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
《五年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材分析】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写人物事迹的短文。这篇文章具有以下特点:一、文章语言朴素, 叙述平实,主要讲了司马迁在遭受了残酷的刑罚之后依然顽强地着作史记的故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从真实的故事入手,来丰满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在司马迁的情感世界里走一遭,体会司马 迁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二、文中还涉及到了相当广泛的民族文化,而史记本身就是一本具有 文学性和史学性的着作。因此让学生了解史记在中国文学史和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很有必要。三、文 中涉及了一些历史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适当地了解汉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官员的奖惩制度,为学生更好 地理解文章奠
2、定知识基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不多,对于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和法律刑罚等不太能够理解, 所以他们可能很难理解司马迁入狱的原因,也不能体会司马迁在狱中所受的折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 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教学策略方面,本文的教学依旧主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 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本文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学生在这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欠缺,所以 教师应该加强引导,为学生介绍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除此之外,本篇
3、课文在教学时与前几篇相比有所创新。首先,在第一课时的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设计了 “词语理解知多少” 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用一种相对活泼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 次,在第二课时中,设计了关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话题讨论,让学生对这句至 理名言敞开胸怀谈谈自己的感受,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得到提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清文章脉络,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教学重点】在品味、思考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
4、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遭受酷刑之后悲愤交加的心情以及能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史记【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一一再读课文,划分段落一一指导书写一一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所学,导入新课一一精读课文,深刻感悟一一通读全文,升华情感一一布置作业,知 识扩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设计意图/微课设计 指导一、导入新课(约 8分钟)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 看到老师手里拿的这本书了 吗?大家猜猜它是哪本书?(同 学回答)没错,这就是史记, 是司马迁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 中完成的,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
5、 单介绍一下司马迁这个人物和 史记这本书呢?(学生回答) (幻灯片出示司马迁和史记 的简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司马 迁和史记的故事呢?现在,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司马迁发 愤写史记。(板书)1 .介绍司马迁和史记的相 关知识。其他同学做好笔记2 .看教师在幻灯片上提供的关 于司马迁和史记的介绍, 补充笔记。3 .齐读课题4 .在笔记本上写上课题。检查学生对司马迁 和史记的了解程 度,能够为教师更好 地进行知识的补充 奠定基础。.:、初读课文,理 解字词(约20分 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 求如下:(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 通全文,认清字形。(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 典或联
6、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语。(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 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生字新词,教师纠 正。幻灯片出示:入狱、酷刑、泰山、耻辱、 摊开、隶书、耗尽(2)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纠正 补充。1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教师布 置的任务,达到教师提出的要 求。(1)会认会写生字。(2)理解词语的意思。(3)认真阅读课文,并认真思 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与 同学讨论。2 .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字新词,纠正字音。(2)解释词语,做好笔记。(3)齐读课文,感知文意。可以设计一个“词语 理解知多少”的小组 间比赛活动,考察学 生对词语的理解程 度。这种基础知识的 学习设计
7、成比赛活 动,不仅可以增强学 生的积极性,也能够 使学生在欢乐的氛 围中进行学习,从而 加深学生对词语含 义的记忆。幻灯片出示:讲述、掌管、游历、嘱托、研读、 文献、搜集、酷刑、耻辱、发愤、 耗尽、呼啸而去、专心致志、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了此残生、前无古人 (3)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 朗读。三、再读课文,划 分段落。(约8分 钟)1 .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 记?(2)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 愤”写作的?他又是怎样“发愤” 写作的?(3)结果如何?2 .对照上述三个问题,分别阅读 课文的相关自然段,试着给课文 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 .引导学生试着用四字词语
8、概 括各段大意。四、指导书写(约7分钟)1 .板书生字,强调生字字形结 构,“狱”和“摊”都是左中右结构“酷”、“刑”、“耻”、“耗” 都是左右结构。“泰”是上下结构。“隶”是独体字结构。2 .指导学生描绘。五、布置作业(约 2分钟)L抄写生字词和词语解释。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2.1 .默读课文,思考教师提出的 问题。预设:(1)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 嘱托。(2)司马迁是在遭遇祸患、被 实施酷刑的情况下坚持写作 的。忍辱负重,坚持着书。(3)完成了 52万余字的辉煌 巨着一一史记。2 .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给文 章分段并概括大意。第一段(1、2):讲父亲对司 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第二
9、段(3):讲司马迁在遭遇 飞来横祸的情况下依然忍辱负 重,坚持着书。第三段(4):讲司马迁用毕生 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着一一 史记。3.小组讨论,用四字词语概括 段意。12:临终嘱托3:飞来横祸忍辱负重4:完成史书三个问题的提出为 划分段落层次提供 了一个指弓1,如果学 生能够认识到这一 点,说明学生有了足 够的分析能力。这样 的安排能够使学生 更加清晰地了解文 章的脉络,感受文章 内容。用四字词语概 括可以提高学生的 概括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1 ,进行书写练习,注意字形结 构,正确书写。2,描绘,注重书写的准确和美 观。细致的书写指导,能 够提高学生对字词 书写的重视程度,促 使学生更好地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2 司马 发愤 教案设计 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