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docx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作者:谢萍来源:卫生职业教育2017年第13期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424.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 2017 )13-0059-02医学一直被公认为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正因如此,医学学习被贴上了 “枯燥”“难记” 等标签。护理学作为医学的分支,自然也跟着“沾光”,被网友热评为“最枯燥无聊的十大专 业”之一。这虽只是玩笑,但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的我们,难道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非官方 的统计数据体现出的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评论者的无奈?正是因为传统教学中的“满堂 灌”“填鸭式”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2、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 摆脱护理专业“枯燥无聊”的负面形象,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而合理的 教学设计恰恰是有效改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笔者不断探索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 握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发现,教师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的确能提高学生学 习幸福感。现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为例,详细介绍其教学设计及过程。1教学分析1.1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与护理,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 学科,是临床护理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也是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儿科四大疾
3、病之一,理论学习4课时。1.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佝偻病的病因;(2)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3)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该部分知识点较多,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教学难点是佝偻病发病机制,需要学生 在回顾以往所学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和推理,对学生学习基础与综合分析能力有 较高要求。1.3 教学目标根据目前课程标准和护士岗位要求,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情感3个维度。知识 目标:掌握佝偻病患儿身体状况评估,掌握对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熟悉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及对患儿的健康指导。技能目标:能正确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补充维生素D,能对佝偻病患儿 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情
4、感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法,使学生体会患儿家属的心情,感悟护患沟 通的重要性;通过游戏、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L4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中职五年制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他们已全面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解剖、生 理、病理等)和过渡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护、外护这些临床课程也已学习了一两个学期,初步掌握疾病护理流程,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利用以往所学生理、病理知识分析和推 导疾病发病机制,能进行简单的病史采集。L5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添加图片,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利用PPT的动画功能,制作佝偻 病发病机制流程图,结合Flash短片进行讲解,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
5、 用基础理论知识思考、分析和推导的能力。利用简单病例及时检测反馈;采用典型病例培养学 生综合分析、全面思考临床问题能力。借助班级QQ群布置任务、适时答疑,实时跟踪学生学习 行为,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解决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无法自由拓展知 识的矛盾。2教学设计2.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通过班级QQ群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知识准备,既方便教学过程中的 推理、减少课上复习时间,又能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长时间保持。讲解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识记内容,通过详略得当的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问题引导法: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之在得出结论的同时领会如何利用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生素 缺乏 佝偻病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