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经典常谈》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常谈》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朱自清经典常谈一名著鉴赏知识梳理一、助读资料【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 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 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 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诗 OB 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诗集踪迹等,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等。7aB 【创作背景】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
2、”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 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 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 的重要作用。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 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 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 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内容梗概】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任
3、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 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 诸子、辞赋、诗、文。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 一 ,(一 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 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 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写作目的: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 MB 0 a IM MB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
4、无措。 * * IM OB MB MB . . OB . OB BB W 五、经典语句1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 的时候或者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2、中国文字相传是皇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 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 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 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3、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
5、用不到威力和鬼 神的压迫,这叫做德治主义。4、如闻朱先生馨颜,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 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5、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陶是写意,谢是工笔。六 名家评价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谁要知道某书 是什么,他就告诉你个什么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出了地图跟 地理志,虽然到的地方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 一钵,却朴实
6、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夷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 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费力地 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当代历史学家、知名学者吴小如著名学者、文学家朱自清( 18981948)这本经典常谈,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 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 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钱伯城 七、朱自清的经典观1、从经典常谈
7、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经典观是什么?从经典常谈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经典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精 神,以通俗易懂为方法,以雅俗共赏为目标的。朱自清认为,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它们是中华民 族的精神支柱和智慧结晶。他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内容和价值,还分析了经典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朱自清还强调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他认为经典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性的提升。他 说:“我们读书不只要知道事实、道理、艺术等等;我们读书更要知道人。”他倡导用爱心 和同情心去理解和欣赏经典中的人物和情感。朱自清还注意了通俗易懂的方法,他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来讲述经
8、典,使之能够被 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他说:“我写这本书时所用到最多最多也只有小学毕业生所学过的 字。”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化,并从中受益。朱自清最后还提出了雅俗共赏的目标,他认为经典不应该被少数精英所垄断或歧视,而 应该被所有有志于学习和进步的人所共同欣赏和研究。2、朱自清先生的经典观念有什么特点?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教育理念相联系的,他认为经典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的品德、 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民族情怀相结合的,他从经典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 民本思想、忧患意识、民族大义、气节操守等,以此来启迪和鼓舞当时的国人。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文学创
9、作相融合的,他在写作经典常谈的同时,也创作了许 多优秀的散文,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散文风格以真情、真实、细腻 著称,体现了他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3、朱自清先生的经典观念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他让我们明白了经典的重要性,经典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 智慧源泉,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经典,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他让我们了解了经典的内容,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 的经典作品,让我们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他让我们学习了经典的方法,他不仅讲述了经典的来龙去脉,还提出了诵读、背诵、摘 录、注释、比较、赏析等经典训练的具体步骤,让我
10、们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消化经典。4、我们该如何有选择性的阅读?针对经典常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有选择地阅读。比如,如果我们 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重点阅读周易尚书诸子等篇;如果我们 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重点阅读春秋三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篇; 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重点阅读诗经辞赋诗文等 篇。当然,我们也可以全面地阅读全书,以获得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概览。八、重点问题梳理(一)说文解字篇1、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哪本书中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史记仓颉篇中流传下来的。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他是东汉末年的人
11、。3、说文解字的内容是怎样分类的?说文解字的内容是按照字形的相似性分为540个部首,每个部首下面有若干个字。 4、什么是形声字?请举例说明。形声字是由一个表示意义的部分和一个表示音节的部分组成的字,例如:林(木+木, 表示树木的意思,音同临)、河(水+可,表示水流的意思,音同可)。5、什么是会意字?请举例说明。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多个表示意义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字,例如:休(人+木,表示人靠在 树上休息的意思)、好(女+子,表示女人和孩子的意思,也表示喜欢的意思)。6、什么是假借字?请举例说明。假借字是指原本有自己的意义和读音的字,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另一个意义或读音的字, 例如:自(原意是鼻子,后来借用
