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庆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二).pdf
《2023重庆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重庆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二).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以及农地翻耕、畜牧养殖和秸秆、废弃农膜燃烧等环节;农业生产中的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和土壤固碳,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农田免耕和桔杆还田等。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农业生产模式具体生产形式亩均碳汇量/吨亩均净碳汇量/吨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0.3260.195设施作物的复种模式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0.393-0.194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0.2710.130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
2、)一(家禽家畜+沼气技术)一粮食作物0.4590.253(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1.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A.畜牧养殖 B.施用农药 C.秸秆燃烧 D.农业机械耗能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A.设施作物的复种模式 B.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1题详解】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属于传统的小规模的自给自足农业生产,由于生产规模小,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都很少,养殖规模小,基本不使用农业机械,碳排放主要来自生活燃料,即秸秆燃烧,故选项 C 正确;ABD错误,故选
3、C。【2 题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退耕还林农户要异地迁移,通常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故选项B、C错误;比较设施作物复种模式和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后者的碳汇量和净碳汇量明显高于前者,也是4 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最高的,应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首选,故选项D 正确,选项A 错误。故选D。红土型锲矿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矿床中,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镶矿的形成和保存。大面积广泛分布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锲矿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下图所示岛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银矿产区,区域是该国红土型锲矿的主要分布区,某地质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纬度22 11 2 0 )对该地区进行相关的地理环境勘
4、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51673 .区域的典型植被是()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 C.热带稀树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 .区域由基岩到银矿矿床的形成过程是()A.岩石风化一淋滤一沉积 B.火山喷发一冷凝一堆积C.外力侵蚀一搬运一堆积 D.地壳下沉一变质一富集5 .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勘测时测得:该观察点一年中,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乩,昼长最短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与比的关系是()A.%=1/2 比 B.%=比 C.%=2 比 D.H,=3 H2【3 题详解】读图可知,区域位于2 0。2 2。$地区,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交替控制,且区域为山地的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5、典型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 B 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据材料“红土型银矿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矿床中,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银矿的形成和保存”可知,区域由基岩到银矿矿床的形成过程是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后在多雨的环境淋滤,后在缓坡地带沉积而成,A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5 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勘探队在图中M 观 察 点(纬度2 2。11,2 0 )勘测时,该观察点一年中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昼长最短时正午太阳高度
6、为H 2。据图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昼长最长时,太阳直射2 3。2 6 5,根据纬度算出H i=9 0。-(2 3。2 6 12 2。112 0 )=8 8。4 5 2 0 :昼长最短时,太阳直射2 3。2 6 尺,根据纬度算出 H 2=9 0。-(2 3 2 6 +2 2 11 2 0 )=4 4。2 2 4 0 ;所以 H i=2 H z,C 正 确,A B D 错误。故选 C。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例,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技术最先进的区域,区域内的龙头城市以孵化器的身份,将各个上下游链条产业布局在周边城市,继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
