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021年高考语文期末模拟评估检测卷(四)(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2021年高考语文期末模拟评估检测卷(四)(全国通用)-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2021年高考语文期末模拟评估检测卷(四)(全国通用)-解析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语文期末模拟评估检测卷(四)一、现代文阅读(3 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3 题。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迁就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拘,没有得失的考虑。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代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
2、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
3、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 堂 前 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郭主簿二首)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凉意。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琢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 如 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一 日“及时当勉励,岁月 不 待 人 ,二 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三 日“日月还复周,我 去 不 再 阳 ,四 日“壑
4、舟无须臾,引 我 不 得 住 ,五 日“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六 日“日月不肯迟,四 时 相 催 迫 ,七 曰“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那“待”字、“掷”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脸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壑舟”二 句 用 庄 子 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地熟自然的地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
5、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说 陶 渊 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 非 那 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选自袁 行需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 是()(3 分)A.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道理,产生感情,受外力诱发便写
6、出了诗。B.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他的诗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C.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故清人潘德舆评价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D.陶诗的自然美,在语言上表现为不露痕迹,自然精粹,这更见其对语言锤炼和雕琢的高深之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首先提出论点,论述了陶诗的美在于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B.文章从陶诗的朴素美、语言美和哲理美三方面论述和论证了陶诗的自然美,重点阐释了陶诗的哲理美。C.本文引用论证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生动具体地认识陶诗自然美的艺术。D.文章最
7、后用时髦作品与陶渊明自然、朴素的艺术魅力作对比,肯定了陶渊明在诗坛的地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陶诗的自然美既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完全一致,也是英国诗人济慈“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艺术观的生动体现。B.元好问在 论诗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评价是对陶渊明自然精粹的语言特点的很好诠释。C.陶渊明 杂诗中 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等诗句,体现了其作品哲理性的特点。D.本文从美学、哲学、宗教、文论等方面对陶诗自然美的精微处进行解读,引用诗句、诗论议理,深以披露,晓以众人。【答案】1.D2.B3.D【分析】1.A.“他无意
8、写诗”错误,原文说“他似乎无意写诗”,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表述绝对化。B.“他的诗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错,原文为“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可见选项遗漏了“很难找到”,表述绝对。C.“故”错误,强加因果,潘德舆的评价是为了说明“陶诗富有哲理”。故选D。2.B.“重点阐释了陶诗的哲理美”错误,文章重点阐释了陶诗的朴素美和语言美。故选B。3.D.“从美学、哲学、宗教、文论等方面”错误,“宗教”无中生有。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编写的最新版 世界粮食
9、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对于中国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安全有底气,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浪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粮食资源的消耗,也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消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比比皆是,“光盘行动”的推行也仍然任重道远。制止餐饮浪费,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
10、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推广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坚决制止公款消费中的浪费行为,持续推进“光盘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任何“舌尖上的浪费”。(摘 编 自 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舌尖上的浪费”,央广网2020年8月1 2日)材料二:我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六连丰”,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粮食增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稳产增
11、产难度日益增大,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我国粮食产后浪费严重。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储粮环节,有些地方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造成的损失高达8%:在流通环节,粮食物流企业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落后,粮食抛撒损失严重:在加工环节,粮食企业过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粮食加工成品率低。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仅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 亿人一年的口粮。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摘编自刘慧 弘扬节俭美德杜绝粮食浪费,经济日报2 0 2 0 年
12、8月 1 3 日)材料三:菜篮子、米袋子,是百姓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今年,洪涝灾害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对早稻单产产生了影响,不过今年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目前总的判断早稻有可能丰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增长0.9%,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基础。从整个粮食生产看,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7 0%以上。目前看,6 0%秋粮在北方地区,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付凌晖表示,近几年农业投入加大,国内抗灾减灾能力增强,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有条件、有基础。(摘 编 自 经济稳定恢复,向好态势持续,人民日报2 0 2 0 年 8月 1 5 日)4 .下列对
13、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对待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同时也要重视粮食的节约问题。B.我国的粮食增产不仅受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有限的突出矛盾限制,还要承受来自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C.粮食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精加工的行为致使粮食加工成品率低,造成粮食的大量浪费,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改进的方法。D.2 0 2 0 年的洪涝灾害不仅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百姓对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问题的关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新
14、版的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 0 2 0 年饥饿人数可能新增1.3 2 亿,这意味着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情况不容乐观。B.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们应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这是因为饮食浪费会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C.由于饮食消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不能避免,“光盘行动”无法持续推进。D.洪涝灾害对我国秋粮丰收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六成的秋粮生产区在北方,并且国内抗灾减灾能力的增强保障了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6.我国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答案】4.D5.C6.
