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重点总结文学艺术外国文学_文学艺术-文学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现当代文学重点总结文学艺术外国文学_文学艺术-文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重点总结文学艺术外国文学_文学艺术-文学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四“时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基本特征: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从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1917,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新文学复古派斗争序幕:1918 钱学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扩大文学革命影响。抨击新文学的主要复古派:20 年代初的“学衡派”和 20 年代中期的“甲寅派”。早期新文学小说家大致划分:“新青年”作家群和“新潮”作家群。1918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鲁迅:最初三篇小说狂人日记
2、 孔乙己 药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结集。最早出版的个人新诗集野草散文诗。故事新编鲁迅,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但实质上是以历史讽喻现实,是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小说。最早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里的伤逝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鲁迅杂文:现代杂文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萌芽于“五四”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他的杂文创作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坟 热风 华盖集而已集三贤、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郭沫若:球形发展的天才,他同时在多种文学领域驰骋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气质特点:“青春型”浪漫主义诗人。闻
3、一多在诗歌上的文艺主张:节制的美、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叶绍钧的创作取材特点:以现代中国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教育小说”包身工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茅盾子夜标志现代长篇小说成熟,人物: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林佩瑶。巴金:初期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初步显示巴金小说善于描写家庭题材以及作品充满激情的特点。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创作达到成熟和高峰境地。后期优秀作品寒夜。曹禺:雷雨周朴园、侍萍、蘩漪、周萍。日出陈白露、潘月亭、顾八奶奶。原野仇虎、花金子、焦母。北京人。沈从文小说以写湘西而出名边城翠翠(爱与美的完美结合)、老船夫、傩送、天保。赵树理小说创作:短篇小说小二
4、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解放区文艺代表之作”长篇小说李家庄变迁民族化大众化风格。影响:赵树理的作品在艺术形象、文体话语、风貌描摹等方面熔艺术性与大众性与一炉,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民族新形式,创造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小说,并对后来的小说产生深远影响。山药蛋派。围城主要人物: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韩学愈、李梅亭。冯至的诗歌创作:昨日之歌 十四行集 九叶诗派:穆旦、袁可嘉、郑敏。我 我向自己说 七月派:胡风为核心人物,在上海创办七月周刊。诗集为祖国而歌 王贵与李香香:长征叙事诗中的爱情诗,是现代长篇叙事诗中的一个高峰,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大突破。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王
5、安忆长恨歌精致细腻的旧上海风情画。陈忠实白鹿原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诗。田汉咖啡店之一夜 苏州夜话 名优之死 关汉卿现代剧运与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汪曾祺短篇小说受戒 张爱玲传奇 金锁记(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流言 文学研究会: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 12 人。基本文学主张:1 强调“为人生而艺术”2 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机关刊物: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后更名为文学周报)他是创作主张继承并发扬了新青年的文学“为人生”的观念并且取得较大成绩,把倡导时期的新文学推向前进的第一个团体。这是新文学产生以来最早成立的重要文学社团。文
6、学研究会在中国首倡现实主义美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风格。代表作家除了茅盾之外主要有冰心、叶绍钧、朱自清、许地山、王统照等,他们创作的共同特点,就是积极探索现实人生问题,尽管他们对同一问题探索的角度可能不同,但他们的作品都注重暴露和谴责黑暗的社会和污浊的人生,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创造社:1921 年 7 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发起成立于日本。他在成立初期就鲜明的举起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旗帜,提倡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表现自我和内心的自然流露;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以感情为生命,尤其注重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创造社高扬的浪漫主义美
7、学主张极其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意义。创造社不仅活跃在 20 年代,而且驰骋于 30 年代、40 年代甚至是解放后的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为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社作家中比较著名的初期有(开头+穆木天),中后期有王独清、倪贻德、叶灵凤、朱静我、冯乃超、李初梨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创造日和洪水等。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 北京,徐志摩是发起人。早期的新月社不是所谓纯文学性的,而是一个带有文化倾向的社交团体,其出入的知名人士有胡适、陈源、丁西林、凌叔华、林徽因等。1926
8、年 4 月晨报诗镌创刊后至 1933 年 6 月新月终刊的一段时间,是新月社在诗歌创作和探索上取得巨大发展的时期。新月诗人打出了反对“感伤主义”和“伪浪漫主义”的旗帜,虽然新月派的诗歌创作同样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后期创作中也仍然有着浓重的感伤情调。针对自由体新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徐志摩等人提出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主张。他们强调,文学的力量不在于放纵,而在集中和节制;他们要求诗歌在形式上有适度的表现,要求澄清文学艺术“类型的混乱”;追求诗歌的格律,希望诗人带着镣铐跳舞。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
9、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新月派对格律的倡导,不仅是为了提高新诗的艺术性,增强新诗的格律和结构,而且是要倡导一种与惠特曼的影响不大相同的“诗情诗意以及诗人们的人生态度”。语丝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群体,得名于 1924 年 11 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它没有发起人,是同人团体,代表作家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等。语丝上的文字,大多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它针砭时弊,登载大量杂感,也发表过不少散文和其他作品,对于散文文体从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10、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新文学复古派斗争序幕钱学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扩大文学革命影响抨击新文学的主要随感录栏刊发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鲁迅最初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结集最早出版的个人新诗集野草散文诗故事新编鲁迅取彷徨里的伤逝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鲁迅杂文现代杂文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萌芽于五四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他的杂文创作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王安忆长恨歌精致细的倡导,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因而有“语丝派”之称。语丝社文体注重社会批评
11、,为后来“左联时期”战斗性小品文的发展开了风气。语丝社同人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排旧出新、放纵而谈、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语丝社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创作,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创作。新格律派:1923 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1925 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 1926 年 4 月 1 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
12、大批后期新格律诗派的新诗人。新格律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格律诗派诗人中,徐志摩是最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象征诗派:1925 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象征诗派没有统一
13、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创造感伤颓废的情调,是象征主义诗派的首要特点。象征诗派的艺术特点:1 是打破常规逻辑,省略一般的联想过程,以跳跃的思绪引发读者去展开想象。2 是新奇的比喻和充满暗示的意象。3 是通感手法的运用。4 是用象征性的意象来凸现诗人内心潜藏的主观意识。代表诗人及诗集:1925 年,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的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由理论倡导走向创作实践,并以鲜明的特色引起了文坛的注视。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致力于象征派诗歌创作的,还有后期创造社的三位年轻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在象征诗派的诗人中,除李金发之外,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 重点 总结 文学艺术 外国文学 文学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