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力第2节 弹力 设计说明“弹力”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比如多数同学都玩过橡皮泥和弹簧或橡皮筋),多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弹性与塑性的性质,同时也体验感受手的受力情况,进行感知弹力的存在,初步形成弹力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不必对弹力的由来、弹力的三要素等过多分析,但可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具体的力具体分析,如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体表面,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压力实质也是弹力。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教学可通过学生体验,观察理解为什么可用弹簧长
2、度的变化量度力的大小。实际上利用了“转换方法”,以后会经常遇到。而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可通过分组实验加强练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4.通过实验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2.难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教具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弹簧直尺、铜丝、橡皮泥、纸、拉力器、木块、拉力器、橡皮筋。教师用:弹
3、簧测力计、弹弓。教学过程回顾思考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_,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2.力的_、_、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_和_。导入新课1.小实验导入:教师: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弹簧、一根橡皮筋、一块橡皮泥和一段铜丝。请四名同学上来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挤压橡皮泥和弯折铜丝。松手后,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弹簧和橡皮筋松手后又恢复了原状;橡皮泥和铜丝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教师: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类似现象。学生举例后,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造成这些不同现象的原因呢?学了这节课之后大家就能够明白了。2.多媒体导入:播放
4、视频片段或一组图片:跳板跳水、撑竿跳高、蹦极、射箭等。教师:这些比赛项目中的运动员借助什么力来完成并取得好成绩呢?学了这节课大家就明白了。3.游戏导入拉力比赛:让两个学生上台,在规定的时间内拉动拉力器,看谁拉开的次数多,谁就是胜利者。游戏结束,教师问学生在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教师提示:像弹簧这样,手拉弹簧,反过来弹簧也会把手拉回去的力,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弹力。进行新课探究点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用力拉弹簧,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外力,弹簧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
5、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引导归纳: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对各类现象再列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弹簧、橡皮筋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问题拓展:用手挤压玻璃瓶会发生形变吗?视频演示:用力挤压、放松厚壁玻璃瓶,观察瓶子上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是否会发生变化。结论:平常我们认为很硬的物体(如桌子等)受挤压
6、也会发生微小形变。(这样的形变很微小,只有借助“放大法”或“转换法”才能观察到)归纳: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受力都会形变,不过有的物体形变明显,可以直接观察,有的物体形变极其微小,要借助仪器或实验才能显示出来。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例1(2020湖南邵阳中考)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解析: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A错误;被压弯的跳板,在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B正确;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饼干一捏变成碎片,粉笔和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
7、不是弹性形变,C、D错误。答案:B2.弹力学生活动:(1)出示小时候同学们都玩的弹弓,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呢?当弹弓被拉开时,你的手有何感觉?弹弓为什么能将粉笔头弹出去呢?(2)请学生上讲台拉拉力器,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3)请同学们用手压弯你的直尺,使直尺发生形变,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思考:当使橡皮筋、直尺发生形变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归纳:用手将弹弓拉开时,感觉到弹弓也在拉手。弹弓将粉笔头弹出去,是因为弹弓在形变时产生了力。用手压弯直尺时,感觉到直尺给手施加了一个作用力。橡皮筋和直尺在发生形变时,可以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以上实例说明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
8、状,会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4)将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塑料板对重物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是如何产生的?(5)将一重物挂在弹簧上,弹簧对重物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拉力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归纳:学生观察现象后思考讨论,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板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重物挂在弹簧上,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拉力。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教师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6)学生讨论: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 2021 2022 学年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七 弹力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