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_-.pdf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_-.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_-.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节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该要求在课标的水平要求中属于应用水平。针对课标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概述细胞发现的历程,阐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2.分析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3.概述生物的分界,并能列举出代表种类。4.举例说明细胞和有机体的关系 5.简述病毒的组成与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 1.通过重温细胞的发现历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出生物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技术进步的密切关系。2.通过讨论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 1.通过重温细胞发现的历程,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持之以恒的精神。2.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细胞的发现过程 2.细胞学说的形成过程,内容和意义。难点 分析探究细胞的发现过程,得出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三、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 2.分小组讨论 3.学生自学 4.谈话教学 四、教具准备 课件、课堂检测试题卷 五、教学过程 1引言 方法 1:大屏幕展示细菌、放线菌、草履虫等微生物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图片,提出问题:“以上各个生物在结构组成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们根据
3、已有知识能够回答出“他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老师接着问“我们人类是怎么发现和认识细胞的呢?”引出课题。(引入方法简单,主题明确,图片和问题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方法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询 H1N1 流感病原体,肺结核病原体,疟疾病原体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比较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按照已经分好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后班内交流。区分出 H1N1 流感病原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后两种病原体都是由细胞构成。老师进行总结,“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中绝大多数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引出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
4、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2.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 a 探究活动 对于探究活动的处理,先请学生阅读课本第 3 页上的资料 1、2、3,由每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析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 第一个引领生物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的是谁?2 第一次引领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的是谁?3 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是谁?然后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三个对应的讨论题,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给与补充。同时把“巩固提高”的第一题“显微镜技术的发明和进步对人类认识细胞有什么意义?”放在这个位置由学生来共同讨论。对于资料 1、2、3 中的内容小组之间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互相提问,或是
5、把每个小组的同学课前从网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拿出来共同分享。这一部分工作一定要在课前把任务布置给每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各有分工,有的小组搜集关于詹森的资料,有的小组搜集关于罗伯特 胡克的相关资料,有的小组则搜集列文虎克的相关资料。由小组长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和解释给与明确的点评和肯定。(通过这种小组讨论探究的模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使同学们能够重温细胞发现的艰辛历程,并简述细胞发现的过程。这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得相应知识信息的能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
6、够体会分享的快乐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注:对于相关链接“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相关内容,因与第二节中“显微镜的使用”是一个整体,所以把本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节处理。b.细胞学说的创立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 4 页后两段文字,由师生共同梳理细胞发现的历程 年代 人名 成就 1604 年 詹森 发明显微镜 1665 年 罗伯特 胡克 观察木栓薄片 1674 年 列文虎克 观察到活细胞 1838 年 施莱登 植物细胞学说 1839 年 施旺 动物细胞学说 总结出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并分析讨论“巩固提高”第 3 题“从人类对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科学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7、?”教师对细胞学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尤其是对第 2 点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做解释。说明当时的细胞学说是不完善的,后人完善后应该是“除病毒外,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使学生们清楚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细胞学说的意义,了解后人对细胞学说的评说。3.细胞和有机体 a.五界说 自然界中的生物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类根据生物不同的特征人为把他们分为五界。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五页内容,结合表 1-1-1,完成大屏幕上的图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五界说 细胞数量 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要求在课标的水平要求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细胞 认识 教学 设计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