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 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某地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 O 2,使雨水pH=6形成酸雨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反应302=20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生产粗硅
2、B.海水提镁C.电解冶铝D.生产硫酸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与T 2互为同位素B.S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D.氯化镂、氯化氢都属于强电解质4.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B.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IONAC.常温常压下,lm ol氯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D.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e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 与水反应:Na+H2O=Na+OH+H2 f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I3溶液制备Fe(OH)3 胶体:Fe
3、+3H2O-L+-3+Fe(OH)3 I+3H 2-+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SiO3+H2O-2+2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OH+HCO3=CaCO3 I+H2O+CO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iO2和 NO2能与强碱溶液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B.不锈钢材料因含有格、镇所以抗腐蚀性好C.普通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钢都属于硅酸盐产品,水玻璃可用于木材防腐D.MgO和 A12O3熔点较高都可以做耐火材料,都能和强碱溶液反应7.现 有 Na2co3、H2so4、Ba(OH)2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
4、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A.一定呈酸性B.不可能呈碱性C.可能呈中性或碱性D.一定呈中性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ZC12FeBr2B.第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02C.第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I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第组反应中生成lmol C I2,转移电子2moi1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C.为了检验S 0 4,应先加
5、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0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2-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 0 3,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15.现将足量的C02气体不断通人到含KOH、Ba(OH)2、KAI(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0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2-A.B.C.D.二、非选择题(共5 5分)16.已知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和D,C和F为同一主族元素,A与B、A与G形成共价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3,G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E 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形成的化合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
6、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七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由C、D 形成的一种淡黄色固体的电子式.画出G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G 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4)将两份足量的E 单质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5)由A、B、C 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已知一包白色晶体的混合物,经元素分析仪分析,包含以上七种元素中的若干种,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固体2.37g溶于水,得到无
7、色澄清溶液,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领溶液和稀盐酸,得到的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66g再取等质量的该固体溶于水,逐滴滴加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和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白色晶体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1 7.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用新制Cu(OH)该反应中葡萄糖是“氧 2 与葡萄糖反应可制备Cu2O,化剂”或“还原剂”).(2)用H2O2、H2SO4混合溶液浸泡废印刷电路板可制备CuS04以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其离子方程式为(3)用NH4NO3氧化海绵铜(含Cu的CuO)生产CuCI的部分流程如图:步骤I中反应温度不宜过
8、高的原因是,当0.5mol NH4NO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有4m ol电子发生转移,则铜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步骤H中物质X可选用,该物质需过量的原因,其一是加快反应速率,其二是a.Cu b.CI2 c.H2O2 d.(NH4)2SO3.1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A.浓硝酸和液澳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目的是防止挥发B.容量瓶、分液漏斗在使用时需要检验是否漏水C.海带提碘实验中,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D.向含有Fe的FeCI3溶液中通人CI2或滴加H2O2均可以除去FeE.检验Na2s0 3固体是否被氧化:试
9、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2+2+(2)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 0 2,并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03),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已知硫代硫酸钠受热、遇酸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中试剂为反应开始后,C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d中的试剂为.实验中要控制S0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人的S 0 2,不能过量,原因是19.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之一,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Ag和 Fe氧
10、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第一步: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0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第二步: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和 F e,氧化性:Ag Fe(填“大于”或“小于).I I.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质中氯含量较多,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金属氯化物(如 NaCI)和 CI2等物质,对金属炉壁造成腐蚀.(1)NaCI和 CI2中化学键的类型分别是 和(2)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02会与NaCI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 C 2.若生成CI222.4L23(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4 X 6.0
11、2 X 10,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I I I.将32g铜 与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2+Cu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 o l/L.(用含V、a的式子表示)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 O 3,至少需要H2O2的质量为 g.-1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 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某地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 O 2,使雨水pH=6形成酸雨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反 应302=20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胶体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酸雨pH5.6;B.物理变化一定没有新物质的生成;C.302 2 0 3中没有化合价变化;D.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
