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教学研究.pdf
《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教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教学研究.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第一讲_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1.4 内容框架 1.4.1 学生心理 1.何谓能力?2.人的能力如何发展的(是阶段性还是突变性)?3.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4.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人的个性如何发展?6.人的道德从何而来?7.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1.4.2 学习心理 1885 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条件 行为主义 SR的联结 获得这些联结 外界不断给予各种刺激或反馈 认知主义 个体能力或倾向上的变化 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者原有的基础、学习态度与
2、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 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 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1.4.3 教学心理 20 世纪 60 年代起,随认知心理学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不断深入,教学心理学应运而生。主要内容:1,对学与教的干预条件及干预活动做出探索。2,总结教学理论。3,提出有效教学方法。4,提出有效教学技术。1.4.4 教师心理 主要内容包括:1.新教师的特征;2.教师的专业成长;3.专家型教师;4.教学专长;5.教师的心理健康。2 认知发展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1.1 发生认识论 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何逐渐发展
3、的;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反驳;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习者;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1.2 建构知识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为认知建构主义。儿童是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为何儿童会自己去发现知识呢?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与达尔文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相一致。想一想:认知建构主义的教学隐意?2.1.3 认知发展 2.1.4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与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认知结构。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动力性。2.1.5 认知发展阶
4、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建构感知动作图式。两大成就:(1)主体和客体的分化;(2)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开始出现和发展,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具体可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2-4 岁)和直觉性思维阶段(4-7 岁)。自我中心的年龄段。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具有了抽象概念,可进行逻辑推理,但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而不是形式的。与前运算阶段的区别:(1)分类:能按照抽象特征分类。(2)排序:能按照逻辑关系排序。(3)推理:能进行递推性思维。认
5、知发展 认知结构 认知机能 图式 组织 适应 同化 顺应 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
6、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4)守恒观念:形成了守恒的观念。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2.1.5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教学方法 活动法 自我发现法 认知冲突法 同伴影响法 2.2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创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核心观点: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先于认知发展。3 社会和情感发展 3.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解释个性发展的理论,认为个
7、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1950 年出版儿童与社会,提出心理社会发展 8 阶段论。每一阶段均需解决某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危机),能否积极解决危机,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期别 年龄 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婴儿期 01 岁 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婴儿后期 23 岁 活泼自主-羞愧怀疑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幼儿期 45 岁 自信-退缩内疚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儿童期 611 岁 勤奋进取-自贬自卑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青年期 12
8、18岁 自我统合-角色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成人前期 1825岁 友爱亲密-孤独疏离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成人中期 2660岁 精力充沛-颓废迟滞 热爱家庭,栽培后进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成人后期 60 岁以上 完美无憾-悲观绝望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3.2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构成。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有正确错误之分。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
9、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与态度,如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贬
10、低等。自尊是自我体验最重要的方面;羞耻心是自尊的基础。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具有激发作用和抑止作用。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3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水 平 阶段 第一 水平: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天真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 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四:维护权利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三水平:原则性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或功用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3.4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教养与同伴影响的共同
11、作用。3.4.1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 控制 容许 接受 权威型 放纵型 拒绝 专断型 忽视型 对儿童的影响:(1)对学业成绩的影响;(2)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3)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4.2 同伴关系的影响 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如安全感、爱与归属感、成就感。为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背景。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服从、拒绝、同伴群体的错误。3.4.3 制约同伴关系形成的条件 学业成绩 个体的行为特征 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
