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3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会写“能、桌、味、买”4个 字。2 .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积累本课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行文特 点。学习流程:一、“糕”字导入,引出“千人糕”1 .猜测“糕”的音和义。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猜读“糕”字的音和义。2 .用“糕”字组多词,引出课题“千人糕”。(1)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2)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启发学生用“糕”字组词,巩固“糕”字。(绿豆糕、雪糕、椰汁红豆糕、三色蒸糕、红糖发糕、桂花糕、福
2、寿糕、椰子糕、灯芯糕。)(3)引出课题“千人糕”。3 .提出问题:什么是“千人糕”?(1)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2 .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 劳动才做成的。3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1 .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2 .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出示: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 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2 .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
3、糕点,看看和我们平 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3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些什么。2 .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3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应”读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 I o(2)出示,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4 .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5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3次对话, 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过渡:千人
4、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三、学习课文第广5自然段1 .自由读第广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2 .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3 .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肯定的语 气。(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能 做成的糕,互相讨论)四、书写指导1 .学习“能、桌、味、买”四个生字。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 上下格,下“匕”略大。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另晨买:起笔横勾居
5、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2 .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3 .练习组词说句子。4 .查字典填空。“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 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好奇特别急忙2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二、研读第611自然段3 .指名读第69自然段。(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 还加了糖。(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学生自由讨 论)(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 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4 .读第1011自然段。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 在我们面前。(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 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 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 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
7、动创造出 来的。(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 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5 .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 惜劳动成果)三、指导书写1 .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2 .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菜:上下“木,中间是3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4 .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教学板书6千人糕教学反思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任何
8、一样东 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 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 中心,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 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 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第3篇】设计说明本课以爸爸和“我”的对话为线索,记叙了 “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为了强调普 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称之为“千人糕
9、”。作者在娓娓的叙述中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劳动成 果,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这正是学生体验情感的绝佳文本。教 学时,我以主人公“好奇醒悟激动”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以 体验朗读、情境朗读、对话朗读为主要方法,引领学生在情感与文本 的碰撞中获得思想的熏陶和感染。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入课,引发质疑1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糕”字。2 .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3 .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并引领学生朗读这些词语,巩固“糕”字。 发糕、年糕、蛋糕、芙蓉糕、绿豆糕、马蹄糕、糯
10、米糕、桂花糕。4 .请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5 .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借助多张糕点的,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 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先圈出来,再多 读几遍。(2)和同桌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遇到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可以 请同桌示范朗读,自己再练读几次,努力将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读 得通顺、流畅。2 .教师指名分自
11、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3 .学生再次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米糕为什么被称为“千人糕”? 相机指导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理清文章脉络。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相互示范、相互纠正,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 升。同时抓住课前质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达到“牵一发而动 全身”的效果。三、借助朗读,随文识字1 .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听爸爸说吃“千人糕”,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好奇)2 .交流:“我”为什么会这么好奇?你能猜出“我”当时是怎样想的 吗?3 .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 吧?4 .指
12、名朗读第4自然段,识记“特”字。(D教师利用课件,n寻“特”字变大、变成红色,指名读准字音。(2)怎样记住这个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预设: 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特”:诗特。(3)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体会“我”当时好奇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4)进行评价读。生生互评,师生共评。5 .过渡:千人糕,真的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快看,爸爸把“千人糕”端出来了!6 .课件出示千人糕,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真正的千人糕,你有什 么感受?7 .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朗读。识记“买”字。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 道
13、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您给我买过。”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了”,和语气词“嘛”。指导学生读出孩子不 以为然的语气。(1)找出生字:在这个自然段中藏着一个会写字,你能把它找出来 吗?(买)(2)指名认读“买”:你知道“买”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卖)(3)同时出示“买”和“卖”,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字,思考区别识字 法的优点。(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买”和“卖”的字理图)讲解:“卖”比“买”多出的部分像一只脚走出一个场地,表示“往外出”,而“买” 表示“往里进”。(5)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我”,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请你模拟人 物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设
14、计意图: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识记生字,有利于理解字义。同时多 元化的识字方法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 .教师在田字格内板书“能”“桌”“味”“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 察并指出容易写错的笔画。2 .教师针对学生指出的易错笔画,进行范写,再次提示书写要点: 能: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桌:上窄下宽,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木”占下格。味: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是“未”,不要写成“末”。 买: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之处。3 .学生练写,完成课后写字表中“能”“桌”“味”“买”四个字的书 写。4 .教师利用
15、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集体交流:(1)说一说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好,再仔细看一看他是怎 样写的。(2)看一看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不够好,提出自己的建议。5 .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和建议,自己再写一写。设计意图:针对难点分析,立足难点思考书写方法,提升写字指导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课堂小结,课外收集1 .教师总结同学们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品读课文。2 .布置作业: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家人帮忙,利用上网、 查阅书籍或者参观问询的方式了解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普通的 “米糕”也来之不易。设计意图:借助家庭资源展开拓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米糕的制作经 过,为下节
16、课理解“千人糕经过千万人的劳动”做铺垫。第二课时一、借助资料,引入新课1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千人糕”。2 .交流: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你们结合查找的资料给 大家讲一讲。3 .过渡:课文中,爸爸是怎样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的呢?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设计意图:借助上节课的拓展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课外 与课内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1 .自由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画出描写千人糕制作过程的句子, 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2 .汇报交流:制作千人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教师相机指导,引 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预
17、设一: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大米。(1)课件出示:“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2)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从“糕”字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识字,自主 提出问题。借助多张糕点的,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 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二、初读课文,巧识生字,初步解疑1.初读课文,巧记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2)正确认读多音字:好种的应(3)在语境中识记、理解生字词,读好难句。句子1: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千人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