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教案 第10章电势能和电势.pdf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教案 第10章电势能和电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教案 第10章电势能和电势.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势能和电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电势能的概念。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3.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与电势能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的类比能力,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归纳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2.通过学生的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概念和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知识类比和迁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利用等势面图像的对称性,形态美以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愉悦,自己画图,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2、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的概念及意义。【教学难点】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1.静电力,电场强度概念,指出前面我们从力的性质研究电场,从本节起将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场。2.复习功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从静电场中静电力做功使试探电荷获得动能入手,提出问题:是什么转化为试探电荷的动能?A畲.B二、新课教学(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结合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在场强为E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功的情况。(1)q沿直线从A到B-a E(2)q沿折线从A到M、再 从M到B(3)q沿任意
3、曲线从A到B;结果都一样,即:W=QELAM=qELABc o s与重力做功类比,引出:【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二)电势能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1.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写成式子为:WAB=EPA-EPB2.注意: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它们的总量保持不变。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
4、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求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A具有的电势能EP等于将该点电荷由A点移到电势零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即EP=W。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电势能零点的规定:若要确定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应先规定电场中电势能的零位置。关于电势能零点的规定:大地或无穷远
5、默认为零。正点电荷的电场中 负点电荷的电场中E 无限远一 6-E-无限远正电荷在电场中,其E p始终为正 正电荷在电场中,其E p始终为负负电荷在电场中,其E p始终为负 负电荷在电场中,其E p始终为正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如上式,若 取B为电势能零点,则A点的电势能为:EPA=WAB=QELAB举例分析:对图中的各量附与一定的数值,后让学生计算。(三)电势一一表征电场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度通过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得出。1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作电场在这一点的电势。用 8 表
6、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P =2 .公式:。(与试探电荷无关)3 .单位:伏 特(V)4 .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势顺线降低。(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5 .零电势位置的规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即电势的数值决定于零电势的选择。(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三、巩固练习1.将带电量为6 X 1 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 移 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 3 X 1 0-5 J的功,再 从B移 到C,电场力做了 1.2义1 0勺 的功,则(1)电荷从A移 到B,再 从B移 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
7、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2 .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 5X 1(T 6 j 的功,那 么()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 X 1 0-6 J 的电势能B.电荷在B处将具有5 X 1 0-6 J 的动能C.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 5 X 1 0 6J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 5 义1 ()F j3 .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线上的两点,那么以下的结论正确的是()A.把正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B.把正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把负电荷从a 移到b,电场
8、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bD.从 a 到b电势逐渐降低4 .有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的多少决定B.由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量多少来决定C.与放在该点的电荷的正负有关D.是电场本身的属性,与放入该点的电荷情况无关【板书设计】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二、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1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AB=EPA-EP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2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3 .电势能是相对的,须建立零势能参考面。电势能有正
9、负之分,负值表示比零还要小三、电势(D=1.定义:q2.单位:伏特:V,1V=1J/C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4.电势和电势能都是相对的,且为标量,正负号均表示大小5.已知电势求电势能 EP=qC.把负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0D.从 a 到 b电势逐渐降低4.有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的多少决定B.由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量多少来决定C.与放在该点的电荷的正负有关D.是电场本身的属性,与放入该点的电荷情况无关【板书设计】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二、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1.静电
10、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AB=EPA-EP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2.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3.电势能是相对的,须建立零势能参考面。电势能有正负之分,负值表示比零还要小三、电势=i .定义:42.单位:伏特:V,1V=1J/C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4.电势和电势能都是相对的,且为标量,正负号均表示大小5.已知电势求电势能 EP=电势差【教学目标】1.知道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2.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与这两点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3.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
11、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电势差:(又叫电压)(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也叫电压。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到另一点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2)定义式:q(3)单位:伏 特 符 号:V 1 V=1 J/C(4)物理意义:电势差的值即为电场力作用下两点间移动一库仑的正电荷电场力做的功。例如:UAB=10V,移动1 库仑正电荷电场力做功为1 0 J,移动1 库仑
12、负电荷电场力做功-1 0 J。2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教师引导:(1)见R由什么决定?跟 皿仃、。有关吗?由电场本身的因素决;与 q无关(2)卬会跟。、H有关吗?跟。、U/R 都有关卬=空 外8=匪注意:应用公式。时应注意各物理量都有符号。3 .电势与电势差的比较:(1)电势差是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9n(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有关;电势差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无关。(3)电势和电势差都是标量,单位都是伏特,都有正负值: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比参考点的电势大或小;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的电势的高低。【例 1】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2.0 X 1(F 9c 的点电荷从A
