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法律婚姻法_法律-案例.pdf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法律婚姻法_法律-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法律婚姻法_法律-案例.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4.测验的信度:即可靠信,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
2、定性和一致性指标。5.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6.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7.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8.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9.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10.知觉归类:指
3、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也就是按照这些原则才更容易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反映的知觉。11.晕轮效应:是一种一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2.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岁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13.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14.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一种
4、最新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它倾向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同时要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光不能只注意产品的质量,更应注意工作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15.组织认同感:员工主动把组织提升到同舟共济的高度,即使在面对批评时也会维护组织声誉,并愿意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1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1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18.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19.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20.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21
5、.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2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3.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2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25.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
6、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测验的度即可靠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6.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27.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
7、、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28.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29.事业生涯的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30.职业锚:在职业选择时你所执着的一种价值观或关注焦点。31.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32.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33.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34
8、.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35.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36.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37.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3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39.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
9、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测验的度即可靠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0.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
10、体促进作用。41.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42.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43.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属此列。44.选择性知觉:在沟通过程中,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去听信息。45.群体思维:指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会严重损害群体效绩。46.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
11、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的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47.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48.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49.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指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50.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51.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
12、产生消极影响。52.协作: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53.回避:指的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测验的度即可靠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 行为学 名词解释 法律 婚姻法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