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pdf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解全析(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C-12 H-l N-14 Ca-40 Na-23 Zn-65 Cl-35.5 S-32 Cu-64 Ag-108一、选 择 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氢氧化钠潮解 B.浓硫酸脱水 C.生石灰吸水 D.铜的锈蚀【答案】A【解析】A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浓硫酸脱水是将物质中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吸水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铜的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谚语“雷雨发庄稼”的过程中氮元素的转化是氮气(N2)-一氧化氮(NO)一二氧化氮(NCh)一硝酸(HNCh)。这些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N2 B.NO C.NO2 D.HNO3【答案】D【解析】N2中 N 的化合价为0,N O 中 N 的化合价为+2,NO2中
3、 N 的化合价为+4,HNOj中 N 的化合价为+5;则这些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HN Ch;故选D。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用氢氧化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 D.用碳酸领作“银餐”造影【答案】C【解析】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c、硫酸显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反应,可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符合题意;D、碳酸钏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颗,从而对人体组织产生伤害,应用硫酸银作“领餐
4、”造影,不符合题意。故选C。4.重庆某中学为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准备了营养套餐“四喜福袋”;配料:豌豆、胡萝卜、玉米、面皮、橄榄油;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建议在“福袋”中 加 入()A.虾仁 B.黄瓜 C.肥肉 D.海带【答案】D【解析】豌豆中含蛋白质,胡萝卜含维生素和水、面皮和玉米中含糖类;橄榄油中含油脂,故应补充无机盐,海带中含无机盐;故选D。5.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高效制氢技术,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o氢原子碳原子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C.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B.生成物均为单质D.液态锡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
5、该反应为甲烷在液态锡的催化作用生.成反应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液态锡C+2H,。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均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B、生成物为碳和域气,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冠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液态锡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Na 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氧化
6、物补钙剂C.食盐NaCl盐除铁锈D.火碱NaOH碱洗涤油污【答案】D【解析】A、Na2cO3的俗称为纯碱、苏打,属于盐类,可用于制玻璃,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CaO的俗称为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由于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碱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宜做补钙剂,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NaCl的俗称为食盐属于盐类,但其不与铁锈反应,因此不能用丁除铁锈,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NaOH的俗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属于碱类,可以与油污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可用于洗涤油污,选项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常见的物质的俗称、分类、其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
7、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浴液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一定为易溶物质C.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为水 D.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选项说法错误。B.在2 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一定为易溶物质,选项说法错误。C.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为水,选项说法正确。D.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可能不变,比如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晶体析出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NaHSCU在水中会解离出Na+、H S O j下列有关NaHSC4溶液的说
8、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C.加 入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D.溶液中Na+与SO;的个数比为1:2【答案】B【解析】A.NaHSCU在水中会解离出H+,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选项说法错误。B.NaHSC4在水中会解离出H+,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正确。C.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SO广,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明显现象,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中N a+与S O:的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对于复分解反应:2 X+3 H 2 s。4=丫+6 H 2 0,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 一定是碱 B.丫可能是硫酸铜C.X
9、可能是氧化物 D.丫 一定是硫酸铝【答案】A【解析】A.X 一定是碱,因为有水生成,且水中氢原子和硫酸中氢原子个数不等,故 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选项分析正确。B.Y 不可能是硫酸铜,因为C u O+H 2 s O q n C u S O j H?。,配平与题|不符,选项分析错误。C.X 不可能是氧化物,虽然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生成水,但由于氢元素不守恒,选项分析错误。D.Y 不一定是硫酸铝,还可能是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选项分析错误。故选A。1 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10、;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B、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C、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干燥洗气时,气体长进短出,正确。故选D。1 1.小明笔记中有一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铁的冶炼原理:FeiOa+3C0c,图3 2Fe-3CO:不是置换反应|磐工的主要成本|发生还里巴adb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B【解析】A、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正确:B、失氧的过程为还原反应,得氧的过程为氧化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C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条件是高温,正确;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都是化合物,二者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B。12.为达成以下目的,对应方案不可行的是目的方案A除 去KOH溶液中的K2cCh加入适量的Ca(0H)2,过滤B区分MgCL溶液和蒸僧水分别加肥皂水,搅拌C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H2s04取样,滴 加BaCL溶液D干燥氨气将气体通过生石灰【答案】C【解析】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过滤,除去碳酸钙,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B、氯化镁溶液属于硬水,蒸储水属于软水,可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
12、多、浮渣少的是蒸储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氯化镁溶液,不符合题意;C、取样,滴加氯化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因为氯化领与碳酸盐、硝酸银等均能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与氨气不反应,可用来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为了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的废气排放,SCR催化技术利用NH,和N0?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了氧气和水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7D.NH3与 NO?按分子个数比4:3 进行反应【答案】D【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氨气和二氧化氮,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
13、 个氢原子构成,每个二氧化氮分子由1 个氮原子和2 个氧原子构成,故 表示氮元素,O 表示氧元素,表 示氢元素,故该反应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8NH,+6NO2-7N2+12H,O。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为氮气和水,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生成水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2x18):(7x28)=54:4 9,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H3与 NCh按分子个数比为8:6=4:3进行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1 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
14、其说明错误的是A.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酸B.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为可溶性铜盐C.新修草本描述“青帆”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矶”中含Fe3+D.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A、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强水“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酸,说法正确;B、铁能与可溶性的铜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为可溶性铜盐,说法正确;C、青矶是绿色,经燃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 e
15、z Ch超细粉末为红色,二价铁离子为绿色,氧化铁为红棕色,所以青研应含有亚铁离子,说法错误;D、“五谷”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五果”富含糖类;“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五菜 富含维生素,说法正确。故选C。1 5 .在p H为3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物质是A.H Ck C1 1 S O 4、N a Ck F e Ch B.B a CL、N a 2 s o 4、N a O H、A g N C hC.B a C L、N a 2 c o 3、N a N C h、C a (O H)2 D.K 2 s o 4、N a N C h、NHQ、H C 1【答案】D【解析】A、硫酸铜
16、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钢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钠,硫酸钠、源氧化钠、氯化钢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翅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均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氯化钢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和氯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氧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四种物质在p H=3的溶液中均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均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1 6 .针对如图所示图像,其中对于纵坐标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在密闭体系中稀释浓硫酸,密闭体系内的压强随时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第二次 模拟 考试卷 化学 重庆 全解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