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五实验探究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五实验探究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五实验探究题.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一、刻度尺和秒表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 观 察 一量程一、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 图 1,被测木块的长 度 为 1.70 cm。如图2,所测物体的长度是1.85 cm。3 .如图所示,停 表 显 示 的 时 间 是 s。二、温度计与体温计4 .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一 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一。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5.如图所示,甲 温 度 计 的 示 数 是 乙 温 度 计 的 示 数 是 3。6.(2018邵阳)3 月2 4 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
2、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3三、天平和量筒7.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祛码放在天平的左一盘,天平平衡时祛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小 M _ g。第7 题图第8 题图8.(2017百色)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3mL。四 弹簧测力计9.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五 电流表和电压表10.分别读出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1=0.48 A;U=10.5.Vo六、电能表11.小东家5 月底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为760.2 kWh。小东家同时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1 1
3、00 W。七 电阻箱12.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2 0351.(2020广东)(1)如 图1所示,图甲 中 木 块 的 长 度 为2.15(2.122.18均 可)cm: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2)如 图2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_存在摩擦(合理即可),指 针 是 否 一指在零刻度线上一。如 图3所示,图 甲 中 电 压 表 的 分 度 值 为V,读 数 为2.3 V;若使用前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 原 因 是 一没有调零一。2.(2019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甲图(
4、1)如图1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 选 择 _ 乙 _ 刻度尺,所 测 物 块 的 长 度 为2.80 cm。(2)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 m in 2 4 s,如图2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号,分度值为s。(3)天平的工作原理是一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如 图3所示,此时指针静止在一分度盘一(填天平的结构名称)的中线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 增减碳码或移动游码一,使天平水平平衡。3.(2018镇江)(1)图 1 中,物块的长度为2.86 cm。(2)图2 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3)图3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 N。0 cm
5、1物块4.(2018毕节)正确读数是做好实验的前提,请你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cm 2 3回回国回(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为1.68(1.68 1.70均 可)cm。(2)如图乙所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lUkm/h。(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秤物体质量为g。(4)如图丁所示,某患者的体温为3 9.1。5.(1)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1 所示,则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北(N)极,电 源 的 端 为 正 极。如图2 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2.5 A。(3)如图3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 M _ N,物体M 的质量是&08.kg(g=10 N/kg)oA0.6o6.根据下面各
6、图所给的信息填空。(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 所示,0 11 S 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总时间是7 S。(2)如图2 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201表 kW h,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1 800圈,则此段时间内用了。石 度电。(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3 方法测一枚5 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4)如图4 所示,小明用F=10N 的拉力将木板从物体A 下面拉出,物体A 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是与a _ N。实验探究题类型O光学探究性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2020天水)”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
7、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 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实验前,应 将 纸 板 竖直(或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圾 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一。(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 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
8、同激光笔)绕C D 向后倾斜,此 时 反 射 光 束(选 填 字 母 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一反射时,光路可逆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2020六盘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 玻土离板一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
9、璃表面反射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_ 虚 _(选填“虚”或“实”)像。(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3。(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一关系。3.(2018通辽)某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 B。(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一。(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
10、直至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0 当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一(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助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4.(2020云南)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 cm 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一同一高度一。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
11、于12.5 c 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73 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蜡烛燃烧变短一。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 向 上(选填“向上”或 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 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 C 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一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
12、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 近 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5.(2018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 倒 跟 物 距 有什么关系?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10.0 cm。(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
13、 c 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 放 在 刻 度 1 0 c m 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理地(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o(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 距 逐 渐 增 大。当 u 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 大于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 f V u V 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 _ 于一(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像移动的速度。类 型 自 热学探究性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2 0 2 0 阜新)在 探 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14、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n甲(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 理 的 顺 序 是 (填序号)。温 度 计 石 棉 网 装 水 的 烧 杯酒精灯装有海波的试管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 选 择 一小颗粒.(选 填“大颗粒”或“小颗粒”)的海波进行实验。(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 象 中 的 BC(选填“AB”或“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 点的内能 小于一(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 点的内能。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 c 时,其状态是 C。A.固态B.固液共存状态C.可能固态、液
15、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2.(2018宿迁)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冰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冰,除了使冰受热缓慢外的好处是一使物质均匀受热.。(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0(3)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_ 熊 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二、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3.(2020荆州)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关于小纸片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一Q _(选填标号)。A.减少热损失B.有助于固定温
16、度计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D.减小杯内气压,使水沸腾得更快(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某探究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填写空格中的数据。时间/min00.511.522.53温度/90949798989898(3)从表格中可知,水的沸点为期 ,这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 压 空 土 _(选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仔细观察水的沸腾,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越来越(选填 大”或“小”)。4.(2020福建)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此(选填A”或
17、B”)的高度。(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 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 C;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 变: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 g 则m.”“V”或“=”)。三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2020岳阳)”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n140.12.00.366.7%250.10.369.4%360.12.60.3(1)实验时,应 沿 竖 直 向 上 的 方 向 拉 动 弹 簧 测 力 计。(2)第 2 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
18、示为 4 N。(3)第 3 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6.9%。(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 N 的重物,则 它 的 机 械 效 率 可 能 是(选填序号)。A.60%B.70%C.80%8.(2018西宁)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滑轮组物理量装置甲装置乙钩码重G/N44钩码上升
19、高度h/m0.10.1绳端拉力F/N1.61.4绳端移动距离s/m0.30.4机械效率n71.4%根 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N,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o(2)由计算结果可以确定 小马一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因 素 是 _ 动滑轮的个数(动滑轮的重力或动滑轮的质量)一,由此可知,可 采 用 减少动滑轮的个数(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质量)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一 等于一(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类 型 国
20、力学探究性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2020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大 进 一 步 推 理 可 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一匀速直线运动一(填运动状态)。(3)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等 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4)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
21、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C。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2 0 1 8盐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_ 1.5 N直 2.0 N木板 木块 木板 木块,/,甲乙_ 2.2 N毛巾 木块丙(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一压力大小一有 关;一 甲、丙一两个实验
22、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甲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错*(选 填“正确”或“错误”),理 由 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一次数木块大小接触面积S/cm2摩擦力f/N1整块1501.52三分之二块1001.03三分之一块500.63.(2019福建)如 图 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不一定一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
23、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 一定一大小相等。(选 填“一定”或“不一定”)(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 的示数为4.0 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巨 N。若增大拉力,当 A 的示数为4.8 N 时,B 的 示 数 为 2 N。三、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4.(2020黔东南州)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祛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本实验是通过观察一海绵下陷(或凹陷)程度一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 究 方 法 有 控制变量法一和转换法。(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 明 一受力面积
24、一定时,压力越大一,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通过比较图 乙、丙(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将该小桌和祛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 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_ p,(选填“”或“=”)。四、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5.(2019枣庄)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压强计上的U 形 管 一不属于一(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 一 (选填A”或B”),使 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A.将右侧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实验探究题 2020 2021 年中 物理 二轮 复习 实验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