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的倍数的特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2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仍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根据提示,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获得新的发现。(2)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且容易受2和5倍数特征的观察定式、思维定式的影响。因此,教材第(2)条指导语,提出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排除只看个位的定式。然后通过第(3)条指导语,提示变换观察的角度。(3)两个女孩的对话,说出了探究过程中思维转换的关键内容。小精灵的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规律。(4)“做一做”先判断四个两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再练习怎样使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本题有较大拓展空间。如:添一张卡片,除了放在原来两张卡片的后面,还可以插入中间
2、或放在前面(添上的卡片数字非0),所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这有助于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教学建议(1)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例2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的探究体验,为此,不布置预习为宜。教学时,不妨先请学生说说2、5的倍数的特征,并追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什么”,以诱发、强化认知冲突。然后把百数表印发给学生,将3的倍数圈起来。完成后,提出例题指导语(2)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明确,原来的经验失效了,必须改变观察的角度,重新探索。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圈起来的数的分布,教师耐心等待。实在没人发现,再作提示“斜着看”。如果还是没人看出规律,再追加提示,如:“第二斜行,15,24,33,42,51,十位数依次少1,个位数依次加1,什么不变?”“发现了规律,继续观察,其他斜行呢?”(2)适当拓展“做一做”的练习内容。完成“做一做”后可以继续提问,如:增加一张卡片还可以怎么放?这些不同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等等。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的倍数的特征 新人 小学 年级 下册 数学 倍数 特征 具体内容 教学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