13、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p H 5.6,故A错误;B.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3 0 2-2 0 3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氧化还原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等,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生产粗硅B.海水提镁C.电解冶铝D.生产硫酸【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A.制取粗硅,涉及C与二
14、氧化硅反应;B.海水提镁,利用复分解反应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Mg;C.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Al;D.硫铁矿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解答】解:A.制取粗硅,涉及C与二氧化硅反应,C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和C O,为置换反应,故A选;B.海水提镁,利用复分解反应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M g,涉及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故B不选;C.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A I,氧化铝电解生成A I和氧气,为分解反应,故C不选;D.硫铁矿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
15、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中的反应类型,为基础性习题,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制备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与T2互为同位素B.S0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D.氯化镂、氯化氢都属于强电解质【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化学键;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B、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C、离子化合物
16、可以含有共价键;D、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解答】解:A、氯 H2与T2是氢气单质,不是同位素,H 和T 为同位素,故A 错误;B、S0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和碱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 B 错误;C、离子化合物可以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 C 错误;D、氯化镂、氯化氢是化合物,溶于水完全电离,溶液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方法,物质组成的理解应用,掌握概念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4.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
17、数为0.1NAB.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C.常温常压下,lm ol氯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D.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e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求出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3moi二氧化氮和水反应转移2moi电子来分析;B、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C、氨气为单原子分子;D、根据ag气体的分子数为b,可知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据此分析.【解答】解:A、标况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 3moi二氧化氮和水反应转移2moi电子,故0.3mol二氧化氮和水反应
18、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 A 错误;B、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 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含 9moi质子即9NA个,故 B错误;C、氨气为单原子分子,故 lm ol氧气中含lm ol氮原子,而氢原子核外有2 个电子,故 lm ol氨气的核外有2moi电子即2NA个,故 C 正确;D、根据ag气体的分子数为b,可知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 e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在标况下的体积为L,故 D 错 误.故 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9、Na 与水反应:Na+H2O=Na+OH+H2 f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I3溶液制备Fe(OH)3 胶体:Fe+3H2O-+-3+Fe(OH)3 I+3H 2-+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SiO3+H2O-2+2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0H+HC03=CaC03 I+H2O+CO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原子个数不守恒;B.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沉淀,不能用沉淀符号;C.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硅酸钠具有粘性;D.氢氧化钠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解答】
20、解:A.Na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H2O2Na+2OH+H2f,故A 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I3溶液制备Fe(OH)3 胶体:Fe+3H2O体)+-3+Fe(OH)3(胶+3 H,故 B 错误;C.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SiO2+2OH-2-SiO3+H2O,故 C 正确;-2+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Ca+2OH+2HCO32-CaCO3 I+2H2O+CO3,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必须遵循客观事实,遵循原子个数守恒规律,注
21、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iO2和N 02能与强碱溶液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B.不锈钢材料因含有格、银所以抗腐蚀性好C.普通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钢都属于硅酸盐产品,水玻璃可用于木材防腐D.MgO和A12O3熔点较高都可以做耐火材料,都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与水反应只生成酸;+B.不锈钢为铁与银格的合金,具有耐腐性;C.玻璃钢为复合材料D.氧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解答】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一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
22、错误;B.不锈钢为铁与银格的合金,具有耐腐性,故B正确;C.玻璃钢为复合材料,不是硅酸盐,故C错误;D.氧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酸性氧化物的概念、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现 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A.一定呈酸性B.不可能呈碱性C.可能呈中性或碱性D.一定呈中性【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 h的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如果是Na2co3、B
23、a(OH)2先混合,再把滤液和H2s0 4混合,所得溶液为Na2s0 4溶液,溶液显中性;如果是H2s04、Ba(0 H)再与Na2CO3混合,得到的是Na2CO32先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如果是Na2co3、H2so4先混合,再把滤液和Ba(0H)2混合,所得溶液为NaOH溶液,呈碱性.【解答】解:若先将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后,再加Ba(OH)2,Na2co3、H2s0 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Na2s0 4再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最终生成的NaOH溶液显碱性;若先将Na2CO3溶液和B a(0 H)2溶液混合后,再加H2SO4,Na2c03、Ba(OH)2恰好完全反
24、应,生成的NaOH再与H2s0 4恰好完全反应,最终生成的Na2SO4溶液显中性;若先将H2SO4和Ba(0H)2溶液混合后,再加Na2c0 3溶液,H2s0 4和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水,再加入a2c0 3溶液,水解呈碱性.则混合后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不可能呈酸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反应实质及最后所得溶液溶质成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Z A I,故A错误;B.非金属性N S i,故酸性H N 03H 2siO
25、 3,故B正确;C.非金属性S iV O,故氢化物稳定性SiH4VH2 0,故C正确;D.Z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V IA族,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l 的溶液中:Fe、N03、S04、Na-+3+B.使酚醐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HC03、N03-+3+C.能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4、AK N03、CI-+2+D.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Ck N0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版 2016 山东省 德州市 期中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