12、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教师的评价 个体的身体特征 第二讲_智力与创造力 智力:没有谜底的谜面 Sternberg(2003)认为:“智力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概念。”Murphy
13、(1991)指出:“很难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智力定义(既准确又实用)。”Dennis(1996)说:“目前心理学界对智力的具体含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1 智力本质属性的研究 1.1 两次专门讨论 1921 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组织当时的智力研究专家,对智力本质进行定义。1986 年 Sternberg等主编了什么是智力?关于智力本质及定义的当代观点,收集当代智力研究者对智力本质的看法。两次讨论涉及到智力的本质属性共 27 种,如适应环境的需要等。1.2 两次讨论间的变化 相似之处:1921 年和 1986 年心理学家在基本加工(知觉、感觉、注意)和心理加工速度
14、这些属性上的看法一致。变化之处:1921 年时更重视高级心理活动水平的成分(抽象思维、表征、问题解决、决策)和解决新事物的能力、学习能力等,1986 年更重视元认知、执行过程、知识、自动化加工等属性。1.3 当前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Snyderman&Rothman(1997)调查了 1020 位专家对智力本质的看法。表 1 专家认为智力的最重要的 5 个本质属性 描述 同意(%)抽象逻辑思维/推理 100 问题解决能力 97.7 获得知识的能力 96.0 记忆力 80.5 适应环境 77.2 2 经典智力理论 智力理论研究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与计算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得出智力的结构理论(经典
15、智力理论);计算模式得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现代智力理论)。2.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于 1927 年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 g 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s 因素(特殊因素)构成。2.2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R.B.Cattell)认为,有两个一般智力因素,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因而被称作流体智力。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
16、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
17、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习获得的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等。2.3 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L.Thurstone)认为,存在 7 种“基本能力”:计算、语词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瑟斯顿的智力理论成了后来多重智力理论的前身。这一理论还支持学生在某些智力方面表现出不足,但在另一些方面往往又很优异的现象。2.4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否认 g 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产物,即心理加
18、工所得到的结果;内容,即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类型。2.5 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于 1960 年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他把智力划分为四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 因素);(2)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3)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4)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s 因素)。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
19、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 现代智力理论 智力结构理论一直颇受指责。原因如下:(1)建构结构理论的方法学(以因素分析法为核心)存在某些先天不足。(2)这些智力结构理
20、论难以得到整合。(3)根据这些理论编制的智力测验,也只停留在测量各种反映个体差异的智能构成因素上,难以对内在心理过程作进一步揭示。3.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Gardner,1983,1993)认为,人有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1998 年,他又提出,人的智力除前述七种外,还包括自然智力。判断的标准 脑损伤的潜在独立性。存在具备该智力的非典型性人群。智力至最终专长间,有一明确的发展历程。可以确定该智力的进化历史。可以通过个体差异间的实验性研究来确定这种能力的存在。智力的实质可有来自心理测量学的证据证明。对某一特定符号
21、系统编码的敏感性。评价:尽管带有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些痕迹,但在更宏观的水平上进行,且更多地从各专门领域所需的专长角度来研究智力,与当代认知心理学有密切联系。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
22、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2 戴斯的 PASS 智力模型 戴斯等人(J.P.Das,J.A.Naglieri)于 1990 年提出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 能 系 统 的 智 力 模 型:“计 划 注 意 同 时 性 继 时 性 加 工”模 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即 PASS模型。该理论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
23、时性继时编码加工系统、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性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人的个性如何发展人的道德从何而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心理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心理世纪干预活动做出探索总结教学理论提出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效教学技术教师心理主要内容包括新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
24、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3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R.J.Sternberg)于 1985 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解释如下问题:哪些行为对个体而言是智慧的行为?这些行为在何处才显示出智慧?斯腾伯格认为,情境智力行为包括三个方面:(1)对现实环境的适应;(2)对更优环境的选择;(3)改造现实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或价值取向。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内、外部世界均联系起来,回答“行为何时才是智慧的”这一问题。
25、斯腾伯格认为:个体面临一个相对(但非完全)新颖的任务或情境时,或在特定任务或情境的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其智力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成分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回答了“智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成分亚理论有三种成分:(1)元成分;(2)操作成分;(3)知识获得成分。4 智力的测量 4.1 比率智商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开创了智力的科学测量。比纳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例如:一个 10 岁的儿童通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笔记 吴庆麟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考试 中学 教学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