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模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模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编制部门: 版 次 号: 生效日期:xx年07月10日目 录修改与审批记录3第一章 总则4第二章 组织职责5第三章 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10第四章 操作风险的监测、控制与缓释11第五章 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与损失数据收集14第六章 操作风险的报告和信息披露15第七章 操作风险资本计量18第八章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18第九章 附则19附件19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操作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满足内外部监管要求,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其他
2、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本办法所指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一) 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可能被依法撤销或者确认无效的风险;(二) 因违约、侵权或者其他事由被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依法可能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三) 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依法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风险。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
3、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的全过程。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实现操作风险损失的最小化。第四条 本行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 有效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应符合董事会战略规划要求,按照点面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任何人在任何岗位办理任何业务均受内部控制约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二) 全面性原则:操作风险的管理要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员工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三) 审慎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各项
4、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涉及相关体制改革、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时,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设计;(四) 成本效益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要做好重大风险点的排查和识别,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部门及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尽量降低操作风险管理成本,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级、各部门及本行全体人员。第二章 组织职责第六条 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内审办公室、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有风险管理职能的岗位构成。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构成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领导、监督机构。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有风险管理职能的岗位、内审办公室
5、构成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第七条 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本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一) 负责审批全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确保其与本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二) 定期听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于全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汇报;(三) 负责向高级管理层提供关于本行操作风险战略实施的方向性指导意见。第八条 董事会授权其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一) 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二) 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
6、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 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 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 审定与操作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重大事项。第九条 本行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第十条 本行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在操作风险的日常管理方面,对董事会负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一) 负责执行由董事
7、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定期检查和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操作风险总体情况的报告;(二) 全面掌握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特别是各项重大的操作风险事件或项目;(三) 明确界定各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及操作风险报告的路径、频率、内容,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四) 为操作风险管理配备适当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经费、设置必要的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为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赋予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履行职务所必需的权限等;(五) 负责审批和审查本行操作风险资本测算和分配方案;(六) 及时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修订
8、,以便有效地应对内部程序、产品、业务活动、信息科技系统、员工及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七) 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第十一条 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 负责监督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在各部门/分支机构的有效运行;(二) 负责审核和批准各部门/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细则或规程,以确保政策符合银行内外部监管要求;(三) 负责协调本行相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分工和协作;(四) 制定与操作风险管理相适应的薪酬绩效政策,确保薪酬绩效政策与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9、相一致,有效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第十二条 负责全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与其他部门保持独立,确保全行范围内操作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主要职责包括:(一) 结合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及总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财务回报要求和能够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依据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根据要求报董事会或其专业委员会审议批准;(二) 协助其他部门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及缓释操作风险;(三) 建立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缓释(包括内部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以及全行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并组织实施;(四) 建立适用全行的操作风险基本控制标准,
10、并指导和协调全行范围内的操作风险管理;(五) 监控全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定期汇总全行操作风险数据,分析全行操作风险状况,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得到遵守与落实;(六) 协助为各部门/分支机构提供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协助各部门/分支机构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职责; (七) 定期汇总全行各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报告,形成操作风险综合报告提交高级管理层。第十三条 操作风险管理岗负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履行以下职责:(一) 拟订全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风险规程;(二) 组织对全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各类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识别、
11、评估、缓释和持续监控,建立健全全行操作风险防范监测体系;(三) 组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部门/分支机构各项业务或管理活动操作流程的具体风险点、风险控制环节与风险控制措施,对关键风险点做出提示,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的改进建议;(四) 定期检查并分析各部门/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情况;(五) 定期汇总各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报告。第十四条 各部门/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情况负直接责任,履行以下职责:(一) 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确保操作风险政策、流程和规程在本部门/机构内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二) 负责审查本部门/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细则或规程,以确保该
12、实施细则或规程符合总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或规程;(三) 负责加强本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第十五条 各部门/分支机构有风险管理职能的岗位负责本部门/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履行以下职责:(一) 根据总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结合本部门实际,负责制定本部门及系统内各项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或规程,确保其适宜和有效;(二) 根据本行风险管理政策或规程要求,负责本部门操作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实施,并将结果报总行;(三) 负责本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日常监测工作;(四) 定期向总行报告本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执行情况,并及时通报重大操作风险事件;(五) 负责对本部门/分支机构进行操作风
13、险培训,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第十六条 、安全保卫部、等部门在管理好本部门操作风险的同时,应在涉及其职责分工及专业特长的范围内为其他部门管理操作风险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第十七条 总行应做好本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相关工作。第十八条 内审办公室对本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履行以下职责:(一) 定期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和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二) 定期对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三) 对全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及其运作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第三章 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十九条 操作风险识别,是指识别存在的主要操
14、作风险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其范围应涵盖本行各部门/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本行操作风险识别旨在准确识别各业务管理流程存在的主要操作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类别、风险原因、影响类型、控制措施等,为操作风险评估、监测、控制/缓释和报告提供基础。第二十条 操作风险评估,是指按照本行操作风险评估要求,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两个维度来评估操作风险,并确定操作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本行操作风险评估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操作风险事件的固有风险暴露、剩余风险暴露和控制有效性等进行评估,并结合对应流程的风险容忍度,确定操作风险暴露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第二十一条 本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范围包括本行所有机
15、构、产品、职能、活动和系统:(一) 新产品、新业务流程和系统推出应用之前,本行应对其中的操作风险予以充分地识别与评估并确定关键风险监控指标;(二) 定期对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到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范畴。第二十二条 本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采用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的方法。第二十三条 本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一) 确定全行业务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具体流程;(二) 对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别和分类;(三) 识别潜在风险和暴露风险;(四) 鉴别分析风险因素和关键点;(五) 评估风险影响程度;(六) 评估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第四章 操作风险的监测、控制与缓释第二十四条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操作 风险 管理办法 模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