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海省海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青海省海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青海省海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触目伤怀海市蜃楼佃农(din)黄晕(yn)B. 强词夺理酣然入梦斡旋(w)震悚(sng)C. 舍身求法拈轻怕重宽宥(yu) 殉职(xn)D. 浮光掠影走头无路翌日(l)修葺(q)2. 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B. 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C.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D. 优秀的文学作
2、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B. 我生长在青海湖边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C. 吴获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地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D.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4. 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A. B. C. D. 5. 下面相关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记-史学巨著-司马迁-中国(汉代)B. 红岩-小说
3、-罗广斌杨益言-中国(现代)C. 昆虫记-科普作品-法布尔-法国D. 红星照耀中国-小说-埃德加斯诺-美国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 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1)长大后/ _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杨花榆荚无才思, _ 。(韩愈晚春)(4)_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5)_ , _ 。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6)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_ , _ 。”(7)李清照的渔家傲词中化用了庄子典故和仙山传说,表达词人有高
4、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 的句子是“ _ 。风休住, _ 。”(8)爱国,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连续的两句: _ , 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7. 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下列各题。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
5、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的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
6、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屐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
7、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怀疑不仅是
8、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了本文怎样的观点?(3)文中第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波浪线句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5)文中第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这里高寒缺氧,本来是一个不产茶
9、的省份,而从青海穿境而过的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日月山下。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在青藏线上的重要的茶马交易场所。 熬茶,是青海人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咸和花椒味。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 有两种颇受河湟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藩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茯砖茶,
10、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其次为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草果、姜皮、花椒等等。 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不像通常的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泡,而是先用石臼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故又称之为“罐罐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表面黑粗且疙疙瘩瘩,极为土气。茶杯小了,不易散味,能保醇香。明代冯可宾茶笺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 熬时先将茯砖茶放入罐中,沏入开水,然后放到旺火上熬成褐红色的茶汁。对于注重茶道和茶艺的人来说,在泡汁而饮的茶中加入食盐或调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种饮茶方法,却是古色古香的“茶”。 在熬好的茶里适量加一撮盐。因为茶的
11、味是香的,而盐恰恰起了调味的作用。在茶里加入荆芥,同时加入草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这样煮出的茶,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之中,因其在茶中没有调入牛奶,故又称之为“清茶”,相反如果在熬茶时调入鲜牛奶,则称之为“奶茶”。这种茶,甜中带咸,浓而不膩,是促进食物消化的好饮料。 从医学角度来说,茯茶还有去油脂油膩、降血压血脂、生津止渴解酒等作用,有降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在青海,与当地人一起喝茶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茯茶。(1)从全文来看,选文的结构形式是 _ ;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_ 。(2)选文第段划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
12、作用?(3)选文第段说“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4)选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熬茶文化的?(5)结合选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 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 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下列各题。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 _ 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 _
13、。(2)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0.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列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
14、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持:率领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D上自劳军劳:慰问(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_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3)选出下列
15、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_ 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5)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6)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六、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1. 长江源学校八年级准备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问题。 本报讯为进一步提升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美誉
16、度,让更多文化体育旅游爱好者了解天峻,走进天峻, 5月10日,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本次活动是为积极响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决策部署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徒步活动围绕“寻找中国最原生景观 -探秘神湖之源,朝拜吉祥神山”为主题,这次活动将历时3天,分3个赛段,行程48公里。据悉,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海西州天峻县内徒步爱好者700余人将齐聚天峻,一展徒步运动风采,与天峻进行一场亲密之旅。 (西海都市报2019年5月10日,有删改)(1)阅读上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2)根据图片,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
