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与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1、按影响的来源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二、环境影响 2、按影响效果分: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I 3、按影响的性质分:可恢复影响与不可恢复影响三、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见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四、环境影响评价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与导向功能六、需要进行环评的规划分类:一类是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 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
2、的土地利用的有产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等宏观指导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另一类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组织编制的工业、 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应当在在规划上报审批前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七、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原则: 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区域环境相结合 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技术政策和经审批的各类规划。 正确识别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 适当的预测
3、评价技术方法 促进清洁生产 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 替代方案和减缓措施环境技术经济可行。八、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1、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彩的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与重点等2、建设项目概况及初步工程分析3、拟建项目地区环境简况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5、环境现状调查6、确定环境影响预见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技术方案、方法,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 主要内容和评价重点。7、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设置及实施方案8、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9、评价工作组织、计划安排10、经费
4、概算九、环境现状调查三种方法的比较方法搜集资料法现状调查法遥感法特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 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可弥补搜集 资料法的不足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 点,特别是人们不易 开展现状调查的地区局限性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 往不全面,需要补充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往 往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精度不高,不宜用于 微观环境状况调查。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方法序号方法特点应用条件1数学模式法计算简便、结果定量:需要一定 的计算条件,输入必要的参数和 数据模式应用条件不满足时,要 进行模式修正和验证,应首 先考虑此法2物理模型法定量化和再现性好,能反映复杂 的环境特征合适的
5、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 础数据,无法采用方法1,而 精度又高时,选用此法3类比调查法半定量性质时间限制短,无法取得参数、 数据,不能采12时,可选用 此法4专业判断法定性反映环境影响某些项目评价难以定量时, 或上棕三种方法不能采用 时,可选用此法。十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两个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十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助 法、指数不清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十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1、 环境影响分类筛选权广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 评价大纲的审查仔查该项
6、目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3、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审查该项目技术和装备政策是否符合清洁生产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审查该项目是否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审查该项目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审查该项目建成的理否级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 区要求十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确定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逢境灌状调查与初步调查相比有重大变化*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或实施方案与初步工程分析相比有重大变化国家和地方有关 法律法规标准建 设 项 目 工 程 分 析
7、公众参与调查十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1、给出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2、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3、报告书的编制第二章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1、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3、污染物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环保措施方
8、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占有的比例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建设项目项目组成项目名称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室及生活设施储运工程建设项目原辅材料消耗序号名称单位产品耗量年耗量来源二、工程分析的方法1、类比法 工程一般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MAD=BD(aD+bD+cD+Dd)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
9、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_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2、物料衡算法EG投入=G产品+流失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E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E流失一一物料流失总量总物料衡算公式一一EG排放=EG投入一一EG回收EG处理EG转化一一EG产品3、资料复用法三、建设项目污染源强分析产污环节分析使用装置流程图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序号污染物排放点主要污染因子排放浓度排放量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类别名称排放点设计排放量设计排放浓度排放 方式排放 去向执行排放浓
10、度处理后排放量处理后排 放浓度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类别名称技改前排放 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项目排放量技改完成后排放量技改完成后较技 改前增减量废气废水固体废 物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可采用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3、反推法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非正常排污包括开、停车、检修和其他非正常工况(超额排污)排污两部分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规划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6、替代方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1、工程组成完全2
11、、重点工程明确3、全过程分析4、污染源分析5、其他分析一、大气污染源调查点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线源I 面源:源高低于30米,源强小于0.04t/h I体源|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连续源、瞬时源、间歇源1、大气污染源有组织排放源按排放形式分无组织排放源高架源、按几何高度分地面源2、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1)现场实测Qi=QN.Ci*10-6 Qi废气中I类污染物的源强Kg/hQn废气体积m3/h .Ci废气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值mg/m32)桐衡算法3)经验估计法3、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1)按生产工艺流程或厂、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2)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小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