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pdf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 解 全 析第I卷一、选 择 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1 11小题每题1 分;12、13小题每题2 分,共 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345678910111213BBDAAABABADAB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C.铅笔芯导电 D.浓盐酸挥发【答案】B【解析】A、铁矿石粉碎属于物理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蓝健酿红酒时蓝莓中的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具有
2、挥发性,浓盐酸挥发是物质的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o2.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合理选择保健药剂和有添加剂的食品B.霉变的大米高温蒸煮后食用C.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D.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答案】B【解析】A、合理选择保健药剂可补充人体所需的一些元素,合理使用有添加剂的食品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故 A不符合题意;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黄曲霉素,蒸煮后也不能将其破坏,因此不能食用,故 B符合题意;C、喝高钙牛奶能给人提供钙元素,幼儿和青少年可预防佝偻病,老年人可预防骨质疏松,故 C不符合题意;D、合理摄入油脂能为人体提供
3、能量,有益身体健康,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o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量筒适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仪器,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如图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试管内液体过多会溅出伤人,如图操作错误;C、测定p H 时应将待测液滴在p H 试纸上,如图试纸提前润湿会使测得的p H 不准确,本题实验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小,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如图操作正确;答案为:D4.益阳某品牌大米所含营养成分的标签如表,下列有关说法错
4、误的是()A.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后可食用项目每 1 0 0 g营养素参考值能量1 4 68k J1 8%蛋白质7.5 g1 3%脂肪0.7 g1%碳水化合物7 7.3 g2 6%钠O m g0%B.该大米中脂肪含量低于蛋白质C.该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D.人体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答案】A【解析】A、霉变的大米会产生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所以经淘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故 A错误;B、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该大米中脂肪含量低于蛋臼质,故 B正确;C、该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故 c 正确;D、人体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故 D正确。故选:A o5 .植物生长需
5、要养分,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 HJ L PO,B.C a3(P0,)2 C.K 2 C O 3 D.C O (N I L)2【答案】A【解析】A、N H吐PO i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正确;B、C a;i(P0,)2 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选项错误;C、L C a,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错误;D、C O (N Hz)2 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错误,故选A。6.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
6、2 H A:只能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B.S O;:只能表示硫酸根离子C.只能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8 8D.A g:只能表示金属银【答案】A【解析】A、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故2 H2 O 2 只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 A正确;B、SO:表 示 1 个亚硫酸根离子,不表示硫酸根离子,故 B 错误;C、因为x的大小不确定,所以图示微粒表示的粒子种类不能确定。当 x 1 8 时表示阳离子;当 产 1 8时表示氯原子;当 x V 1 8时表示阴离子,故 C错误;D、符号A g 可以表示1 个银原子,也可以表示银元素,还可以表示金属银这种物质,故 D错误;故选A,7.今年我市关于“
7、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公益图标的识别,可根据图标的意义和平时生活经验进行辨析。A、该图标是当心爆炸标志,故选项错误:B、是禁止燃放鞭炮,故选项正确;C、是禁止烟火,故选项错误;D、表示禁止吸烟,故选项错误。故选:Bo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防止生锈B.在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电话C.霉变食物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D.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答案】A【解析】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要防
8、止铁生锈,需要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则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B、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这些地方都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已经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如遇到火花,则可能引起爆炸,所以不能在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电话,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C、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灭活,所以不能继续食用,会损害人体健康;错误:D、冬天用煤火取暖不能紧闭门窗,防 止 产 生 氧 化 碳,引起煤气中毒:错误:故选Ao9.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化合物:汽水 B.单质:氢气C.混合物:氯酸钾 D.有机物:一氧
9、化碳【答案】B【解析】A、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属于混合物,故 A 分类错误;B、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 B 分类正确;C、氯酸钾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 C 分类错误;I)、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碳酸盐除外,故一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故 D 分类错误;故选B10.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 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答案】A【解析】A、金属活动性越强,人