17、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3)八年级语文教研组准备开展低碳生活方面的知识竞赛,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请至少找出两处并改正。 通知: 兹定于本周五举行八年级学生“低碳生活知识”竞賽,请各班选派五名学生代表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八年级语文教研组2019年5月15日 _ _ _ (4)端午期间,天气晴朗,气温适宜。假如你和家人准备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游玩,大家正在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犹豫时,你说:“ _ 。”听完你的建议后,大家一致决定徒步出行。七、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12. 题目:请将题目“我读懂了_”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
18、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山高路远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是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读了上面这些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19、、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BC正确; D有误,“翌日”的“翌”读作“y”,“走头无路”应写作“走投无路”; 故选:D。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积累。字音字形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2.【答案】C【解析】A有误,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用来形容“雨”,属用错对象; B有误,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
20、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属不合语境; C正确; D有误,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属用错对象; 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解
21、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3.【答案】D【解析】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而努力”; B有误,偷换主语,改为“我生长在青海湖边,青海湖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C有误,产生歧义,“他”改为“吴获”; D正确。 故选:D。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
22、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4.【答案】B【解析】本瓖段讲了“文字”的作用,引领了话题,是第一句;结合中的“这边”及句意理解,此句为第二句;上两句提到“桥梁”讲到了“桥梁”的作用,为第三句; 结合上句的“会面”理解,为第四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 故选:B。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
23、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结合句意理解,抓重点词,依据逻辑顺序排列。5.【答案】D【解析】ABD正确; D有误,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 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24、籍等必须熟记。6.【答案】【小题1】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小题2】枯藤老树昏鸦【小题3】惟解漫天作雪飞【小题4】相顾无相识【小题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小题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小题7】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小题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答案: (1)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注意“窄”的写法); (2)枯藤老树昏鸦(注意“戟”“藤”的书写) (3)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 (4)相顾无相识(注意“顾”的书写) (5)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注意“鬓”的书写)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注意“伊”的书写) (7)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
25、去(注意“鹏、蓬”的写法)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本身含义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和联系文意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对中心论
26、点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学者先要会疑”和“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都出现“学”和“疑”,再结合题目,可以总结出本文的观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过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例子,可以判断出是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的作用答题格式:举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论述了这里即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发问的的例子,论证了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屐起来,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4)本题考查议论文中各语句能否调换的问题。因为第五段提出: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
27、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所以首先要抱有怀疑的态度,然后再思索辨别,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只有评判完学说之后才可以修正。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5)本题考查段落中首句的作用,学生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由于在一个自然段中的开头,所以首先考虑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引起下文论述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答案: (1)无需攻击,自己就会破灭。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2)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3)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发问的的例子,论证了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屐起来,进而
28、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4)因为第五段提出: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所以首先要抱有怀疑的态度,然后再思索辨别,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只有评判完学说之后才可以修正。 (5)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引起下文论述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本文先通过引用名言而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接下来论述对于传说和书都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最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在回答能否调换位置的题时,要看看是否和上文
29、内容有一一对应的关系。8.【答案】【小题1】总分总【小题2】逻辑顺序【小题3】茶马古道的茯茶【小题4】【小题5】【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结构以及说明顺序。本篇说明文首段中“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总起全文,文章段按照相关逻辑分别介绍了茯茶的味道、用料、制作方法、医学功效等,第七段最后一句话“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茯茶。”总结全文,由此可见,文章的结构形式为总分总,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文章中“一种是”、“另一大宗是”可判断横线部分说明方法为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条理清楚的说明对象的特点,画线句说明的是受河潢人喜爱
30、的茶的种类,可由此作答。 (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及其作用。“之一”作为一个修饰限制性词语,一旦去掉,会使整句话变得过于绝对,意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就是茶马古道”,这与事实不符,所以可根据这个角度进行作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章第三段介绍了茯茶的性状、味道以及用料;第四段首句“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说明了四五六段介绍的是茯茶的制作方法;第七段首句“从医学角度来说”可以看出本段说明的是茯茶的医学功效。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茶马古道下的青海的茯茶文化,介绍了茯茶的性状、味道、用料、制作方法、医学功效等,因此,在拟写标题时,可把两者结
