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3)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 (3)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考点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知识储备:阅读叙事类作品,(一)知识储备:阅读叙事类作品,首先要理清思路,可以梳理出故事首先要理清思路,可以梳理出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或心理变化。情节、人物情感或心理变化。(二)题型:梳理文中人物的情感、(二)题型:梳理文中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或故事情节。心理变化过程或故事情节。(1)(2)自己归纳,但要体现出顺序,答题要用“”形式。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梳理小说的情节有时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三)方法:(三)方法:1从提示入手,找出对应,切割文章,明确要填的内容在哪节;2要找到梳理内容的中心线
2、索(或者是某一人、物,或从提示里找到中心)。所填信息与所给信息是围绕该中心展开的,注意连贯。3所填信息,要在文中找,尽量使用原词句,或在原词句上改动;与已给信息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一致。【示例示例】或阅读全文,结合文段,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答案:路边盼信 撕通知书考点二: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考点二:筛选信息,概括要点。(一)知识储备:概括内容,要先弄清记叙(一)知识储备:概括内容,要先弄清记叙“六六要素要素”。“六要素六要素”一般指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内容一般要体现“时、地、人、事”等要素。(二)题型:简要概括文章叙述的几件事、段的(二)题
3、型:简要概括文章叙述的几件事、段的内容或情节发展的某一部分内容。内容或情节发展的某一部分内容。(三)方法:要注意文章中的叙事部分。(三)方法:要注意文章中的叙事部分。概括内容可以用公式: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事,可以简化为:中心人+中心事;表达要清楚、通顺。【示例示例】炊烟炊烟 【2011年来宾市中考题年来宾市中考题】文章围绕炊烟写了母亲一年四季的活动:一是春天母亲用柴火灰煨土豆;二是 ;三是 ;田野上的白发田野上的白发 【2008年南京市中考题年南京市中考题】题目: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答案:答案:(1)母亲深夜在田边敲盆赶鼠。(2)
4、母亲跪在水田中插秧。考点三:分析人物考点三:分析人物(一)知识储备:(一)知识储备:描写的方式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一般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等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性等;侧面描写一般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二)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二)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三)方法:(三)方法:1找概括介绍的句子或语段,往往可以找到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及生活态度等;分析典型事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往往可以概括出人物
5、职业上的水平、工作态度、性格及精神品质等。2多角度分析。要从人物的职业(水平、态度、精神)、身份(父亲、母亲、老师、医生等)、生活、性格及品性等不同方面分析,找出侧重点,全面概括。【示例示例】父亲父亲题目: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具有哪些特点?(4分)答:(1)严厉。从“他打我,是真打,瞪圆了眼睛”可以看出。(2)乐观富于生活情趣。从“他喜欢带我去看庙画,而且指指点点评论”等可以看出。考点四:环境描写的作用考点四: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知识储备:(一)知识储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以及
6、场景等。(二)题型:某段景物描写的作用。(三)方法:在文中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思考此处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一般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交代背景或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有时还要分析景物的象征意义;景物描写处在结尾还要答特殊作用,如揭示中心、照应及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等。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八月的阳光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题目: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3分)答案要点:突出天气酷热,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与结尾相呼应。【
7、示例示例2】身后的眼睛身后的眼睛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问题:结合问题: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答案要点: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示例示例3】失踪的裙子失踪的裙子(结尾部分)两个人相互瞅了一眼,又都笑了。午后的阳光穿透整个天空,沐浴着她们的全身,金灿灿地洒满了她们回家的路。问题: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渲染气氛,烘托她们内心的快乐与纯洁;(2)象征她们纯洁美好的友谊;(3)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意思相近
8、,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2分)考点五: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考点五: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言(一)题型:句子赏析。(一)题型:句子赏析。(1写景写物的句子赏写景写物的句子赏析析2写人的句子赏析写人的句子赏析)方法:方法:赏析语句要结合该句子的上下文,准确理解意思;表达要规范,准确。1写景写物的句子赏析写景写物的句子赏析格式: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叠词,或找关键词),写出了景或物的什么特点(内容,表达效果或情感(表达的情感:或是作者对景或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借写这景或物,赞美了人物的劳动成果,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田野上的白发田野上的白发 题目: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
9、要赏析。(2分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答案: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示例示例2】蔷薇几度花蔷薇几度花 题目:赏析句子。(3分)(蔷薇)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答:(1)运用拟人手法,(2)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的特点,(3)表达了作者对蔷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示例示例3】天天 窗窗 问题:赏析下面句子。(2分)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答案: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表达了我对听雨的沉
10、醉之情。2写人的句子赏析写人的句子赏析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或找关键词),写出了人物当时怎样的情状或心理(或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我”对这个人物的态度)。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田野上的白发田野上的白发 【2008年南京市中考题年南京市中考题】题目: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答: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的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示例示例2】最美的善举最美的善举题目:题目: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尤