15、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持续实行“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大力推动建立健全节粮减损新机制,减少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失浪费,形成良好的粮食流通方式。加大农业投入,增强我国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保持粮食稳定生产。(每点2 分)【分析】4.D.“2020年的洪涝灾害也引发了百姓对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问题的关注”错误,文的确有“菜篮子米袋子是百姓关注的话题”,但并非说是2020年的洪涝灾害引发了百姓对菜篮子、米袋子话题的关注。故选Do5.C.等问题不能避免,光盘行动无法持续推进 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三段原文是“等问题比比皆是,光盘行动的推行也仍然任重
16、道远”,“比比皆是”不 等 于“不能避免”,“任重道远”并非意味着无法持续推进。故选C。6.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对于粮食安全,中国表明有底气,也容不得“舌尖上的浪费”。针对存在的“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由原文“止餐饮浪费,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推广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坚决制止公款消费中的浪费行为,持 续 推 进 光盘行动。”可知: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推广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其次,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引导合理消费,坚
17、决制止公款消费中的浪费行为,持续推进“光盘行动”。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储粮环节、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等环节,提出弘扬节俭美德杜绝粮食浪费。针对这些环节的浪费,由原文“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储粮环节,有些地方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造成的损失高达8%;在流通环节,粮食物流企业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落后,粮食抛撒损失严重;在加工环节,粮食企业过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粮食加工成品率低.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仅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 亿人一年的口粮。”可知,措施主要是:减少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失浪费,形成良好的粮食流通方式。“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
18、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可知主要措施有:大力推动建立健全节粮减损新机制。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洪涝灾害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针对这种现象,原 文“付凌晖表示,近几年农业投入加大,国内抗灾减灾能力增强,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有条件、有基础。”可知,加大农业投入,增强我国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保持粮食稳定生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求求你当肇事者侯发山这天,家杰开车去单位上班。行车途中,他突然看到路边身尚着一个老人。现场围观了不少人
19、,但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看情形像是发生了车祸。完全是下意识的,家杰忙把车停靠在路边,自己走了过去。有人说,这个老人刚刚被车撞了,肇事司机开车跑了。还有个人说,刚打了报警电话,交警还没来。家杰发现老人昏过去了,身下正汩汩地流着血,看不清伤在了哪里。家杰忙说,得赶快往医院送,再晚了怕是有生命危险。旁边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行好不如作恶。“眼镜”的话音一落,立马有不少人同意了他的说法。类似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媒体上报道不少,家杰不是不知道,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枯萎了吧?在一个老太太的帮忙下,家杰把受伤的老人抬到自己的车上,然后他开着车向附近医院奔去。由于抢救及时
