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docx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灰吟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释及背景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模仿视频诵唱古诗。3,体会诗人赞美了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4, 了解托物言志诗的一般特点,知道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感受中华民族的“清” 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诗人赞美了石灰怎样的精神。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中华民族“清”文化。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诗体在王昌龄的笔下,好男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在李贺的笔下, 好男儿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抱负,那么,在于谦的笔下,好男儿又有怎样的志 向呢?咱们这节课继续走进于谦的石灰吟。二、问题导学,合作交
2、流1 .大家上节课学的怎么样?老师可要来检测检测你们的朗读的学习情况。来,所有同学一起 读,石灰吟,预备起。(不错,节奏分明,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 们知道古诗的前两行写的是形成石灰的过程。那么作者赞美了石灰怎样的品格呢?咱们今天 走进诗中的后两行,走进字里行间。请孩子们自由的朗读古诗,找出最能体现石灰品格的词 语,圈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开始吧!2 .找到一处以上的同学请举手,不着急,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学生汇报,体会人格1 .孩子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准备要分享了。哇,你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好请 你来。其他孩子注意了,善听是善
3、学的表现。预设一:不怕。(板书)师:不怕是什么意思?不害怕。透过这不怕,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生:你仿佛看到了石灰经过千锤万凿。经过烈火焚烧。经过粉骨碎身。他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也把它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师:你还结合了上下文来进行理解,这真是学习的好方法。透过这不怕,透过你想象的画面,你感受到了石灰怎样的品格?不畏艰险,不怕磨练,不怕 牺牲,勇于献身。(相机板书)这种不怕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怕。这种不怕是“宁为玉碎,不为瓦 全”的不怕。谁来把这样的情感送进你的朗读中。高手在哪里潜伏?相机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二次指导:想象一下,当你不怕的时候,你的语气是怎样的?有力的, 坚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灰吟 10 古诗 石灰 教案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