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过秦论》导学案.docx
《语文必修四《过秦论》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四《过秦论》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导学案 第一课时编写:彭丽丽 审核:钱少武课前先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查阅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2. 疏通文章大意,能翻译全文。【课文助读】走近作者贾谊,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 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 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 积贮疏最为有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 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2、写作背景: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
2、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 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而写的, 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3、解题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议论 文文体的标志。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 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工【预习自测】一、通读课文,通过课后注释、工具书、字典疏通文章,并将重点字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二、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以小组为单位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 决。【课堂探究】探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字词句上的难点。课后拓展案
3、【当堂训练】一、翻译句子1、外连横而斗诸侯2、追亡逐北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以弱天下之民6、振长策而御宇内第三课时课前I【学习目标】先学案:! 2.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 条件下的进步意义。3.感受本文广用对比、对偶,极力渲染铺陈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感。【明确】本文通过概括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说明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 主要现象,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阐述了 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
4、仁义,对人民 实行宽松的政策,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教师总结引申: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 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 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 是一脉相承的。三、归纳本文的艺术特点【明确】A.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以史实为依据寓议论于叙述中加 以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点明中心。B.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话也 显得更有分量1、秦国本身
5、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2、秦与六国的对比;3、秦与陈涉的对比;4、陈涉与六国的对比。C.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本文是史论文体。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用词精 雕细刻,有明显的辞赋化。其中的排比、对比、衬托手法铺排渲染,文气酣畅,气势磅 礴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 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 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 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 的笔锋锐不可当,咄
6、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课前先学案课前先学案【预习自测】.过秦论是一篇用骈体写的,总结 政论文。“过秦”即言秦之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是“”贾谊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 义,以免蹈秦朝的覆辙。贾谊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 但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全文脉络如下:,秦创业(雄心勃勃)r第一部分(第1-5段),秦日盛(所向披靡)叙述秦兴亡。(叙事)1秦统一(势如破竹) 全文思路J秦灭亡(一败涂地)第二部分(第6段),(阐述灭亡原因。(议论)秦教训(不施仁政)【课堂探究】(可选做
7、)一、贾谊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么论证这个问题的?二、明确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三、归纳本文的艺术特点课前先学案课前先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注意积累文言知识。归纳掌握“亡、固、遗、”等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以 及几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预习自测】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孝公既没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矣(二)古今异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山东豪俊遂并起(三)一词多义据峰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然后践华为城以为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2.因
8、因遗策因利乘便因河为池3 .亡秦无亡矢遗镀之费追亡逐北吞二周而亡诸侯4 .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履至尊而制六合)5 .致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6 .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赵奢之伦制其兵商君佐之聚之咸阳7 .及非及向时之士及至秦始皇8 .北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追亡逐北9 .度内立法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繁大10 .遗因遗策秦无亡矢遗镀之费11 .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四)词类活用12 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9、、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 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14 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5 形容词作名词据嗜函之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尊贤而重1-(4)因利趁便16 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约从离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却匈奴七百余里以愚黔首序八州而朝同列(五)特殊句式17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18 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谪戍之众天下诸侯已困矣19 省略句(请补出省略的成分)尝以十倍()之地。南取百越之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秦论 语文 必修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