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古诗两首 中的后一首。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 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 爱之情。整首诗口语成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特别是:“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过大量的古诗,课文中出 现的古诗学生早就能背诵了,而且学过了叶圣陶的荷花这一课, 对描写荷花的这句诗应该比较熟悉了。五年级学生了
2、,他们能够也有 了一定的学习力了,能够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 .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4 .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为了落实课堂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在引导 现在了课堂:三潭印月、断桥、平湖秋月这“无穷碧”的绿扩张 着、弥漫着,想象的天空没有止境,心灵的放飞没有休止。全班学生 仿佛都成了片片“莲叶”,蔓延着绿色的最美,一直到无穷尽头的天 际。晓出净慈寺因
3、其“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与众不同成了千古名诗, 所以多数学生在课前早已熟读成诵,最早的甚至早幼儿园就熟读成诵 了。费老师充分预设到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来设计课堂、提升学生呢? 她抓住了古诗中融合着的“景美、情美、韵美“。为了感受这“荷” 的美轮美奂,费老师链接了杨万里写的另外的两首古诗小池和清 晓湖上,以及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片段。这样的文本拓展,展 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缤纷多彩的“荷的世界”。荷的美或精致小巧,或 含羞隐匿,或轻柔委婉,或直接铺展,或磅礴壮阔。在互为一体的比 较感悟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气势大色彩很 快就被学生理解和感悟,沁入学生的心扉。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4、。在仿写古诗小练笔环节中,当我们 听课者还在绞尽脑汁时,一首首新诗却已经吟诵出来:“毕竟苏堤三 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桃花红艳满枝头,莺歌燕舞来伴奏。”“毕竟 南湖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菱花满湖朵朵艳,一望无际荡涟漪。” 这绽放的仅仅是桃花、菱花吗?不,还有最美的智慧之花!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第3篇】 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 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诗, 构思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毕竟”、“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二)
5、能力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3、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 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 思想情感。四、教学设想: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 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处 处以学生为主,努力体现“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的现代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氛围,再现古诗所 描绘的意境,提供有关资料(作者、时代背景、字词意思、
6、课外阅读 资料等),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平台。五、媒体选用情况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媒 体作用媒体方式导入注意反应cai课件文字(三首送别诗)1分钟自 制创设氛围边读边想范读感受cai课件声音、图像、文字(西湖美景) 0. 5分钟剪辑整体感知引入意境边看边听作者简介知识ca i课件文字 表达(作者、时代背景)0.5分钟自制提供资料了解作者边听边记感 悟诗意理解接受cai课件文字表达(字词句意)因学生而定自制提供 资料帮助理解学生自查感情吟诵理解接受反应cai课件音乐、图像 (西湖美景)1分钟剪辑再现意境边播放边写吟诵写写画画品味诗情 接受反应组织cai
7、课件背景音乐5分钟剪辑渲染气氛、交流边播放 边 写画、交流欣赏积累知识拓展cai课件文字(杨万里其它诗作)2分 钟自制提供材料边看边读边记六、教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过程:1、创设氛围,导入课题:(1) cai课件出示:别董大(高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李白)、赠别(杜牧),学生读诗;(2)问:这三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送别之作)(3)师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之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 cai课件出示:西湖初夏时的美景,范读课文;(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cai课件)。3、小组交流,感悟诗意:(1)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
8、,讨论、解读诗意,遇到困难时, 可点击鼠标,在多媒体课件中查找自已想要了解的内容;(2)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 充。教师归纳、点拨。(3) cai课件: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学生反复吟诵古诗。4、写写画画,品味诗情:(1)各学习小组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把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 出来。(cai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作画、写话等)(2)交流、评析。5、拓展阅读,积累语言:(1) cai课件出示:杨万里的其它诗作,学生自已吟诵;(2)选一首自已喜欢的诗改写成短文;附:(一)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六月独特景致不 与四时同欣喜心情莲叶无穷碧美好风光荷花别样红(二)教学流
9、程图八、形成性练习:1、课外搜集、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作,选一首自已喜欢的诗改写成短文;2、课外搜集、背诵其它写送别的诗词。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四、设计意图根据学程导航堂教学六大基本模块,即“目标导向、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等课堂基本环节。在教 学中需要重点突出自学、展示、小组合作环节,因此,我把课堂设计1、设计清单,自主预习预习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展示,而且也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课 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如何整理学生对古诗的先期经 验,明确本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为学生设计一份预习清单显得 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布置
10、学生预习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 .请写出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古诗(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2 .了解作者杨万里,(从其人、其作品、其风格方面)。3 .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毕竟”、“四时”、“接天”、“无穷碧”、 “别样红”等词,为了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同学,我还设计了一个让学 生自己选一个不理解的词查出来。4.让学生想一想诗句的意思。这些设计任务明确,大部分同学都 能顺利完成。2、背诗导入,揭题探究五年级的学生会背的诗歌很多,从学生的原来基础入手,导入新 课,既能给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 从相同类别的诗歌入手,这样学生自然能在引子的带领下受到感染和 熏陶。3、初读古诗,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 方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