11、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答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二)题型:加点词语的赏析。(二)题型:加点词语的赏析。方法:常见的解答思路:词的意思(或修辞手法)+用在这里写了什么内容+收到的表达效果或表达的情感。分析词语的含义,可以分析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也可以分析词语的原意和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有的找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在词语的之前或之后找)。方法:常见的解答思路:词的意思(或修辞手法)+用在这里写了什么内容+收到的表达效果
12、或表达的情感。分析词语的含义,可以分析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也可以分析词语的原意和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有的找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在词语的之前或之后找)。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蔷薇几度花蔷薇几度花 题目: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甜了别处的人了。答:“甜”做动词,意思“使甜”,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或:(1)指灶糖带给人的味觉上的甜;(2)指灶糖给人们心里上带来甜蜜和快乐。【示例示例2】题目:题目: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答案:“一丝不苟一丝不苟”本义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用
13、在这里形象本义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一个劲地往生动地写出了风一个劲地往“我我”身上吹的情形,表现了天气非常寒冷。身上吹的情形,表现了天气非常寒冷。题目: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答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被老人翻得又破又旧,表现了老人对这本小册子的喜爱。【示例示例3】蔷薇几度花蔷薇几度花 题目:第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
14、手工灶糖,少见了。答案:记忆:贫穷年代的甜(第节中的原句)。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三)题型:分析句式特点。(三)题型:分析句式特点。1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或人物,或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富于感染力。2运用排比或反复句,句式十分整齐,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节奏感,可以更强烈地表达感情。运用反问,加强了语气。运用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3长句便于表达较为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4使用对句的形式,结构整齐,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5典雅的文
15、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考点六: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考点六: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和作用(一)理解含义。(一)理解含义。方法:(1)如果是一语双关的句子,)如果是一语双关的句子,可以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2)如果是使用了修辞的句子或有象征手法的句子,往往要还原“真相”分析其比喻义、象征义。(3)普通的句子,可以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的意思,再回答句子包含的情感(或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或分析其与中心的关系)。【示例示例】问题: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而亨利的人生,是我的名声所不能承受之重”的含义?(注:这句
16、话,是小(注: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卡巴说的话)说主人公卡巴说的话)答案:意思是说亨利一生的幸福比我的名声更重要,表现了卡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二)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二)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方法: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1)内容上,从形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语句意思和效果方面(或情感方面)方面分析。(2)结构上,可以从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点明题意、前后照应、总结上文、点明主旨(揭示中心)、深化中心等方面去分析。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宛如英雄宛如英雄 问题: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3分)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
17、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含义: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这是从前一段提取的)。(这是从前一段提取的)。作用:点明题意,揭示主旨。【示例示例2】挑山的男人挑山的男人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家庭。
18、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问题:第段中“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与表现人物埋下伏笔,使行文前后照应(结构上的作(结构上的作用)。用)。(2)表现出他是一位说话算话、讲诚信、有高度责任心的男人(内容上)(内容上)。考点七:分析标题的含义。考点七:分析标题的含义。(一)题型:标题在文中有哪几层含义?(二)解题思路:一
19、般从两方面分析:(1)表层含义,一般指实物或实物的意义,要紧扣题目的中心语答;(2)深层含义,由实物生发的比喻义、象征义等。从文中找与实物相关联的句子、与实物相联系的比喻句以及包含象征意义的句子。(往往在结尾部分找)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父亲的斧头父亲的斧头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结尾一段)问题:标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2分)答:(1)父亲打造的斧头;(2)“我”(注意结尾一段划线句,把“我”比作斧头)。【
20、示例示例2】问题:题目“挑山的男人”中的“挑山”有哪些含义?(3分)答:“挑山”的表层含义是指现实中男人是一名挑夫,在山上挑担谋生(1分);深层含义是指男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分),扛起了一份责任和使命(1分)。考点八:标题的作用。考点八:标题的作用。(一)题型:说说文章以某某为题有什么作用(或问有什么好处);文章以某某为题,可否换成某某为题?试给文章拟一个标题。这些都是考标题的作用。(二)方法:可以从结构、内容、写法(形式)等方面考虑,内容方面往往是分析含义。(1)线索,开头、中间、结尾都写了它,贯穿全文。(2)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或对表现主要人物起到什么作用。(3)揭示了全文的
21、中心,要指出中心是什么。(4)从形式上看,考虑是否有形象性、新颖性等特点。如,使用了修辞(生动形象)、数字(新颖有趣)、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或引用古诗文的句子为题(增强文学性)等等。(5)可以从分析含义入手,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示例示例【示例示例1】天天 窗窗 问题: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3分)答案: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示例示例2】城市农夫城市农夫 题目: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3分)答:不好,文章写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庄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把城市和
