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导学案教师版中学学案_-中学学案.pdf





《《报任安书》导学案教师版中学学案_-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任安书》导学案教师版中学学案_-中学学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增城一中高一 语文 导学案 编写人:李国凤 审稿人:高二备课组 时间:20171023 班级:学号:姓名:课题:报任安书 课时安排:2 课时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学会结合语境推测语意。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读懂文本,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难点: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学会结合语境推测语意。二、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第 P141-143 页,完成下面填空,并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
2、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一)知识链接 1.回顾作者及相关资料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字于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元封三年(前 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共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
3、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2.解题“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3.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复信。天汉二年(前),李陵抗击匈奴,力战编
4、号 必修 5 19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
5、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二)完成“金榜”P73-74 第 1-3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梳理并在课本
6、上做好批注。课堂导学 首先独立思考探究,然后合作交流展示 第一课时 翻译、分析课文 1-2自然段 引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痛苦面对的生死选择。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2、介绍司马迁及写作背景 3、解课题 展+探 1、朗读文章第 1-3 段并正音。2、提问,口头翻译文章第 1-3 段。3、翻译以下重要句子:曩(n ng)者辱赐书
7、,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译:从前委屈你给我写信,教导我待人接物要谨慎,(以向朝廷)推荐贤能的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译: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在责备我没有遵从你的教诲,反而听信了世俗人的话。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译:至于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发的则不是这样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译:我之所以忍辱苟活,被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痛惜我自己的志愿尚未完成,平平庸庸而死,使我的文章不能流传后世。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译:这些人都是内心有所抑郁不舒畅,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因
8、此追述已往的事迹,期安排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学会结合语境推测语意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读懂文本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者二学习内容课前预习阅读教材第页完成下面填空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一知识链接回顾作者及相关资料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字于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报任安书 导学案 教师版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