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编码 (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1.1 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1.2 性别:男女1.3 民族:汉族其他1.4 出生日期: 年 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1.5 |RIk: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公共 场所服务业 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 (14浓民(15)林业(16)采茶 (17)牧民(18)狩猎(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 员(21)家务待业(22)不详(23)其他1.6 现住址:省 市(地、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 (居委会)组(门牌)
2、1.7 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1.8 身份证号:2 .发病情况2.1 发病时间:年 月 日2.2 就诊情况宿主动物调查登记表编号采集地点类型采釉点采集时间宿主动物名称雌/雄种属类型求注:1、标本类型:脑(N)、肺(F)、肝(G)、脾(P)、心(X)、肾(S)或血清(B)等;宿主动物:鼠(S)、羊(Y)、牛(N)、猪(Z)、犬(Q)、鸡(J)、鸭(D)、鹅(E),其它请自行拟定,但需在表中注明。2、采集地点:注明居民区田野山林草原河堤其它:(请注明);3、编码规则:编号,年份后两位+县区编码(两位字母)+宿主动物代码(一位字母)+标本类型代码(一位字母)+动物序号(两位数字)”;县区编码
3、为县区名称的首字母,如赣榆,县区编码为GY;动物序号按流水号进行排序编号;4、编码注意事项:同一份标本的编号相同。例如:编号为11GYSB11的血清标本分装为两份,两份标本保存管上的编号均为HGYSBllo送检单位:送检人:送检日期:媒介生物标本采集登记表编号$媒介生物名称 #捕获日期时间捕也点种类检查宿主动物数量(只)检获婢数(只)(%)注:#媒介生物:螂(P)、螭(M)、蚤(Z)和虱(S)$编号:规则同宿主动物调查表,但前面需加上表示媒介生物的一个字母*来源:请注明清楚,如采用鼠类/宿主动物体表采集法获得的蚂 此鼠类/宿主动物的 血清编号为 12GYSB11/12GYNB11,在表中应注明
4、:鼠12GYSB11/牛12GYNB11;如采用布旗法拖蟀,在表中应注明拖 蟀的具体地点。送检单位:送检人:送检日期:媒介生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一、动物体表寄生虫穗1 .小型动物体表寄生虫采集:将采过血后,以乙醛杀死寄生虫的鼠、刺猬、野兔、野 鸡等小型动物置于干净的白瓷盘中,仔细搜寻动物体表,以镜子拾取体表附着寄生虫,特 别要注意动物耳部、肛门等处;然后用洗手刷或篦子梳刷动物体毛,以获得更多的婢、蛾、 蚤、虱等寄生虫。做到每个动物体表的蛇类、蚤类、螭类、虱类按类别分别装管,直接冻 存,带回实验室,鉴定种类后再进行后续试验。记录所检查动物数,检获每类体表寄生虫数,计算染婢率(单位:只/动物),染婢
5、率 =检获的婢数/检查的动物数。2 .大型动物体表寄生虫采集:在调查区域内,搜索农村居民家庭中放养牛、羊、猪、 狗、猫、鸡、鸭、鹅等家禽家畜,重点检查动物体头部、眼周围、颈部、腋部等部位,以 镜子直接采取体表的婢、蚤、螭、虱等,置于有盖螺口管中,做好柿咙记录。注意记录所检查大型动物数及检获的鳏体表寄生虫数。计算染婢率。二、游离蟀生物密度调查和球1 .婢的采集:选用布旗法,通常在日出前后(68时),用1平方米白绒布,对边 各缝成筒状,当中贯以木杆,在一边木杆的两端系一线绳。拖螂寸,手持旗杆伸向一侧面, 使布旗平铺于草丛、蕨类植物或小灌木等植物上,缓步前行,拖行一定距离后将附于布旗 上的婢类拣入有
6、盖螺口管,做好标记记录。也可在畜舍地面和墙缝内搜索蚂 如牛舍墙边或墙缝中,可找到璃眼蝶 鸡窝巢内栖 架上,可找到软婢。2 .婢密度消长调查:布旗法;每月调查时间、地点相对固定;每月调查1次,相邻 2次的调查间隔应为1个月;每次调查拖蟀时间合计至少需3小时以上,对调查的婢经种类鉴定及计数后,计算婢密度,单位:只/布旗小时。蟀密度.捕获婢数3 一布旗数X采集时间(h)三、媒介生物调查注意事项采集动物体表寄生虫及婢等媒介生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着长衣长裤,扎紧 袖口、裤口和领口;身体暴露的地方、裤口、袖口和领口部分可喷涂驱避剂,如市售以避 蚊胺等为有效成分的驱蚊花露水等;工作间隙、休息及离开调
7、查区域时,要及时搜查衣服 或身体上附着寄生虫,特别要注意检查头皮、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并及时移除;如已被 叮咬,及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叮刺部位。婢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一、婢的特点婢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蝉螭目婢总科,婢总科又分为硬螂斗及软蝴。俗 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U却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 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全世界已知蟀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蟀、血红 扇头螂、微小牛螂等。婢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虫、若虫有8条腿,幼虫有6 条腿。春秋季是婢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8、。螂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婢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蟀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二、婢的分布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婢种类不同。蟀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 林等野外环境,因婢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如全沟硬婢主要见 于北方森林地区、长角血婢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蟀多见于草坪和草原牧场,而二棘血 婢主要见于南方丘陵、山区等。三、婢的危害蝉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婢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婢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婢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
9、多数是 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蝉传出血热、Q热、蝉传斑疹伤寒、 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 害。蟀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 染发病。四、麻(一)应当尽量避免在婢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 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婢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蝉不易粘附;不要 穿凉鞋。(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 可维持数小时
10、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 驱避剂等。(三)婢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 蟀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睥身上,使蟀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镒子取下蟀,或用 烟头、香头轻轻烫婢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 皮肤,或将蟀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 身体I犬况。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游离岬,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 挤破,要用镣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婢,尤其是蟀挤破后的流出物, 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四)有
11、岬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 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蝉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婢叮咬,从疫区 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五)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蝶类生存,无需过分 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蝶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 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蝶类附着。(六)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婢和饲养家畜 身上附着蝉的清理和杀灭工作。医疗姓机构发热伴血小板融融征的麻和感染控制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病学 个案 调查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