10、类生产和使用的越晚,铁比铜活泼,故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晚于青铜器,符合题意;B、生铁和钢均是铁碳合金,是由铁、碳等元素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性,性能更优良,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不符合题意。故选A 1 1 .我国有约3.4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适宜种植耐盐碱水稻土地的p H 为 8.8 9.2,呈碱性。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A.白醋 B.食盐水 C.柠檬酸溶液 D.肥皂水【答案】D【解析】A、白醋的p H 7,显碱性,符合题意。故选D o1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药中成功分离提取出抗疟疾的
11、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G 5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 1 个氢分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8 2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 0:1 1I).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 8.4%【答案】A【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青蒿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2 X 1 5+1 X 2 2+1 6 X 5=2 8 2,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1 5):(1 X 2 2)=9 0:1 1,故选项说法正确。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 为&X
12、 1 00%2 8.4%,故选项说法正确。282故选:A o1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H 2 s o l将水倒入浓H B O,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A B.B C.C D.DB鉴别Na O H 和N HIN03固体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C除去Na C l 固体中少量的NH 4 c l加入C a(0H)2 固体,研磨D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
13、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铁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C、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氢氧化钙和氯化馁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题意;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 道小题,除 20(6)空 2 分,其余每空1 分,共 50分)1 4.(7分)201 8 年世界权威期刊 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成都籍中科大年轻博士曹原。下面让我们一起重走“超导材料”发现的神奇之路。请回答相关问题。(1)1 9 1
14、 1 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经过无数次实验确认,汞在温度接近-27 3C 时几乎处于“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汞属于 元 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导电的原因是含有自由移动的。(2)1 9 8 0年有人发现了铜氧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将温度提高到约为-1 40。Y B a E u s O s 为其代表之一,其中 C u 为+1 价,。为-2价,则 Y为 价。(3)201 7 年曹原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如图,黑球代表碳原子)。曹原推测,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若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时,有可能产生超导现象,经过不懈努力,困扰世界1 07
15、年的常温超导难题,终于被曹原团队突破!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发生的是 变 化(填“物理”或“化学”)。曹原小时候就喜欢动手研究,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曾经把银放入稀硝酸中,自己“合成”实验所需硝酸银。该实验是否产生了氢气?(填“是”或“否”),原因是。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用自己的科技之梦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1)金属 电子(2)+3(3)单质 物理 否 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解析】(1)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金属原子结合时,有自由电子在原子周围运动,一旦通电(两端有电压时)自由电子就会定向运动,
16、从而导电。故填电子;(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和常见元素化合价可知,Y B a/u Q 中 C u 为+1 价,0为-2价,B a 为+2 价,设Y的化合价为x,贝 D 有x+(+2)x 2+(+l)x 3 +(2)*5 =0 ,解得x =+3 ,故填+3:(3)、根据题意,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则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填单质;两层石墨烯叠在一 起轻微偏移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银的活泼性排在氢元素后,所以银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故银不能和硝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否;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1 5.(7 分)第 2 4 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17、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1)“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 料 属 于(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2)冬奥会新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在建筑方面具有比金属铝硬度_ _ _ _ _ _ _(填“大”或“小”)的优点。场馆内的冰壶机器人,其电池选用密度小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请计算氧化锂(L i*)中,锂、氧 元 素 的 质 量 比。(3)冬奥会运用的5 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 G 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铁材料制成的。图甲是像(G 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钱 原 子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容 易(填 失 去 或“得到”)电子,形成钱离子的符号为 o(4)
18、甲醇可做燃料。图乙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献教育甲醇燃烧,氢气可实现零碳排放。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其灭火原理是.【答案】(1)合成材料(2)大 7:8 失去 G a MnO,(4)2CH3OH+3O2 2CO2+4H2O 隔离可燃物【解析】(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合金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氧化锂(L 1 0)中,锂、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X 2):1 6=7:8.(3)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正电荷的稼离子,符号为G a 由图可知,甲是C H Q I L 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第二次 模拟 考试卷 化学 辽宁沈阳 全解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