31、合起来,综合运用。 答案: (1)总分总;逻辑顺序 (2)分类别。条理清楚的说明了受河潢人喜爱的茯茶的种类,使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不能。“之一”的意思是其中的一个,起修饰限制作用,文章中指的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其中的一个是茶马古道。一旦去掉“之一”则变成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就是茶马古道,这样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之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性状、味道、用料、制作方法、医学功效 (5)茶马古道的茯茶本篇说明文介绍了茶马古道中独特的茶文化,主要介绍了青海人用茯茶熬制的茶,介绍了它的性状、味道、用料、制作方法、医学功效等,展现了青海
32、独特的茶文化风貌,也反映出了茶马古道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分类别的作用是条理清楚的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9.【答案】【小题1】四面楚歌【小题2】女子【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四面歌残终破楚”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这里引用了“四面楚歌”的典故,表现了当时国家四面受敌的困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感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从中表达了词人向往革命却不被世俗所了解的孤独、悲伤之情。 译文: 我在京城
33、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这首词是秋瑾的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
34、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如何赏析诗句: 1、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2、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 3、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10.【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C【小题4】【小题5】【小题6】【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居:等。 故选:C。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
35、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A句意: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节奏划分正确。 B句意: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应在主谓处划分,不能将“从属”从中间划分开。故节奏划分不正确。 C句意: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由句意知不能将“军礼”从中间划分开。故节奏划分不正确。 D句意: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由句意知不能将“先驱”从中间划分开。 故划分正确的是:A。 (3)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句意为:主将及其属官都骑着马迎接和送行。将:
36、主将;/句意为: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将:助词,不译; B句意为:天子将要到了。且:将要;/句意为:况且在哪里安放土和石头。且:况且; C句意为:不一会到了细柳军营。之:动词,到;/句意为: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之:动词,到; D句意为: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固:完全;/句意为: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固:顽固; 故选:C。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37、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谓,对某人说。不得,不能。句意:把守军营门的官兵对跟随天子的车队说:“将军有令,在军营中不能赶着马车奔跑。” (5)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作用。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然后分析作用。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内容,从“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中可知,把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作对比,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把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作对比,这表现了
38、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把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作对比,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内容,可从周亚夫和皇帝两人的作为上考虑“惊”的丰富内涵: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答案: (1)C (2)A (3)C (4)把守军营门的官兵对跟随天子的车队说:“将军有令,在军营中不能赶着马车奔跑。” (5)一是文
39、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6)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
40、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
41、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1、成为,变成(此何遽不为福乎) 2、做(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子墨子解带为城) 4、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6、被(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7、指心理活动(或异
42、二者之为) 8、给,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1.【答案】【小题1】不需要写此致和敬礼。【小题2】通知正文没有出现举行的准确时间。【小题3】通知正文没有出现举行的具体地点。【小题4】我们还是步行去吧,这样既低碳环保,还能锻炼身体【解析】答案: (1)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2)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不太了解,所以要在学生当中展开“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3)不需要写此致和敬礼。 通知正文没有出现举行的准确时间。 通知正文没有出现举行的具体地点。 (4)我们还是步行去吧,这样既低碳环保,还能锻炼身体。(1)本题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概括的
43、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一般可从新闻的导语中提炼关键信息作答。根据导语段中的“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可作答本题。 (2)本题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观察表格,比较图中出现的各个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不太了解,所以就要在学生当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3)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从格式上来看,通知不用写“此致”和“敬礼”,从内容上来看,正文当中没有准确的时间和具体的地点。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根据“大家一致决定徒步出行”可知“你”提出的出行方式一定是步行。事由可以是低碳环保,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
44、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12.【答案】我读懂了父爱 进入初三,学业紧张,我与父亲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开始觉得父亲没有以前那么爱我了。 一天,我因为留校值日,很晚才回家。天色已暗,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我在岔路口犹豫着是否要走一条距离短但少有人行的小路。平日里,父亲工作忙,不怎么接我放学。我在路口纠结了很久,最终毅然决定走那条灯光昏暗的小路。我抓紧衣角,咬紧牙关,走进了巷口。忽明忽暗的灯光映得树影恍若鬼魅,风也呼呼作响,搅得我心神不宁。我壮着胆子大踏步向前走去,却觉得连自己的影子都
45、诡异得吓人。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父亲。 一阵脚步声传来,我抬头一看,愣住了-竟然是父亲。只见他匆匆走来,看见我,就站在路灯下微笑着冲我招手。我揪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借着忽明忽暗的灯光,我仔细观察起父亲来。他的两鬓已有些斑白,皱纹悄悄爬上了他的额头,他的身影也没有我记忆中那般高大了。我忽然沮丧地意识到,他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父亲了。我快步走上前,很乖地跟在他身后。父亲愉快地笑着,说:“我就猜到你会走这条僻静的小路,你是个坚强的孩子,我特地从这条路赶来接你!”父亲的及时迎接和温柔的话语像一缕春风,轻轻吹过,让我心中洒满阳光。这个瞬间,我理解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顿悟了亲情的温暖。 在這条小路上,我和父亲静静地走着。父亲的背影有些佝偻,似乎要缩成一个小小的句号。在昏黄的灯光的映照下,父亲显得更苍老了。我鼻子一酸,泪水悄悄模糊了我的视线。小时候,我爬上父亲宽大的脊背就像爬上一座山,那座山把我托得很高很高,可以在喧闹的人群中望向很远的地方。后来,父亲的背又撑起了整个家。我记得他在夜晚默默加班工作的身影,记得他早早起床给我准备早饭的身影,也记得他因我的进步而露出骄傲的神情。在我眼里,这座山虽不及往日高大,却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