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 西师大版.docx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 西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 西师大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数、质数、公因数、公倍数教学目标:1、 理解质数(或素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 理解质数和分解因数的意义,并会分解质因数。3、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因数的意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他们的公因数。4、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在表示倍数和公倍数是体会集合思想。重难点: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2、 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3、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4、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 填空。(1)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2) 个位啥办
2、法是( )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 )或( )的数,都是5的倍数。(3) 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4)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5) 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就是( )5的倍数。(6) 在27、68、14、72、587、431中,奇数有( ),偶数有( )。新知: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因数。1的因数: 2的因数: 3的因数: 4的因数: 5的因数: 6的因数: 7的因数: 8的因数:
3、9的因数: 10的因数: 11的因数: 12的因数: 2、 按因数的个数的多少分类。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3、 明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1) 像2、3、5、7、1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2) 像4、6、8、9、10、12.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4、 质数和合数的特征。(1)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质数、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没有最大的质数,也没有最大的合数。(2) 最小的质数2,2是唯一的偶质数,最小的合数是4。5、1的特殊性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1既不符合质数的意义,也不符合合数的意义,因此1
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6、100以内的质数 2,3,5,7, 11,13,17,19,23,29,31,37, 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除2外,所以的质数都是奇数,但奇数不都是质数。如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除2外,所以的偶数都是合数,但合数不都是偶数。如15是合数,但不是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自然数(0除外)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分解质数的方法:1、树状图式分解法。 如42的质数分解 4242=237 我们可以从旁边42的分解过程可以看出 6 7 42分解成的质数都是2、3、7 这三个数。 2 35、 短除法。 如42的质数分解 2 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 西师大版 年级 下册 数学 导学案 质数 合数 公因数 公倍数 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