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朝歌镇中 耿全英 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本次试卷共分三个部分:1、勤于积累,灵活运用(2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2、仔细阅读,准确表达(24分)课外现代文阅读(11分),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3、古文阅读(11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4、作文(40分)。本次试卷能比较全面
2、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00分钟内完成。二、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第2题活用词语学生做的不太好,失分率较高。一半的学生不能写出“坦荡如砥”这个成语,因为在13课中学过“字平如砥”,所以学生大多会写成“如砥”;第二个词“争妍斗艳”中“妍”往往写成“研”;第三个词“忍俊不禁”,有一部分学生写成“情不自禁”,两个词语的解释学生混肴不清。这个题型较以前词语运用较难,它不仅要求学生会写,还得会用。题型不错,能检验学生的能力。第3题是熟读成诵,这题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学生对课文句子记忆准确,这一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错
3、误。以后得加大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第9小题中(2)“屈曲盘旋的虬枝”有部分学生写错别字。(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之”写成了“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1小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学生失分率较高,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使用格式,写不出“通过表现”的格式,有部分学生表述不准确。第12小题,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如“攀”字表现了山的陡峭,突出了爬山的艰难。学生只能写出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不知道答题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第14小题,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单阐述。这题学生失分率特别高。因为他们都不结合文章内容,只是简单的概括了父亲的性格人品。第15小
4、题学生不能准确的划分层次,一般都划到了第5句的后面,学生对于这个过渡句,不知道根据内容来判断归上还是归下。概括层意时表述不准确,第二层意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意义”,都写成了“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第18小题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崇高”的反义词学生都答成了“低俗”。第20小题有一半的学生连线不正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得分不高。第三部分 古文阅读 第21小题解释加点词语中(3)(4)学生不能既写出通假字又解释词语,失分率较高。(5)“故虽有名马”中“虽”学生都解释成了”虽然”,第23小题你是怎样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学生的答案从译文,句式,情感三个
5、方面来回答,鉴于22题已经对这句话有了翻译,凡事从译文角度,句式这两个角度回答的都按错来改的,所以该题失分率也较高。第24小题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渴望?学生审题不清,没抓住“渴望”来写,有部分学生写成了“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所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得分。第四部分作文部分 学生的最高分是35分,一般学生都在2330分之间。第一个命题作文“温馨的一刻”,学生都就这一件事情或多件事情叙述下来,不能抓住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学期 期中 语文试卷 分析 中学 教育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