20、,老人转危为安。老人并没有生命危险,大腿有两处骨折了。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后,就开车离去了。第二天,一个乡下小伙子来到了家杰所在的单位,自称是受伤老人的儿子。家杰的第一感觉就是,糟了,遇到麻烦了。难道这个小伙子认为家杰就是肇事者?想想人家这样判断也有道理,假如不是你家杰撞的,你会把人送到医院去吗?果然,乡下小伙子让家杰暂时充当一下肇事者到医院去一趟。暂时充当一下?这个小伙子很有心机啊。家杰冷冷一笑,心说只怕自己去了医院就真的说不清了,就弄假成真,真的成了肇事者。但是,那个老人,还有围观的群众,他们会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可是,如果老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说是他撞的,围观的群众又没人出来作证,
21、那该如何解释?家杰很是气愤,心说真是行好不如作恶啊。看到乡下小伙子一脸痛苦和无奈,就从钱夹里抽出5张100元的票子递了过去出于人道,家杰想尽快了解此事。小伙子摇了摇头,说谢谢叔叔,我不要您的钱。家杰呆了一下,说那让我去医院干什么?小伙子艰难一笑,说叔叔,我父亲大腿骨折了,需要动手术,可是开车的跑了。我父亲怕花钱,说腿痛了就拄根棍子,死活不愿意做这个手术您就装扮成那个逃跑的司机,把这两万块钱送进病房。小伙子说着话,从胸前的包里掏出了两沓子钱。叔叔,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我求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愿帮忙.家杰给搞糊涂了,心说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阴谋?可是小伙子一脸忠厚的样子,也不像要找他麻烦
22、的人啊。他摆了摆手,没有接钱,说小伙子,你既然有钱,为什么不直接交到医院给你父亲做手术呢?小伙子叹口气,说叔叔,我今年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穷,父亲为了让我上大学,走东家串西家借了两万块钱。趁着眼下没开学,我和父亲来城里打工我们刚进城,父亲就出了车祸。父亲不愿做这个手术,是想让我上大学啊。说到这里,小伙子就唏嘘有声地哭起来。原来如此!家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感慨之余,他说小伙子,你先把钱收起来,你父亲的事情我来解决。小伙子眨巴着眼睛,不明白家杰的话。家杰诡秘地说,小伙子,你别担心,我现在就是那个肇事逃逸的司机。下午,小伙子在给父亲喂饭时,主治医生过来告诉他们,说肇事逃逸的司机来到了医院,交了 3万
23、块钱,还说如果钱不够,他随后再交。小伙子愣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想,等父亲痊愈出院后,再把钱还给好心的叔叔。他跟人家非亲故,素不相识,人家及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就感激不尽了,不能再白白接受人家的钱。小伙子的父亲也很高兴,当即同意做手术。事情也巧,恰巧交警来医院调查这起肇事逃逸事件,遇到了正在办理转账手续的家杰,大家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有好事的记者就在当地媒体上报道了家杰这种仗义疏财的行为。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一个中年男人主动去交警部门投案自首了他就那位肇事逃逸的司机,他是看了相关报道后才幡然悔悟的。(选 自2017年 第6期 小小说月刊)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24、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 是()(3分)A.小 说 以“求求你当肇事者”为标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向读者透露了这篇小说情节的高潮。B.小说中写到社会上存在着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而这些事件让不少路人宁愿袖手旁观也不愿救助,这为小说增添了更加真切的故事背景。C.小说中“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一句,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细节,它既塑造了人物形象,更为下文情节的反转作了必要的铺垫。D.小说蕴含着一种“感动的力量”,家杰愿当肇事者,是被父慈子孝的亲情感动,作者通过家杰、老人和小伙子演绎了弘扬正能量的感人故事。8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
25、播正能量。”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家杰这一正能量形象的。(6分)9.“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也是小说的独特魅力。请指出本文情节设置上的波折。(6分)【答案】7.A8.(1)正面描写:言行描写。家杰救人,愿当肇事者,自掏医药费等,一系列言行的描写,刻画出了家杰敢于担当、仗义疏财的形象。心理描写。三 处“心说”,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家杰当时的疑虑、气愤、警惕。(2)侧面描写:看到有关家杰的报道,逃逸的肇事者被家杰的义举感动,主动投案,从侧面突显家杰正能量的高大形象。(3)对比手法:众人袖手,“眼镜”说风凉话阻拦与家杰救人形成对比,突显了家杰的正直善良。(每点2分)9.(1)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年高 语文期末 模拟 评估 检测 全国 通用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