12、为反身代词)、从(原意是两个人并肩走,后来借用为表 示顺从或者动词的意思)。7、什么是六书?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六书是指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它们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象形:用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象,如日、月、山、水等,是最早的造字法。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属性或关系,如上、下、中、一、二等,是在象形之 后发展出来的。会意:用两个或多个象形或指事字合并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体(人+木)、明(日+ 月)、好(女+子)等,是在指事之后发展出来的。形声:用一个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音节,如林(木+音)、河(水+音)、鸟 (鸟+音)等,是在会意之后发展出来的。转注:用一个
13、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同义或近义的字,如老(尹)、巨(匚)等,是为 了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字而产生的。假借:用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同音或近音但不同义的字,如自(从)、令(龄) 等,是为了补充不足而产生的。8、汉字的演变有哪些主要的阶段?汉字的演变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9、说文解字的结构是怎样的?说文解字的结构是由序言、部首、正文、叙、后序组成的。10、说文解字的注释是用什么语言写的?说文解字的注释是用古汉语写的。(二)周易篇1、周易的最早版本是由谁编写的?参考答案:周易的最早版本是由周文王编写的,他根据上古的八卦,推演出六十四 卦,并为每卦加上卦辞,
14、形成了周易的基本框架。2、周易的内容主要分为哪两大部分?参考答案:周易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卦与卦辞,二是十翼,即易的 十篇注释。3、周易的十翼中,哪一篇是孔子所作?参考答案:周易的十翼中,有一篇是孔子所作,即彖传2。彖传是对卦辞 的进一步解释,阐述了易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4、周易的流派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周易的流派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三种,即易学、易数、 易卜。易学是以易为经典,探讨天人之道和人生哲理的学问。易数是以易 为工具,运用数理和符号,推算吉凶祸福的技术。易卜是以易为占卜,通过抽签或 掷筹,求得卦象,以断定吉凶的方法。5、周易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参考答案:
15、周易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也是中 国文学、艺术、科学、民俗等各个领域的灵感来源。周易的思想和象征,渗透到了中国 的语言、文字、音乐、绘画、建筑、医学、占星、风水等方面。周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三)尚书篇1、尚书的别名是什么?参考答案:尚书的别名是书或书经。2、尚书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参考答案:尚书的内容主要是古代帝王的训诰、谕旨、诏令、盟约等文献,记录了 从上古到周朝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思想。3、尚书的版本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尚书的版本有两种,一是古文尚书,一是今文尚书。古文尚 书是由孔子校订的,共有25篇,文字
16、古朴,内容简略,风格庄重。今文尚书是由东 汉许慎辑定的,共有58篇,文字华丽,内容详尽,风格华美。4、尚书的价值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尚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最早的史书,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 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源泉,对后世的文化、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四)诗经篇经典常谈中诗经的标题是诗经,主要内容是介绍诗经的起源、内容、 特点、价值和影响。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收录了丛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首诗歌,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民族风情、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情况。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的诗歌是用来祭祀、祈福、赞美、抒情、教化 等目的的,
17、由官方或民间的诗人创作,经过口头传唱,后来被周王朝的文官收集整理,形 成了诗经的早期版本。后来,经过不断的增删、修订、流传,形成了现在的诗经。 OB 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国风小雅大雅。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共160首,体现了民间的风俗习惯、爱情婚姻、社会矛盾、 思想感情等。小雅是周王朝的官方诗歌,共105首,体现了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道德 教化、历史事件等。大雅是周王朝的高级官员的诗歌,共40首,体现了周王朝的政治理想、道德规范、 社会风尚、历史评价等。诗经的特点是简洁、朴素、生动、形象、多样、美好等。它的语言风格是以韵文为 主,以散文为辅,以比兴为手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
18、它的思想内容是以儒家的人文观 为核心,以天命、仁义、礼乐、忠孝、和谐等为主要主题,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神。诗经的价值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它 对后世的诗歌、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之母”、 “文之”。1、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答: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2、诗经的内容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答: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国风小雅大雅。3、诗经的语言风格是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以什么为手法?答:诗经的语言风格是以韵文为主,以散文为辅,以比兴为手法。4、诗经的思想内容是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主要主题?答:诗经的
19、思想内容是以儒家的人文观为核心,以天命、仁义、礼乐、忠孝、和谐 等为主要主题。5、诗经对后世的文化有什么影响,被后人称为什么?答:诗经对后世的诗歌、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 称为“诗之母”、“文之本”。(五)三礼篇1、周礼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分为哪六个部分?答:周礼是由周公旦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分为 六个部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分别对应周王朝的六个政治机构。2、仪礼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答:仪礼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的礼仪制度, 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宾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以及
20、各种祭祀、婚 丧、冠笄、宴乐等仪式的礼仪规范。3、礼记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哪些思想?答:礼记是由汉代的儒家学者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礼教思想,包括 礼的本质、礼的原则、礼的分类、礼的功能、礼的实践等方面,以及礼与仁、礼与义、礼与 智、礼与信、礼与孝等儒家核心价值的关系。4、什么是礼的三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答:礼的三本是荀子提出的礼的三个根本,它们分别是天地、亲、君师。天地代表了生 命的本源,亲代表了家族的本源,君师代表了政教的本源。儒家认为,人应该敬天爱地,孝 敬祖先,忠于君主,尊重师长,这样才能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社会的和谐。(六)春秋三传篇春秋三传篇主要介绍了春
21、秋这部儒家经典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分别是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是孔子对鲁国和周王朝的历史记录,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242 年,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记载了各种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事件,共有 12本,每本12篇,共144篇。春秋的特点是简洁明了,但是蕴含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 道德评判,是一部“以史为鉴”的著作。左传是春秋的第一部注释,是由春秋时期的左丘明编撰的,它对春秋的每 一篇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补充,增加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和事迹,使春秋的内容更 加丰富和生动,也更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风貌。左传的特点是史实可信,文 笔优美,语言生动,富有文学魅力,是一
22、部“以史为文”的著作。公羊传是春秋的第二部注释,是由战国时期的公羊高和他的弟子编撰的,它对 春秋的每一篇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发,揭示了春秋的隐含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标 准,强调了孔子的“春秋大义”,是一部“以史为义”的著作。谷梁传是春秋的第三部注释,是由战国时期的谷梁赤和他的弟子编撰的,它对 春秋的每一篇都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评价,突出了春秋的隐含的礼仪规范和仁义观 念,强调了孔子的“春秋礼法”,是一部“以史为礼”的著作。1、春秋的作者是谁?它的内容涵盖了哪个时期的历史?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答:春秋的作者是孔子,它的内容涵盖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它 的结构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经典 知识 梳理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