13、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L 6 X 1 0 一 7 入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静电力做的功为-4.0X10-7JO(1)A、B、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2)A、B间,B、C间,A、C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3)把电荷量为-1.5 X 10-9C的点电荷从A移动到C,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三点可能的位置。【解答】(1)A-B,电场力正功,(PA Pn,(H Pc-PA-PB SA SRUA r=UAR+U =8 0 V-200V=-120VUAC=qAC=(-1.5 X 109)X (-120)J=1.8 X 1
14、07JBE说明:应用“8 一丁计算时,注意各物理量用正负值代入。【例2】一个电荷量为IX lC T c的电荷,从电场外某点移到电场内的一点A时,克服电场力做功0.0 0 6 J,则A点的电势为600 V:如果此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内的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0.002J,则B点的电势为200 V,UAB=400 V;若有另一电荷量为0.2C的负电荷从A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大小为 80 J。4.等势面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教师引导:(1)观察等势面与电场线的疏密情况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问题?(2)观察等势面与电场线的的方向有什么特点?(3)思考: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
15、力做功有什么特点?总结等势面的特点:(1)等势面越密的位置,电场强度越大。(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3)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展示几种常见电场的等势面【练 习 1】如图所示,虚线a、b和 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 9&、9H 和 伍,9、5 以 、C ,!b。1 1:B.修 5二、课堂小结1.电势差:两点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2.电势差的单位:伏 特 符 号V 1V=1J/C3.电势差是标量。4.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WAR=qUR5.电势差UA B与q、WA B均无关,仅与电场中A、B两位置有关。故电势差反映了电场本
16、身的性质。6.电势的高低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但电势差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电势差【教学目标】1.知道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2.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与这两点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3.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电势差:(又叫电压)(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也叫电压。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到另一点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与电荷量
17、q 的比值,叫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8=匪(2)定义式:q(3)单位:伏 特 符 号:V 1 V=1 J/C(4)物理意义:电势差的值即为电场力作用下两点间移动一库仑的正电荷电场力做的功。例如:UAB=1 0 V,移动1 库仑正电荷电场力做功为1 0 J,移动1 库仑负电荷电场力做功-1 0 J。2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教师引导:(1)由什么决定?跟 W,R、q有关吗?由电场本身的因素决;与 叫有、q无关(2)V K1H 跟 q、iR有关吗?跟。、都有关注意:应用公式 q 时应注意各物理量都有符号。3 .电势与电势差的比较:(1)电势差是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uAR=(PA
18、-9n(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有关;电势差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无关。(3)电势和电势差都是标量,单位都是伏特,都有正负值: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比参考点的电势大或小;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的电势的高低。【例 1】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2.0 X 1 0 9C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L 6 X 1 0 7J o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静电力做的功为-4.0X10-7JO(1)A、B、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2)A、B间,B、C间,A、C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3)把电荷量为-1.5 X 1 0-9 c 的点电荷从A移动到C,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19、?(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解答】(1)A-B,电场力正功,9R,但 IWc-Wsl IWA-二 Wc 0A(Pc 9n PR(2)3=02 V=80VA”q 2.0X 10 =把=空 四_V=-200Vq 2.0X10-4UAC=UAft+l/Br=8 0 V-200V=-120V(3)UAC=qUAC=(-1.5 X 109)*(-120)J=1.8 X 107J(4)C A B-E以8说明:应用。计算时,注意各物理量用正负值代入。【例 2】一个电荷量为1 X 10 5C 的电荷,从电场外某点移到电场内的一点A时,克服电场力做功0.0
20、06J,则 A 点的电势为600 V:如果此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内的另一点B 时,电场力做功0.002J,则B 点的电势为200 V,UAB=400 V;若有另一电荷量为0.2C的负电荷从A 移到B 点,电场力做正功,大小为 80 J。4.等势面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教师引导:(1)观察等势面与电场线的疏密情况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问题?(2)观察等势面与电场线的的方向有什么特点?(3)思考: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做功有什么特点?总结等势面的特点:(1)等势面越密的位置,电场强度越大。(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3)在等势面上移
21、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展示几种常见电场的等势面电势分别为 9&、0R和 伍,0 1 5B.仍,P?C.w.=6 5、.抹、c ;/:rd二、课堂小结1.电势差:两点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2.电势差的单位:伏特 符 号 V 1V=1J/C3.电势差是标量。4.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QU AH5.电势差UA B与 q、WA B均无关,仅与电场中A、B 两位置有关。故电势差反映了电场本身的性质。6.电势的高低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但电势差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 用 关 系
22、 式 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注意分析,不要武断地下结论,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学习品质。【教学重难点】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提问】你学过哪些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学生答】电场的两大性质:力的性质,由电场强度描述,可用电场线形象表示;能的性质:由电势、电势差描述,可用等势面形象表示。【提问】等势面有哪些
23、特点?【学生答】等势面的特点: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且电场线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任两个等势面不相交。【过渡】既然场强、电势、电势差都描述电场的性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关系、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它们间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提问】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E【学生答】W=qUABF=EqW=Fd=Eqd【提问】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从A到C呢?其中A B=S,A C=d;A B 和 A C
24、的夹角为?。7 B【学生答】解:F=EqW A B =FS-c osa=E-q-S-cosaU A B =W I q=E-S-cosa=EdW A C =F d =EqaUAC=W/q=E-d总结:从A到B与从A到C相 同!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U=Ed在匀强 电 场 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E=U/d一起总结适用条件:(1)匀强电场(2)d为沿场强方向电荷移动的距离2.探究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提问】电场强度大电势是否一定高?反之又如何?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的问题。E的值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势的值与零电势点选取有关,所以
25、上述问题不可能有肯定答复。教师:那一般地,规定了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上述问题如何?【提示学生】可从直观表示它们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图讨论。【学生分析】一些同学举到了正点电荷电场的例子分析:A点比B点所在处电场线密,EAEB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CPU故E大处,。一定高。【提醒学生注意】不能从若干特殊例子随便概括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要想肯定一个命题,必须做一般性的证明,要想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学生举例】有同学会想到负点电荷的电场。而 PApB反之,学生由以上两例分析得:9 高 处E也不一定大。教师:总结,E大处 9 不一定高;0高处 不一定大。【提问】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教案 第10章电势能和电势 2020 2021 学年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 第三 教案 10 电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