22、农民联系在一起,很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贴切。要视具体情况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类考虑(一)着力刻画人物某一形象特征,该特征在文中反复出(一)着力刻画人物某一形象特征,该特征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现,其作用是:(1)作为全文叙事)作为全文叙事线索。(2)突出主要人物这一形象特征或特点,是为了表现主要人物的情感、品质或精神。(3)借写人物这一形象特征或某突出特点,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示例示例】田野上的白发田野上的白发 问题: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答案:“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
23、,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二)某一景或物在文中反复出现,(二)某一景或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其作用是:(1)作为线索。(2)写景或物,往往是为了引出所写的人或描写的中心物。(3)景或物的品性往往象征了人物的品性。(4)景或物往往为了衬托人,起到衬托作用。(5)作者往往借写景或物来表达对人的情感。【示例示例1】蔷薇几度花蔷薇几度花 问题:简要说说蔷薇在文中的作用。答: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引出挑糖担的老人;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比喻人生最好的状态);烘托老人的形象。(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示例示例2】灯灯 笼
24、笼 问题:本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答案:“灯笼”是全文叙事线索;“灯笼”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三)某一场景或情节在文中反复(三)某一场景或情节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出现,其作用是:(1)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2)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表现人物的某种心理、品性或其他(或渲染某种气氛、突出环境的某方面特点。【示例示例】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题目:题目:“妻就奔过来开门,笑盈盈地
25、”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作用?回答:(1)这样写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2)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了妻子对丈夫的爱以及默默奉献的精神。(一点得1分,三点得3分)考点十:散文或记叙文中写作手法考点十:散文或记叙文中写作手法的作用。的作用。1欲扬先抑手法的作用。欲扬先抑手法的作用。先写某人物的“不好”,后写其“好”。先写其“不好”,是为下文写他的“好”作铺垫;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1)抑笔部分的作用。)抑笔部分的作用。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赞美某种精神、品质作铺垫(即为写“扬”的部分作铺垫)。【示例示例】父亲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
26、,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题目:文章第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2分)答: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2)找出欲扬先抑的写法,分析作用找出欲扬先抑的写法,分析作用。先找例子,然后指出手法,再分析作用(叙事类文章: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示例】题目:题目:选文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答题示例: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
27、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2衬托手法的作用衬托手法的作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或叙事散文,在描写中心物或中心人时,往往也写到其它物或其他人,它们或他们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回答步骤:运用衬托手法,以谁衬托谁,突出表现了中心物或中心人的什么特点。3对比的作用。对比的作用。解析:某人与某人形成对比,某人对某事或某物前后态度形成对比。对比可以突出其中一个人物形象或其某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文章主题。分三步解答:指出手法,找出例句说明作用。【示例示例】题目:对比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本文多出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取一例,并加以分析。(3分)答
28、:班主任老师对少年失望而不关心的态度与刘老师尊重少年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刘老师教育方法的高超和对学生的关爱。4伏笔照应。伏笔照应。解析:“伏笔”是小说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上文对下文的一种铺垫和暗示。可以找前后出现的相同的词句、相同的事物等。一般分为三步答题:指出例句,说明情况,回答作用。【示例示例】问题:小说构思精巧,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前后照应,请从文中任举一例。问题:小说构思精巧,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前后照应,请从文中任举一例。答案:前面“十四岁的迈克曾经疯狂地喜欢诗歌”与后面“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相呼应,对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考点十一:叙述人称考点十一:叙述人称(一)知识储
29、备。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便于抒情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第三人称: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二)题型:文章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解析:使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具体阅读中,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分析:(1)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2)让读者感到很亲切。(3)根据文中第一人称的身份和内容来谈。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小孩子对叔叔的态度与父母对叔叔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菲利普夫妇的冷漠无情。(3)文中人称变化的转变【示
30、例示例】提提 琴琴问题: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考点十二:散文中引用的作用。考点十二:散文中引用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引文本身写了什么内容;(2)证明了描写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证明了想说的什么内容。(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意蕴【示例示例】端午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引用袁枚的文字,作用是什么?一文中引用袁枚的文字,作用是什么?答:(1)从引文内容的角度
31、来看目的(内容上):介绍了高邮鸭蛋的特点和吃法;(2)从引用的作用看:佐证高邮鸭蛋名声大;(3)从文采角度(形式上):使文章妙趣横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或: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学底蕴)竹影竹影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翟翟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题目:题目:第自然段引用诗经的卫风竹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答案:作者引用诗经的卫风竹竿的内容,(1)与文章所写内容相互映衬,用诗中那位远嫁的女子与我们作类比;(2)佐证了自己面对竹竿心中涌动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意蕴。考点十三: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考点十三: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答题要求:想象合理。内容为心理活动描写。使用第一人称。注意: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特定场景、符合心理活动描写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