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pdf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 倾向。2、上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 范的承诺。3、积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4、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规范: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 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6、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7、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 生活中所表现
2、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需要:是指有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 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9、优势动机:在人的行为的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一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0、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 诺最大化的过程 1、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 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组织承诺:一般是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3、晕轮效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略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
3、觉。4、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 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5、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6、组织变革:是指运用和相关,对组织的权利结构、角色设定、组织 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 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7、凝聚力:是指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冲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者行为上的矛盾。9、组织:是指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
4、建立一 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 活动过程。0、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二、简答论述 1、态度对行为的影响。答:(1)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可支配和决定人们 的行为。(2)行为本身不是态度,它是态度的外显,是在态度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 对态度对象的具体化。(3)了解一个人的态度,不能只靠直接观察,还要借助他的外显行为去推 测,才能了解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倾向。2、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答:(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途径。管理的对象是 组织,所以说组织是管理的载体。而一个组织想要实现目标,就
5、需要通过管理 的手段来实现协调,实现效率最大化,所以说管理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途径。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范的承诺积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规范是指按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需要是指有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价值观是指人们在
6、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组织承诺一般是指个体(2)管理是一个群体演变成组织的表现,组织的性质又决定管理的方向。(3)组织和管理都是为特定的目标服务。组织是把未来实现这个目标所需 要的要素加以集中,而管理的目的是使这这些要素更加协调的组合在一起,使 之更好的为达到目标服务。(4)组织和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管理 的组织谈不上科学意义上的组织。而没有组织的管理,管理的要素都没有了,就说不上管理了。3、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答:动机与行为有着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
7、动 机。(3)一种行为可能被多种动机所推动。(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 甚至错误的行为。(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4、自我实现人的最佳管理方式。答:(1)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 职能应从监督、指挥变为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2)激励方式应从外在激励变为内在激励为主。(3)在管理制度上应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分 享权利。5、团队与群体的区别。答:(1)绩效取得的来源不同。群体的绩效依赖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团 队的绩效不但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贡献,还应产生团队工作的共同成果。(2)责任承担的主体不同。在群体
8、中,个人只为个人的工作结果承担责任,群体不会为某个人承担责任,个人也不必为群体承担责任;而在团队中,工作 结果的责任被视为团队共同的责任。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范的承诺积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规范是指按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需要是指有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
9、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组织承诺一般是指个体(3)团队不但和一般性的群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目标,而且还要对这个目标 作出承诺。(4)在群体中,群体成员的技能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而在团队中,团队 成员的技能通常是互补的,他们各尽其能,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6、领导者的作用。答:(1)指挥作用:领导者能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 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2)协调作用:协调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整个组织和谐一致,使组织成员的工作同既定目标保持一致。(3)激励作用:领导
10、者要为员工排忧解难,激发和鼓舞他们的斗志,发掘、充实和加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7、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答:(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 模(4)、群体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群体以前的成功经验。&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答:(1)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2)采取行动时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 发挥积极作用。(3)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发生分歧时,要适当考虑非正式组织 成员的利益。(4)注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应当使其处于支配地位。(5)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6)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 作用。(7)加强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
11、沟通。9、兴趣与爱好的区别。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范的承诺积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规范是指按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需要是指有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 行为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资格考试 报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