7、进 入“十四五”规划以来,除北京外,我国各省各地都在高调回归实体经济,南方各地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南京发布了 2 0 2 1 年 版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 0 0 条。2 0 2 0 年至2 0 2 1 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明显。下图示意我国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部分异地搬迁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 022一 发 生 迁 移 的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数 盘(单位:家)迁出城市 北京 太原上海讦入城市 南京 徐州 苏 州 海 口 宿 迁6.与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外迁关联性最大的是()A.疏 解“非首都功能”B.治理首都环境污染C 缺乏煤等
8、矿物能源 D.减轻首都交通拥堵7 .江苏成为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地域,主要得益于()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优惠的招商政策 C.便捷的交通条件 D.先进的技术水平8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南迁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城市具有()A.优越的气候条件 B.低廉的土地价格 C.完善的产业链 D.高素质劳动力【6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明显”。图中也显示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迁出最多,这与进入“十四五”规划以来,北 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迈入新阶段,疏解对象、疏解逻辑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联,A正确;高新技术企业能源需要不多,对环境污染小,且对环境要求
9、高,B、C错;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轻而小,运量小,企业外迁与减轻首都交通拥堵关联不大,D错。故本题选A【7题详解】据 材 料“南方各地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南京发布了 2021年版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等信息可知,江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最受欢迎的地域,主要得益于优惠的招商政策,B正确;与南方其它省区相比,江苏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技术水平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排除ACD三项。故本题选B。【8题详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从材料中的案例可知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集群效应”,这些南方城市将研发、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链条产业进行了合理安排,形成了完善的
10、产业链,这样不仅可获得相关的产业新信息,而且也可以加强合作以降低生产成本,加之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因素,因此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南迁的发生,C正确;优越的气候条件虽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一个条件,但从企业建成后再搬迁就不是主要因素了,A错;我国南方很多城市土地价格并不低廉,B错;而高素质劳动力本身可以移动,并不需要迁移企业,D错。故本题选C。胡杨是荒漠河岸生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塔里木河下游沿岸的胡杨林曾遭到严重破坏。从2000年开始的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为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走廊”逐渐重现。微博橙子辅导发现输水后的胡杨胸径生长变化趋势,分别选取了距离河岸不同远近的四地进
11、行观测。下图为四地不同胸径级胡杨的胸径生长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03 20070-口2。7 2010 20102013|:9.根据植物生长的条件推测,图中四地中距离河岸最远的可能是()A.B.C.D.10.为扩展胡杨林“绿色走廊”的宽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河道输水与灌溉相结合 B.完善农田管道灌溉系统C.沿河栽种胸径大的树木 D.放牧让牛羊吃掉老树叶【9题详解】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是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素,输入河道的地表水,沿着河道逐渐向两侧的地下渗透和扩散,河道处的水位最高,远离河道的地下水位变深变低,导致胡杨(同一胸径级)生长量越来越小,据图分析,图中处的胸径最小,说明距离河岸最
12、远,故选项D正确。10题详解】沿河道输水带来的生态效益是河道两侧的胡杨长势恢复良好,在空间上表现为以河道为轴线的带状分布(“绿色走廊”),但是远离河道的胡杨长势并没有得到明显恢复。为此,需要改进输水方式,由沿河道输水改为河道输水与灌溉相结合,让大面积的胡杨林能够受水,扩 大“绿色走廊”的宽度,故选项 A 正确。而完善农田管道灌溉系统,主要针对农田,且是管道输水,难以外溢,B 错误;沿河栽种胸径大的树木会加大对地下水的吸收,让远处更加缺水,C 错误:牛羊肯定不会吃掉老树叶,放牧反而会破坏胡杨林,D 错误。故选A。比湿是指在一团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单位:g/kg),是记录大气
13、水汽状况的指标。若空气与外界无质量交换,且无相变(相变指冰变成水或水变成蒸气等相态变化),则比湿保持不变。下图为我国温带地区某城市夏季和冬季城区、郊区比湿的日变化点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00:00 04:00 06:00 12:00 16:00 20:00 W:W 04:00 08:00 12:00 16:00 20:00时E,.时间1 1.下列时刻中,该城市城 区 的“湿岛”强度最大的是()A.夏季 6:00 B.夏季 14:00 C.冬季 14:00 D.冬季 23:001 2.夏季8:00 1 9:0 0,该城市城区与郊区比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 素 是()A.城、郊温度的高低 B.城、郊
14、下垫面差异C.近地面的水汽凝结 D.人为排放水汽量【11题详解】城 区 的“湿岛”首先是城区的比湿要高于郊区,其次强度大小与城郊间比湿差大小有关。夏季 14:00为城区的“千岛”,冬季14:00城郊间比湿相当,夏季6:00城区的比湿略高于郊区,冬季23:00城郊间比湿差约为0.15g/kg,是几个时间中最大的。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夏季8:00-19:00郊区比湿大于城区且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城、郊卜垫面差异(郊区多植被、水域、农田等,城区多为水泥地等),随着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所致。城区温度高于郊区,蒸发更强,不会形成此时的城郊比湿差异;夏季,近地面的水汽凝结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重庆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二 2023 重庆 高考 模拟 地理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