉”错误,由原文“宦者之为 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可知,说的是虽然有所悔悟,但已经形成的形势 使得自己没有办法把他们除掉,除去宦官造成的祸患很
12、难。选项说法绝对。13. (1)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得分点:“忽微”,细微的事情,1分;”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1分; “独”,只,仅仅,1分;句子通顺1分。(2)势单力孤,那么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而挟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牢 固。得分点:“势”,势力,1分;“切”,严重,1分;“把持”,挟持,1分; 句子通顺1分。14. 原因:君王宠信宦官,疏远贤才,导致宦官专权。(1分)目的:前者:提醒统治者不 要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 辙。后者: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渐
13、积养祸。(2分,各1分)15. D 眼前的归船白鸥说法错误,“归船”“白鸥”并非眼前之景,是作者的想 象和期待。故选D.16. 手法:李诗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写自己消沉浑噩,昏醉度日,带着勉强情绪 登山是抑;后句写自己与僧谈话得半日闲暇是扬。黄诗巧用典故,用伯牙捧琴谢知 音和阮籍青白眼之故事抒己之情。(手法各1分,分析1分)情感:李诗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苦闷以及茅塞顿开后的轻松愉悦之情,抒发了对 人生的感悟,要平和心态、淡化得失、从容乐观对待人生。黄诗抒发了知音难觅的 孤独惆怅以及归隐江湖、渴望自由的志趣。“朱弦已绝”“聊因酒横”叹世无知音, 孤独寂寞;尾联“归船”“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
14、归隐的愿望。(情感各1分,分析1 分)17.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每空1分,共6分)18. 毋庸置疑(不容置疑、毫无疑问)身临其境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双管齐下) “毋庸置疑”,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 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 方法同时使用。(每空1分,共3分)19. 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各地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吸引不少人的
15、目光,在一 定程度上打破了 “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或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难题。第一处,“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使各地知名度大增”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或者改为“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第二处,“解决了的困境”搭配不当,“解决”的不是“困境”,而是“问 题”,“困境”可搭配“打破”,可改为“打破了的困境”或“解决了的难 题”。(每处语病各2分,共4分)20. 用带有文言(文化)意味的词语和语言,如“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使所描绘 的场景更富有诗情画意运用对称、排比句式,使句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16、 三个 场景,层层渲染,展现了各地文旅局长们纷纷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2分一点, 写出2点即可)21. B B特定称谓。A表反语或讽刺。C引用。D表强调突出22 .一些新型网络暴力出现了不仅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每 空2分)23 .作文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准分建议为44分。分析:“无所求”是没有目标,“求不得”是付出之后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因此,既要 有追求,也要理性对待结果。参考立意:要有所求,也要坦然面对“求不得的结果。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 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
17、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 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 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接受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 里。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 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 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 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自
18、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女人,只不过是使君主沉溺 于美色罢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方面。宦官所担当的职责就是侍奉在君主身边,容易与君主形成亲密关系,他们的用心专一 并且毒辣,他们能用微小的好处来迎合别人的心意,能用小忠小信获得君主的信任,使人 君必然信任、亲近他们。等到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然后就用祸福来恐吓他、挟制他。 这时候虽然有忠臣贤士在朝中,但君主认为他们和自己关系疏远,不如侍奉他起居饮食、 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自己的亲随那样可靠。所以君主与成天在左右侍奉自己的人日益亲 密,而对忠臣贤士们则日益疏远,君主便会日益变得势单力孤。势单力孤,那么惧怕发生 祸患的心理就更
19、加严重。而挟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决定于这些 人的喜怒;而祸患就潜伏在他的内廷之中。于是过去认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现在为患的 根源。当发觉祸患已深的时候,想要和平日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左右的亲随,行动慢了 就会使祸患日益严重,操之过急,又会使那些亲随挟持自己作为人质。这时候即使是智慧 再高的人,也不能与他共商对策了。就算是能够商议对策,也很难实际着手去做。即使做 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两败俱伤的后果。祸患大的可以亡 国,次一点的会让自己丧命,并且会使世上的奸雄们以此为借口乘机而起,把宦官与其同 党尽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后才算完。过去历史上记载的
20、宦官之祸往往如此,而且不止 一代。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宫中养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远忠臣贤士,这是日积月累 逐步发展而成的,是形势发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 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们撵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 成的祸患,虽然有所悔悟,但已经形成的形势使得自己没有办法把他们除掉;唐昭宗的事 就是这样。所以说“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就是指这些,怎能不有所戒惧呢?(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M和城等|足臾应盘.I Q ,或八支售欧(灾晶W)7敝行为总之,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理解灾害文化地域性的 重要途径。从灾害文
21、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 化,可兼顾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并服务于当代防灾减灾事业。(摘编自方修琦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材料二:当前,自然灾害文化维度上的实证/实例分析与理论探索已涉及到了灾害和防灾减灾 实践的许多方面,如图所示。自然灾害文化维度当前的总体进展与趋势是:文化因素是影响民众灾害认知和灾害应 对的基础背景已得到共识:但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文化因素的影响 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民众认识灾害、响应灾害和灾后恢复方面的相关研 究已注意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防灾减灾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信仰、规范、习俗等 有时是人们面对灾害而脆弱的主要
22、原因甚至是根源,有时却是提高民众灾害应对能力或潜 能的重要基础。当下,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社会中的本土灾害应对策略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重要价值已 得到学界普遍关注,其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灾害应对策略是否能够和在多大程度 能够于地区间移植,是研究的新方向。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的 相关研究表明,两者结合在发挥社区主观能动性,节约减灾和灾害管理成本、保障减灾实 践可持续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保护意识缺乏、生活方式改变、外来文化冲击 等,一些地域社会本土性灾害应对策略的传承正面临威胁。如何有效挖掘、整理、保护和 传承本土和传统的灾害应对策略,然后使之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是今
23、后研究的另一个重 点。我国存在着丰富的灾害相关地方性知识,比如各地流传的谚语、民间故事等,应挖掘 和梳理这些谚语、民间故事等所蕴含的现代减灾意义与价值。应探索地方性灾害知识、现 代科学技术和我国自上而下灾害管理体制三者间的有机契合点,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防灾 减灾基础能力的广泛提升。(摘编自孙磊、苏桂武自然灾害中的文化维度研究综述)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灾害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没有长期沿续性;而灾害文化却有一定继承性,经 过长时间才会形成。B.自然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有相互重叠现象,但是二者区别明显,前者客观,后者被赋 予了人的主观性。C.我国一些地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A9 协作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